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课堂检测·素养达标1.(2020·启东高一检测)右图反映的是2019年1月2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大会。《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A.正式提出“一国两制”构想B.打破了两岸之间的隔绝状态C.宣布采取和平方式统一中国D.表明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解析】选C。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C符合题意;A是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正式提出的,排除;B是在1987年,不符合材料时间;D是1992年进行的,不符合材料时间。故选C。2.(2020·四川学业考)20世纪80年代初,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是()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叶剑英【解析】选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初,在探讨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时,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并在1997年和1999年,运用这一构想顺利收回了香港和澳门主权,故选C。3.1971年,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他期盼的是()A.祖国早日实现统一B.实行“一国两制”C.尽早实现“三通”D.达成“九二共识”【解析】选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余光中在《乡愁》中期盼的是祖国早日实现统一,故A正确。“一国两制”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三通”是1979年由大陆明确提出,达成“九二共识”是在1992年,以上皆发生在1971年之后,故B、C、D错误。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以后,邓小平多次发表谈话,全面阐述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深刻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经之路。材料二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材料三(1)材料一中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目的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一国两制”有何体现?(2)材料二中“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体现了中国政府一种什么原则?(3)材料三反映了海峡两岸关系怎样的发展趋势?【解析】本题以台湾问题为主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分析概括能力。第(1)题要归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题应从“一国两制”的内涵上去分析,“不可让外国插手”体现了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国家的内部事务;第(3)题应仔细阅读图片,分析图片所蕴涵的历史信息进行归纳,同时要结合时事热点分析问题。答案:(1)目的: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体现:20世纪90年代香港、澳门回归,“一国两制”成功实践。(2)独立自主解决内部事务的原则,不允许别国干涉我国内政。(3)台湾与祖国大陆长期隔绝状态已被打破,海峡两岸关系缓和并呈现出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两岸已实现“三通”。【备选习题】1.“炮击金门”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严惩占据金门、马祖岛的国民党军队长期对大陆沿海地区的武装挑衅行为而进行的警告性的炮击。1979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这一变化反映了()A.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被打破B.“一个中国”共识达成C.大陆对台政策发生历史性的变化D.海峡两岸实现“三通”【解析】选C。根据材料“1979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并结合所学知识,1979年元旦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结束了30年来炮击金门的历史,因此大陆对台政策发生历史性的变化,故C正确;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逐步被打破是在1980年后,故A错误;“一个中国”共识达成是在1992年,故B错误;海峡两岸实现“三通”是2008年,故D错误。2.(2019·辽宁学业考)1992年8月1日,台湾“国家统一委员会”发布的文章中写道:“我方认为一个中国应指1912年成立迄今之中华民国,其主权及于整个中国……台湾固为中国之一部分……”此言论在当时有利于()A.“一国两制”的制定B.和平统一方针的确立C.“九二共识”的达成D.两岸“三通”的实现【解析】选C。由材料信息可知,台湾某机构认同“一个中国”原则。“一个中国”原则是海峡两岸海协会和海基会共同承认的原则,结合材料中“1992年”时间信息,可知答案应为C。3.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今后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但也着重指出,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一个关键。这个关键应是()A.一个中国B.一国两制C.和平统一D.实现三通【解析】选A。两岸合作的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A正确;B、C属于解决台湾问题方针;D于2008年已经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