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第12章压轴题之实验操作类一、单选题1.在数学课上,老师让每个同学拿一张三角形纸片ABC,ABAC,设BCx,要求同学们利用所学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剪下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下面是四位同学的裁剪方法,如图,剪刀沿着箭头方向剪开,能得到两个全等三角形小纸片的有()A.1种B.2种C.3种D.4种2.勾股定理是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在我国古算书《周髀算经》中早有记载,如图①,以直角三角形的各边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再把较小的两个等边三角形按如图②的方式放置在最大等边三角形内.若知道图②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则一定能求出图②中()A.最大等边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面积的和B.最大等边三角形的面积C.较小两个等边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D.直角三角形的面积3.折叠矩形纸片:第一步,如图1,在纸片一端折出一个正方形MBCN,再把纸片展开;第二步,如图2,把这个正方形对折,再把纸片展开,得矩形MAEN和ABCE;第三步,如图3,折出矩形ABCE的对角线EB,并把EB折到图中所示的ED处;第四步,如图4,展平纸片,按所得点D折出DF,得矩形BFDC.则CDBC的值为()A.52B.22C.512D.2124.将矩形纸片ABCD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得到菱形AECF.若AB=3,则BC的长为()A.2B.2C.1.5D.3二、填空题5.菱形ABCD中,AB=8,∠B=120°,沿过菱形不同的顶点裁剪两次,再将所裁下的图形拼接,若恰好能无缝,无重叠的拼接成一个矩形,则所得矩形的对角线长为_____.6.如图是长方形纸带a,20DEF,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b,则AEG的度数__度,再沿BF折叠成图c.则图中的CFE的度数是度______.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2x和y=﹣x的图象分别为直线l1,l2,过点(1,0)作x轴的垂线交l1于点A1,过点A1作y轴的垂线交l2于点A2,过点A2作x轴的垂线交l1于点A3,过点A3作y轴的垂线交l2于点A4,…依次进行下去,则点A2017的坐标为________.8.如图,在三角形纸片ABC中,90C∠,30A,9AC,将纸片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使点C落在斜边上的点E处,折痕记为BD,剪去△ADE后得到双层△BDE,再沿着过△BDE某顶点的直线将双层三角形剪开,使得展开后的平面图形中有一个是平行四边形,则所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_____.三、解答题9.操作与推理: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一个点来表示,根据下列题意解决问题:(1)已知x=2,请画出数轴表示出x的点:(2)在数轴上,我们把表示数2的点定为基准点,记作点O,对于两个不同的点A和B,若点A、B到点O的距离相等,则称点A与点B互为基准等距变换点.例如图2,点A表示数-1,点B表示数5,它们与基准点O的距离都是3个单位长度,我们称点A与点B互为基准等距变换点.①记已知点M表示数m,点N表示数n,点M与点N互为基准等距变换点.I.若m=3,则n=;II.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n=;②对点M进行如下操作:先把点M表示的数乘以23,再把所得数表示的点沿着数轴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N,若点M与点N互为基准等距变换点,求点M表示的数;③点P在点Q的左边,点P与点Q之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对Q点做如下操作:Q1为Q的基准等距变换点,将数轴沿原点对折后Q1的落点为Q2这样为一次变换:Q3为Q2的基准等距变换点,将数轴沿原点对折后Q3的落点为Q4这样为二次变换:Q5为Q4的基准等距变换点......,依此顺序不断地重复变换,得到Q5,Q6,Q7....Qn,若P与Qn.两点间的距离是4,直接写出n的值.10.如图,矩形ABCD中,∠ACB=30°,将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P放在两对角线AC,BD的交点处,以点P为旋转中心转动三角板,并保证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于边AB,BC所在的直线相交,交点分别为E,F.(1)当PE⊥AB,PF⊥BC时,如图1,则PEPF的值为;(2)现将三角板绕点P逆时针旋转α(0°<α<60°)角,如图2,求PEPF的值;(3)在(2)的基础上继续旋转,当60°<α<90°,且使AP:PC=1:2时,如图3,PEPF的值是否变化?证明你的结论.11.阅读材料如图1,三角形ABC中,4ABAC,三角形ABC的面积为10,P为底边BC上一点,PEAB,PFAC,垂足分别为E,F.易证5PEPF.解题过程如下:如图,连接AP,∵PEAB,PFAC,∴12ABPSABPE,12ACPSACPF∵ABPACPABCSSS.∴111022ABPEACPF1()102ABPEPF∴10245PEPF.结论:过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一点作两腰的高,两条高线之和等于等腰三角形面积的2倍再除以腰长.类比探究如图2,在边长为5的菱形ABCD中,对角线8BD,点P是直线BD上的动点,PEAB于E,PFAD于F.①填空:对角线AC的长是_________;菱形ABCD的面积是_________.②探究:如图2,当点P在对角线BD上运动时,求PEPF的值;③拓展:当点P在对角线BD和DB的延长线上时,请直接写出PE,PF之间的数量关系.12.综合与实践问题背景:综合与实践课上,同学们以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纸片为操作对象,进行相一次相关问题的研究.下面是创新小组在操作过程中研究的问题,如图一,△ABC≌△DEF,其中∠ACB=90°,BC=2,∠A=30°.操作与发现:(1)如图二,创新小组将两张三角形纸片按如图示的方式放置,四边形ACBF的形状是,CF=;(2)创新小组在图二的基础上,将△DEF纸片沿AB方向平移至图三的位置,其中点E与AB的中点重合.连接CE,BF.四边形BCEF的形状是,CF=.操作与探究:(3)创新小组在图三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探究,将△DEF纸片绕点E逆时针旋转至DE与BC平行的位置,如图四所示,连接AF,BF.经过观察和推理后发现四边形ACBF也是矩形,请你证明这个结论.13.下面是小明同学设计的“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如图,直线l和直线l外一点P.求作:直线PQ,使直线//PQ直线l.作法:如图,①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A,作射线AP;②以P为圆心,PA为半径作弧,交直线l于点B,连接PB;③以P为圆心,PB长为半径作弧,交射线AP于点C;分别以,BC为圆心,大于12BC长为半径作弧,在AC的右侧两弧交于点Q;④作直线PQ;所以直线PQ就是所求作的直线.根据上述作图过程,回答问题:(1)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中的图形;(2)完成下面的证明:证明:由作图可知PQ平分CPB,12CPQBPQCPB.又PAPB,PABPB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依据1).CPBPABPBA,12PABPBACPB.CPQPAB,∴直线//PQ直线l.(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依据2).14.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A,B,C为格点,D为小正方形边的中点.(1)AC的长等于_________;(2)点P,Q分别为线段BC,AC上的动点,当PDPQ取得最小值时,请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用无刻度...的直尺,画出线段PD,PQ,并简要说明点P和点Q的位置是如何找到的(不要求证明).15.实践操作:第一步:如图1,将矩形纸片ABCD沿过点D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CD上的点A处,得到折痕DE,然后把纸片展平.第二步:如图2,将图1中的矩形纸片ABCD沿过点E的直线折叠,点C恰好落在AD上的点C处,点B落在点B处,得到折痕EF,BC交AB于点M,CF交DE于点N,再把纸片展平.问题解决:(1)如图1,填空:四边形AEAD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2,线段MC与ME是否相等?若相等,请给出证明;若不等,请说明理由;(3)如图2,若2cm,'4cmACDC,求:DNEN的值.16.综合与实践在线上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学习到了新知识,掌握了许多新技能.例如教材八年级下册的数学活动﹣﹣折纸,就引起了许多同学的兴趣.在经历图形变换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了同学们的空间观念,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实践发现:对折矩形纸片ABCD,使AD与BC重合,得到折痕EF,把纸片展平;再一次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EF上的点N处,并使折痕经过点B,得到折痕BM,把纸片展平,连接AN,如图①.(1)折痕BM(填“是”或“不是”)线段AN的垂直平分线;请判断图中△ABN是什么特殊三角形?答:;进一步计算出∠MNE=°;(2)继续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H处,并使折痕经过点B,得到折痕BG,把纸片展平,如图②,则∠GBN=°;拓展延伸:(3)如图③,折叠矩形纸片ABCD,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A'处,并且折痕交BC边于点T,交AD边于点S,把纸片展平,连接AA'交ST于点O,连接AT.求证:四边形SATA'是菱形.解决问题:(4)如图④,矩形纸片ABCD中,AB=10,AD=26,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A'处,并且折痕交AB边于点T,交AD边于点S,把纸片展平.同学们小组讨论后,得出线段AT的长度有4,5,7,9.请写出以上4个数值中你认为正确的数值.17.将一个矩形纸片OABC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0,0O,点0,2A,点E,F分别在边AB,BC上.沿着OE折叠该纸片,使得点A落在OC边上,对应点为A,如图①.再沿OF折叠,这时点E恰好与点C重合,如图②.(Ⅰ)求点C的坐标;(Ⅱ)将该矩形纸片展开,再折叠该矩形纸片,使点O与点F重合,折痕与AB相交于点P,展开矩形纸片,如图③.①求OPF的大小;②点M,N分别为OF,OE上的动点,当PMMN取得最小值时,求点N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即可).18.折纸是一种许多人熟悉的活动.近些年,经过许多人的努力,已经找到了多种将正方形折纸的一边三等分的精确折法,下面探讨其中的一种折法:(综合与实践)操作一:如图1,将正方形纸片ABCD对折,使点A与点D重合,点B与点C重合,再将正方形纸片ABCD展开,得到折痕MN;操作二:如图2,将正方形纸片ABCD的右上角沿MC折叠,得到点D的对应的点为D′;操作三:如图3,将正方形纸片ABCD的左上角沿MD′折叠再展开,折痕MD′与边AB交于点P;(问题解决)请在图3中解决下列问题:(1)求证:BP=D′P;(2)AP:BP=;(拓展探究)(3)在图3的基础上,将正方形纸片ABCD的左下角沿CD′折叠再展开,折痕CD′与边AB交于点Q.再将正方形纸片ABCD过点D′折叠,使点A落在AD边上,点B落在BC边上,然后再将正方形纸片ABCD展开,折痕EF与边AD交于点E,与边BC交于点F,如图4.试探究:点Q与点E分别是边AB,AD的几等分点?请说明理由.19.问题情境在综合实践课上,同学们以“正方形和直线的旋转”为主题分组开展数学探究活动,已知正方形ABCD,直线PQ经过点A,并绕点A旋转,作点B关于直线PQ的对称点E,直线DE交直线PQ于点F,连结AE,BE.操作发现(1)如图1,设∠PAB=25°则∠ADF=°.(2)“梦想小组”的同学们发现,∠BEF的度数是一个定值,这个值为.(3)“创新小组”的同学们发现,线段AB、DF、EF之间存在特殊的数量关系,请写出这一关系式,并说明理由:拓展应用(4)如图2,当直线PQ在正方形ABCD的外部时,“进取小组”的同学们发现(3)的结论仍然成立,并提出新问题;若DF=32,EF=42,直接写出正方形ABCD的边长.20.如图,将一条长为60cm的卷尺铺平后折叠,使得卷尺自身的一部分重合,然后在重合部分(阴影处)沿与卷尺边垂直的方向剪一刀,此时卷尺分为了三段,若这三段长度由短到长的比为1:2:3,则折痕对应的刻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