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堂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堂检测·素养达标1.(2020·郑州高一检测)1949年4月30日,毛泽东发表声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人民政府愿意考虑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这种关系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首先是不能帮助国民党反动派。”这一声明()A.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B.蕴含了“另起炉灶”的精神C.打破了美国对新中国的封锁D.促使西方国家与新中国建交【解析】选B。根据材料“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人民政府愿意考虑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这种关系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首先是不能帮助国民党反动派”可知,它基本符合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即“另起炉灶”。故答案为B。2.(2019·广东学业考)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的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A.“独立自主”B.“另起炉灶”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一边倒”【解析】选C。根据所学可知,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故答案为C。A,独立自主是中国一贯奉行的外交政策和原则,排除;B、D,“另起炉灶”“一边倒”都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提出的外交政策,与“20世纪50年代”不符,排除。【补偿训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包含4个“互”字、1个“共”字,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1953年代表中国首次提出该原则的是()A.毛泽东B.周恩来C.朱德D.刘少奇【解析】选B。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所以选B。【深化点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初期适用于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中美关系正常化后推广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后来随着中苏关系复杂化,又发展到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3.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的代表,第一次与苏联、美国、英国、法国等国代表出席国际会议,这次国际会议是()A.开罗会议B.万隆会议C.第一次不结盟会议D.日内瓦会议【解析】选D。分析材料可知,这次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出席的日内瓦会议。4.(2020·广东学业考)1955年,《人民日报》指出:“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目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该“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联合国大会D.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解析】选B。由时间“1955年”和材料信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可知这一次会议是万隆会议,在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了会议的成功。【备选习题】1.(2019·辽宁学业考)“我们一定要联合苏联,要以苏联为首,这样就可能使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为此,新中国提出的外交方针是()A.“一边倒”B.“求同存异”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解析】选A。据材料“一定要联合苏联,要以苏联为首,这样就可能使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反映了新中国坚定地站在苏联社会主义阵营这一边,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故A正确。【深化点拨】新中国必须“一边倒”而不能采取中立态度的原因(1)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两大阵营的对峙,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针对新中国采取了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2)从目的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保卫和平,在维护独立和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孤立,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这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仅不相悖,反而是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重要体现。2.(2020·宁波高一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材料二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材料三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引自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二说出这些原则的具体内容。这些原则在国家事务中有何意义?(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周恩来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表上述讲话的。(3)材料三的讲话中指出的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共同之处是什么?用最少的字概括讲话的精神。【解析】第(1)题第一问,结合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可知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体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结合材料二“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和课本知识可知,这些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在国际上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第(2)题由材料三可知是亚非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恩来讲话的背景是帝国主义仇视和阴谋破坏这次会议,会上有些国家怀疑甚至攻击中国。第(3)题结合材料三“自近代起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和所学知识可知,共同之处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都遭受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要想消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必须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这就是影响深远的“求同存异”方针。答案:(1)具体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意义:这些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在国际上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2)背景:面对帝国主义仇视和阴谋破坏这次会议,会上有些国家怀疑甚至攻击中国,使会议可能走上岔道的危险,周恩来发表上述讲话。(3)共同之处: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要消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求同存异”。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