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内容书本第37~43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际操作等活动知道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2.在观察、比较等活动中加深对面积的认识,初步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思考能,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掌握面积的含义。难点: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并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概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每个学生一套平面图形,有圆、三角形、长方形,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若干个。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进行比赛。(1)比赛:请两个同学进行劳动比赛,一个人擦小黑板,一个人擦大黑板,比比谁擦得快!(2)发现:学生很快发现这场比赛是不公平的。(3)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2.揭示课题。师:要比比谁擦得快,就是看哪块黑板的面积小,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要认识一位新朋友——面积。板书课题:面积的含义。二、操作探究面积的含义1.比较黑板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的大小。(1)看看黑板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一个面比较大,哪一个面比较小。(2)教师说明: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课本封面的大小是课本封面的面积。(3)黑板表面的面积和课本封面的面积哪个比较大呢?(黑板表面的面积比课本封面的面积大。)2.比较课桌面和椅子面的大小。(1)学生先分别摸摸课桌面和椅子面。(2)比一比课桌面和椅子面,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3.你能举例说说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比它们的大小吗?学生举例。由于对面积的概念了解得还不是太多,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语言,要强调是物体的哪个面的面积。4.比较两个比较接近的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1)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纸片。提问: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2)学生比较,说出理由(重叠的方法)。(3)教师:除了用重叠的方法能比出它们的大小,我还能用同一张小纸片分别去量,也能比出它们的大小。(教师边说边演示。)你也能用小纸片量的方法去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吗?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纸片去量。(4)教师小结:在比较两个面积比较接近的平面图形的大小时,直接观察不太可靠,我们可以用重叠的方法去比较,也可以用小纸片去量一量。揭示面积单位。情境:森林里的新房子造好了,小猪一家分到了新房子,正忙着装修呢。今天要给客厅铺地砖,一大早猪妈妈就吩咐两个猪宝宝去买地砖了。逛了好一会,猪哥哥买了20块地砖,猪弟弟买了30块。他们都说自己买的地砖都刚好能铺满客厅,这是怎么回事呢?交流: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指出:猪哥哥和猪弟弟的地砖尺寸不同所以块数也不同。引导学生认识: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为了准确测量或计算面积的大小,要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的面积作为面积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研究这些面积单位。(板书课题:面积单位。)5.认识1平方厘米。(1)量一量:正方形的边长。(2)指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3)摸一摸平方厘米有多大?(4)想一想: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厘米有多大。(5)同桌互动: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有多大?另一学生用小正方形验证。(6)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表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说完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比一比验证一下。6.认识1平方分米。(1)猜一猜: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2)动一动:用手比划1平方分米有多大?教师用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检验。(3)找一找: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4)量一量自己的课桌面,看看大约有多少平方分米?7.认识1平方米。(1)设疑:教室的面积用平方厘米来量合适吗?引导出面积单位平方米。(2)指出: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3)画一画:小组合作在地上画一画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看看1平方米有多大?(4)估一估:1平方米大的正方形里能站多少个同学?(5)数一数:数一数1平方米里能站多少个同学。(6)想一想: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米有多大。(7)找一找: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积接近1平方米。三、巩固深化1.举例说说不同物体的面各用什么面积单位测量比较合适。(1)谈话:每个物体面的大小不一样,所以选择的面积单位也就不一样。比如:测量黑板的面积用平方米比较合适。测量衣服纽扣的面积用平方厘米比较合适。(2)说一说:你也能像老师一样找一找身边的物体并说说选用什么面积单位测量比较合适吗?四、总结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说你对面积的理解,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