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走近作者2.背景解读1883年1月,马克思带着严重的支气管炎病从英国南部的文特诺尔回到伦敦梅特兰公园路41号。这时并发的喉头炎使得他几乎不能吞咽。2月,肺部发生脓肿。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气管炎逐渐痊愈,吞咽食物也比较容易了,因此,死亡是意外来临的。3月14日下午两点多钟,恩格斯到马克思那里去,护理马克思的女仆海伦走上楼去看了一下,下来说,马克思处在半睡状态。她随即陪同恩格斯一起上楼去。当恩格斯走进马克思的卧室时,马克思已坐在自己的安乐椅上安详而毫无痛苦地长眠了,他的写字台上还放着《资本论》第三卷的第八次修改稿,这时与海伦离开房间相隔不过两分钟。3.相关知识-2-悼词悼词,我国古代称为“谏辞”“哀辞”“吊文”“祭文”,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所以开头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原因、时间、地点及其享年,还有死者生前的身份职务;然后追述死者的经历及其一生中做出的成就和贡献,并简要地做出评价;最后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对参加悼念仪式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等。简而言之,就是对死者生平的评述和对死者深切的悼念,即“论其人”和“述其哀”。现代悼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悼念性文章。狭义的悼词是专指追悼大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传性的专用哀悼文体。悼词作为演讲词的一种,具有演讲词的某些特点。由于讲演是面向听众的,首先必须有针对性,中心要十分突出。其次感情要深挚,语言要通俗形象。最后,因为是讲给人家听的,所以也要像一般演讲词那样,其主体部分的结构通常要开门见山地提出全篇讲话的主题,以便于听众抓住要领;然后便围绕着主题,或逐层深入,或分成几个方面来谈,并且无论用何种方式,在每一层次或每一方面的开头处,往往先说明要点,结尾再加以重申,以使听众始终不偏离讲话主题,能对全篇讲话获得清晰的感受。讳饰说话时遇到有犯忌的事物,不直说这种事物,而用别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这种手法叫作讳饰,又叫避讳。如柳宗元《捕蛇者说》中“人风”一词,应是“民风”,但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而称为“人风”。运用讳饰的修辞手法,可以帮助说明具体情景,有增强表达各种思想情感的作用。本文即运用了大量讳饰手法,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的哀悼与尊敬,以及不忍再说而又不得不说的沉痛心情。1.字音识记(1)单音字悼.念(dào)嫉.恨(jí)诽谤..(fěi)(bàng)诅咒..(zǔ)(zhòu)拂.去(fú)繁芜.丛杂(wú)浅尝辄.止(zhé)卓.有成效(zhuó)(2)多音字豁豁.然开朗huò豁.出去huō豁.拳huá量不可估量.liɑng量.力而行liàng量.筒liáng2.字形辨认-3-诽诽谤悱悱恻绯绯红芜繁芜怃怃然妩妩媚诅诅咒咀咀嚼沮沮丧损损失殒殒身陨陨落悼悼念淖泥淖棹船棹3.近义词辨析(1)摸索·探索辨析:两者都含有“寻找”的意思。“摸索”指试探着(行进),寻找(方向、方法、经验等)。“探索”指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即时小练】①由于目前的商业模式仍处于摸索阶段,养老地产投资与养老保险产品并未很好地对接起来。②国有企业工会如何适应新形势要求,担当起实现“中国梦”的光荣使命,对于国企工会来讲,进行创新探索和实践,是个有意义且很重要的课题。(2)停止·停滞辨析:两者都有“停下来”的意思。“停止”指不再进行。“停滞”指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进行或发展。【即时小练】①如果真心希望改善两国关系,他就应该立即停止一切抹黑中国的言行,以实际行动为两国关系改善发展做出努力。②日本、爱尔兰,在保持二三十年经济强劲增长后却陷入停滞,背后的共同原因是房地产泡沫破裂而演变为严重的金融问题。(3)诬蔑·污蔑·侮蔑辨析:三者都有“诋毁,诽谤”的意思。“污蔑”主要是“用话语栽赃陷害”的意思。“诬蔑”指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侮蔑”含有“轻视、轻蔑”的意思。【即时小练】①他一向光明正大,有人说他搞阴谋,那显然是污蔑。②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③“精神病”也作为一种侮蔑性用语存在,缺乏应有的社会人文关怀和人格尊重。一般人也很怕自己患有精神病。(4)豁然开朗·醍醐灌顶辨析:两者词义相近,都有“一下子明白过来”的意思,但使用对象不同。“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也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醍醐灌顶”,佛教指-4-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醍醐灌顶”只能用来形容人。【即时小练】①在座谈会上,演艺界的人士说,形成这样一个发展思路,我们的眼界就会豁然开朗,演艺产业的发展才会有广阔的前景。②这场讲座让我醍醐灌顶,明白了一切所谓的困难都是我的主观臆想。(5)以至·以致辨析:“以至”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和范围上的延伸;用在下半句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以致”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即时小练】①在美国根本不需要担心的流量问题,在中国市场,却常常让iPhone用户十分不安,日常使用时,用户生怕手机在凌晨自己悄悄更新,以致产生莫名其妙的巨额的流量费。②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在推介会上发表演讲,介绍福建近年来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规划方案,以至省内多个都市区、十大新区的建设计划。(6)不可估量·不可限量辨析:两者都表示“不能够看出,不能够估计”,但使用的对象不同。“不可估量”,不能轻易估计推算出来,形容数量大或成就高。“不可限量”,形容前程远大。【即时小练】①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②我们没法和他们竞争那些高价球员,但我们有自己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的未来不可限量。(7)参加·参与辨析:两者都有“加入其中”的意思。“参加”,置身某种组织或集体活动中去。使用范围很广,它的宾语常见的有两类:①表示某种组织、集团等的词,如“党团、队伍、协会”等;②表示集体活动的词,如“工作、领导、组织、讨论、革命、劳动、建设、典礼”等。“参与”,专指参加并一起活动。使用范围较窄,它的宾语常见的只是某些表示集体活动的词,如“工作、领导、运动、谈话”等,而不能是“革命、劳动”等。常用于书面语。【即时小练】①以俄罗斯为假想敌的欧洲导弹防御系统邀请俄罗斯参加里斯本峰会,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鸿门宴”。②山东省将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进一步加大棚户区改造财政资金收入,并鼓励民间资本直接参与棚户区改造。4.熟语积累(1)永垂不朽:(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5-(2)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做深入研究。(3)豁然开朗:一下子出现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领悟某种道理。(4)繁芜丛杂:形容内容、文字或种类繁多杂乱。(5)卓有成效:成绩、效果显著。1.文章先说马克思是一位思想家,再说他是一位科学家,后面又说他是一位革命家。在谈到马克思的贡献时作者说:“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在结构上有没有矛盾?怎样解释这个问题?答:没有矛盾。思想家、科学家、革命家这三种称谓都是恩格斯对马克思贡献的赞美。在恩格斯看来,称马克思为“思想家”“科学家”,是就他的理论贡献而言,马克思的伟大不在于他发现了一种理论,而在于他把这一切付诸实践,“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马克思主义不是经院式的哲学,而是把自己的理论作为推翻旧制度的武器。所以恩格斯在评价马克思逝世的影响时说“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样看来,恩格斯先说马克思是思想家、科学家,后说他是革命家,这前后几部分的关系不是并列的,而是递进的,逐步将演讲内容推向高潮。2.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采用这些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答:这篇演说词综合运用了叙述、议论、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如第一段,详细叙述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接着具体描写了马克思逝世时从容安详的神态:“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第二段用议论的方式阐述马克思的逝世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巨大损失。第一段的叙述和描写是为下面的议论服务的,第二段的议论是在第一段叙述、描写的基础上进行的。这部分叙述、描写、议论的综合运用,使演讲一开始就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逝世的无比悲痛的心情,使听众受到强烈的感染和震撼。文章对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活动,多用叙述方式;对马克思的各种贡献、发现的阐述和评价,采用议论方式;而在叙述和议论之中,又运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句,极富感染力。3.悼词的结构一般分三部分:开头、主体、结尾。开头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身份和职务,主体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绩及生者对其功绩的评价,结尾是对死者的悼念。本文的结构有何特点?答:本文是按照一般悼词的结构来写的,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结构严谨,各部分之间充满内在联系。恩格斯在组织文章时,正是依据事物的内部联系来分类的。另外,作-6-者也善于运用恰当的结构来显示和加强这种内在联系,如过渡段有第二段和第五段,过渡句有“不仅如此”“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正因为这样”等。4.第七段为什么要列举一系列报纸?有何作用?答:阅读一系列报纸的名称时应注意后面注明的时间,这些时间有它们的连续性,这些名称和时间的背后隐含着一段辗转迁徙的革命生涯。1842年马克思在德国为《莱茵报》撰稿,后任该报主编,他以犀利的笔锋抨击反动政府;1843年被迫迁居巴黎;1844年为巴黎《前进报》撰稿,抨击普鲁士反动政策;1844年被逐出法国,迁居比利时布鲁塞尔;1847年又成为《德意志—布鲁塞尔报》的经常撰稿人;1848年至1849年欧洲革命期间,又与恩格斯一同回德国创办《新莱茵报》;1849年5月,又被逐出普鲁士,先到巴黎,后定居伦敦;1852年至1861年经常为《纽约每日论坛报》撰稿。可见马克思的革命活动并不因屡被驱逐而停止,报纸名称实际上是他参加革命斗争的标志,用以说明他进行斗争的“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说明“卓有成效”的还有“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5.如何理解马克思的革命理论与他的革命实践的关系?答:由马克思一系列的革命实践可知,正是由于他卓有成效地参加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解放无产阶级的伟大实践活动,才创立出伟大的历史科学理论,并在革命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完善自己的理论,革命实践是革命理论的基础。他创立革命理论的最终目的也是推动革命实践的前进。可以说,马克思用自己的行动真正地实践了他的科学观、理论观。6.“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的深刻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用一个“将”字?答:恩格斯最后庄严宣告“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这句饱含深情和敬意的结语,虽是一般悼词的结语,但绝不仅仅是形式的需要,它照应全文,总结全文,是从马克思的丰功伟绩中引申出来的必然结论,体现了作者的心声,也是亿万人民的心声。这是充满信心的预见和憧憬,当时,共产主义运动才刚刚兴起,恩格斯一个“将”字,便说明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必将蓬勃发展。1.主旨归纳在这篇悼词中,恩格斯满怀无产阶级革命深情,论述了马克思在革命理论和斗争实践两方面对全人类、对全世界无产阶级所做出的丰功伟绩,赞颂了马克思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终生的崇高精神,表达了对马克思逝世的沉痛悼念。2.结构图示-7-3.写法赏析(1)诚挚的感情。作者作为马克思的挚友,与马克思并肩战斗近40年,对马克思最为了解,对马克思的逝世最为悲痛,对马克思逝世造成的损失最为清楚。“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这句话表现出作者未能在马克思临终时与他见最后一面的莫大遗憾,也表现了作者对马克思逝世的痛惜之情。(2)准确恰当的评述。①对马克思逝世造成的巨大损失,作者用两个“对于”做了准确的表述:“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