FZ∕T 01136-2016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碳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ICS59.080.01W04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FZ/T01136—2016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碳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Textiles—Quantitativechemicalanalysis—Mixturesofcarbonfibreandcertainotherfibres2016-10-22发布2017-04-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会(SAC/TC209/SC1)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纺标(北京)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广东省揭阳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洁、刘敏华、斯颖、蔡佳仕、江创生、隋阳华、刘明、俞洁、洪炳财。ⅠFZ/T01136—2016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碳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警告———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碳纤维与其他纤维二组分混合物的定量化学分析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碳纤维与纤维素纤维(棉,亚麻,粘胶纤维等)、蛋白质纤维(桑蚕丝,羊毛等)、合成纤维(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芳纶1313、芳纶1414)的二组分混合物。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910.1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部分:试验通则3样品前处理将试样放在索氏萃取器内,用丙酮萃取3h,每小时至少循环6次。停止加热后,立即将试样转移至不低于80℃热水中浸泡3min,轻微搅拌,浴比为50∶1。再依次用热水和冷水冲洗干净后,干燥。4碳纤维与纤维素纤维的二组分混合物(75%硫酸法)4.1原理用75%(质量分数)硫酸溶液在规定条件下溶解纤维素纤维,收集残留物,清洗、烘干和称重;用修正后的质量计算碳纤维占其混合物干燥质量的百分率,由差值得出纤维素纤维的百分含量。4.2试剂使用GB/T2910.1和本标准4.2.1和4.2.2规定的试剂。4.2.175%(质量分数)硫酸溶液取浓硫酸1000mL(20℃时密度ρ=1.84g/mL),缓慢加入到570mL水中,冷却至室温。硫酸溶液浓度范围允许在73%~77%(质量分数)之间。4.2.2稀氨水溶液取80mL浓氨水(密度ρ=0.880g/mL),用水稀释至1L。4.3设备使用GB/T2910.1和本标准4.3.1和4.3.2规定的设备。1FZ/T01136—20164.3.1具塞三角烧瓶,容量不少于500mL。4.3.2加热设备,可以保持温度在(50±5)℃。4.4试验步骤把准备好的试样放入三角烧瓶中,每克试样加入200mL硫酸溶液(4.2.1),盖上瓶塞,振荡烧瓶将试样充分润湿后,将烧瓶保持(50±5)℃放置1h,每隔10min振荡一次。用已知干燥质量的玻璃砂芯坩埚过滤,用少量硫酸(4.2.1)将剩余纤维洗涤到玻璃坩埚中,真空抽吸排液,再依次用水清洗、稀氨水(4.2.2)中和,然后用水连续清洗不溶纤维。每次洗涤先重力排液再抽吸排液。最后,将坩埚和剩余纤维烘干,冷却,称重。4.5结果的计算和表示结果的计算和表示按GB/T2910.1规定。碳纤维的d值为1.00。5碳纤维与蛋白质纤维(羊毛,桑蚕丝等)的二组分混合物(次氯酸钠法)5.1原理用次氯酸钠溶液在规定条件下溶解蛋白质纤维,收集残留物,清洗、烘干和称重;用修正后的质量计算碳纤维占其混合物干燥质量的百分率,由差值得出蛋白质纤维的百分含量。5.2试剂使用GB/T2910.1和本标准5.2.1和5.2.2规定的试剂。5.2.1次氯酸钠溶液在1.0mol/L的次氯酸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使其含量为(5±0.5)g/L。此溶液可用碘量法滴定,使其浓度在0.9mol/L~1.1mol/L。5.2.2稀乙酸溶液取5mL的冰乙酸,用水稀释至1L。5.3设备使用GB/T2910.1和本标准5.3.1和5.3.2规定的设备。5.3.1具塞三角烧瓶,容量为250mL。5.3.2振荡装置。5.4试验步骤将准备好的试样放入三角烧瓶中,每克试样加入100mL次氯酸钠溶液(5.2.1),经充分润湿后,在室温下剧烈振荡40min。用已知干燥质量的玻璃砂芯坩埚过滤,用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将剩余纤维洗涤到玻璃坩埚中,真空抽吸排液,再依次用水清洗、稀乙酸溶液(5.2.2)中和,然后用水连续清洗不溶纤维。每次洗涤先重力排液再抽吸排液。最后,将坩埚和剩余纤维烘干,冷却,称重。5.5结果的计算和表示结果的计算和表示按GB/T2910.1规定。碳纤维的d值为1.00。2FZ/T01136—20166碳纤维与聚酰胺纤维的二组分混合物(甲酸法)6.1原理用甲酸溶液在规定条件下溶解聚酰胺纤维,收集残留物,清洗、烘干和称重,用修正后的质量计算碳纤维占其混合物干燥质量的百分率,由差值得出聚酰胺纤维的百分含量。6.2试剂使用GB/T2910.1和本标准6.2.1和6.2.2规定的试剂。6.2.180%(质量分数)甲酸溶液(ρ=1.19g/mL)将880mL的90%(质量分数)甲酸(ρ=1.20g/mL)用水稀释至1L;也可用780mL的98%~100%(质量分数)甲酸(ρ=1.22g/mL)用水稀释至1L。甲酸溶液的浓度应在77%~83%(质量分数)范围内。注:80%(质量分数)甲酸溶液ρ=1.186g/mL。6.2.2稀氨水溶液取80mL浓氨水(ρ=0.88g/mL),用水稀释至1L。6.3仪器使用GB/T2910.1规定的和以下设备:具塞三角烧瓶,容量为250mL。6.4试验步骤将准备好的试样放入三角烧瓶中,每克试样加入100mL甲酸溶液(6.2.1),盖上瓶塞,振荡烧瓶将试样充分润湿,在室温下放置15min,并不时摇动。用已知干燥质量的玻璃砂芯坩埚过滤,用少量甲酸溶液将残留物洗涤到玻璃坩埚中,真空抽吸排液,再依次用甲酸溶液(6.2.1)、热水清洗残留物,再经稀氨水(6.2.2)中和,然后用水连续清洗不溶纤维。每次洗涤先重力排液再抽吸排液。最后,将坩埚和剩余纤维烘干,冷却,称重。6.5结果的计算和表示结果的计算和表示按GB/T2910.1规定。碳纤维的d值为1.00。7碳纤维与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和芳纶1313的二组分混合物(浓硫酸法)7.1原理用浓硫酸(ρ=1.84g/mL)溶液在规定条件下溶解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芳纶1313,收集残留物,清洗、烘干和称重;用修正后的质量计算碳纤维占混合物干燥质量的百分率,由差值得出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和芳纶1313的百分含量。7.2试剂使用GB/T2910.1和本标准7.2.1、7.2.2和7.2.3规定的试剂。3FZ/T01136—20167.2.1浓硫酸(ρ=1.84g/mL)7.2.250%(质量分数)硫酸溶液取浓硫酸400mL(20℃时ρ=1.84g/mL),缓慢加入到500mL水中,冷却至室温,用水稀释至1L。7.2.3稀氨水溶液将80mL浓氨水(ρ=0.880g/mL)加水稀释至1L。7.3仪器使用GB/T2910.1和本标准7.3.1和7.3.2规定的设备。7.3.1烧杯,容量为250mL。7.3.2平头玻璃棒。7.4试验步骤将准备好的试样放入烧杯中,每克试样加入50mL浓硫酸(7.2.1),在室温下放置10min,并不断用平头玻璃棒搅拌试样。溶解织物时,可用玻璃棒将其轻压在瓶壁上,以利于去除溶解物。用已知干重的玻璃砂芯坩埚过滤溶液。在烧杯中重新加入50mL浓硫酸(7.2.1),重复以上操作。将烧杯中的残留物倒入玻璃砂芯坩埚内,转移纤维残留物时用玻璃棒辅助。如有必要,加少量浓硫酸(7.2.1)洗掉附着在瓶壁上的纤维。倒空或换掉抽滤瓶后,依次用50%硫酸溶液(7.2.2)、水清洗,再经稀氨水(7.2.3)中和,然后用水连续清洗不溶纤维。每次洗涤先重力排液再抽吸排液。最后,将坩埚和剩余纤维烘干,冷却,称重。7.5结果的计算和表示结果的计算和表示按GB/T2910.1规定。碳纤维的d值为1.00。8碳纤维与芳纶1414的二组分混合物(加热次氯酸钠法)8.1原理用加热次氯酸钠溶液在规定条件下溶解芳纶1414,收集残留物,清洗、烘干和称重;用修正后的质量计算碳纤维占其混合物干燥质量的百分率,由差值得出芳纶1414的百分含量。8.2试剂使用GB/T2910.1和本标准8.2.1和8.2.2规定的试剂。8.2.1次氯酸钠溶液在1.0mol/L的次氯酸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使其含量为5g/L±0.5g/L。此溶液可用碘量法滴定,使其浓度在0.9mol/L~1.1mol/L。8.2.2稀乙酸溶液取5mL的冰乙酸,用水稀释至1L。4FZ/T01136—20168.3设备使用GB/T2910.1和本标准8.3.1和8.3.2规定的设备。8.3.1具塞三角烧瓶,容量为250mL。8.3.2加热装置。8.4试验步骤把准备好的试样放入烧瓶中,每克试样加入150mL的次氯酸钠溶液(8.2.1),振荡烧瓶使试样充分润湿,盖上表面皿,放在加热装置(8.3.2)上,待溶液沸腾开始计时30min,期间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纤维浸入溶液中,关闭加热装置(8.3.2)。待冷却后,用已知干燥质量的玻璃砂芯坩埚过滤,用次氯酸钠溶液(8.2.1)将残留物清洗到坩埚中。真空抽吸排液,再依次用水清洗,用稀乙酸溶液(8.2.2)中和,然后用水连续清洗不溶纤维。每次洗涤先重力排液再抽吸排液。最后,将坩埚和剩余纤维烘干、冷却、称重。8.5结果的计算和表示结果的计算和表示按GB/T2910.1规定。碳纤维的d值为1.01。9精密度对均匀的纺织材料混合物,在95%置信水平下,本方法测试结果的置信界限不超过±1。10试验报告试验报告的要求按GB/T2910.1规定。5FZ/T01136—20166102—63110T/ZF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碳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FZ/T01136—2016*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服务热线:400-168-00102017年3月第一版*书号:155066·2-31366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