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沁园春长沙学案2021学年高一语文新教材同步备课部编版必修上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沁园春·长沙》学案【学习指引】《沁园春·长沙》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与高一新生刚刚进入高中生活,开始高中学习的时间节点密切相连,与高中生正值美好青春年华的时间段紧密相连。学习这篇文章时,我们要紧扣“青春”的主题,将美好的梦想、纯真的感情,带入对自我的认识、对社会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的追求中,号召生命的崭新活力。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秋景,毛泽东填写了这首词,抒发了昂扬向上的青春激情,表达了雄视天下的凌云壮志。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我们要注意领略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品味其中意象的活泼灵动、意境的丰盈深邃。【素养目标】1.明确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感受毛泽东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2.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鉴赏这首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学习重难点】1.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2.从写景的角度了解关于湘江秋景和少年同学的描写,把握词作在意象选择上的形象性和抒情性。【学习方法】1.语言品读法:诵读——美读——成诵2.点拨法:抓关键词语,点拨学生理清脉络,进而把握文章主旨。【学习过程】一、情景导入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这样评价毛泽东的作品:他(毛泽东)的作品,给传统的诗词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境界,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他坚强的革命意志,博大渊深的胸怀,厚实的文学修养,高超的表现艺术。他还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的确如此,我们从初中学过的《沁园春·雪》中已经感受到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和磅礴气势。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二、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毛泽东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军事家,诗人,书法家。2.了解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毛泽东此时也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基本确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3.了解文体知识⑴定义:词,又称,产生于唐代,流行于宋代。最初称为“”或“”,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又称为“”。⑵特点:词有,句有,字有。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在《沁园春·长沙》里面,“”就是词牌。相传东汉明帝有个女儿名沁水公主,她的园林名沁园。后来沁园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吟咏这件事,“沁园春”词牌由此得名。⑶词牌和词的标题的区别: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长沙,作为这首词的标题,揭示这首词的主要内容均与诗人当年在长沙求学时有关。⑷词的分类:①按字数的多少分(58字以内)、(59—90字)、(90字以上)。最短的小令只有14字,最长的长调有200个字以上。一首词有的分段,词中称为片、阕、叠。单调词不分段;双调词分两段,上片下片;此外有三叠四叠即三段或四段,较少见,尤其四叠极少见。②按流派分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作品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三、初读课文1.字词正音百舸.()怅.()寥廓..()峥嵘..()方遒.()浪遏.()2.朗读技巧指导:节拍:是由义脉联系决定的。①四字句,二二式。如:独立/寒秋,湘江/北去但“橘子洲头”,则需三一式,即橘子洲/头②五字句,一四式。如:恰/同学少年(不可读成:恰同/学少年),问/苍茫大地③七字句,二五式。如:粪土/当年万户侯(“粪土”是“以……为粪土”,前后关系不可破坏)④七字句,四三式。如:万类霜天/竞自由⑤八字句,三二三式。如: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重音:①领起性重读:看、怅、问、恰。②强调性重读:红、尽、碧、争、击、翔、竞、主、峥嵘、挥斥、激扬、粪土、击、遏。呼应:上片“看”字领起的七句,下片“恰”字引发的七句,一气相应,渐快渐高,“竞自由”、“万户侯”须收缩有力。任务:根据指导,边读边标划整首词的节拍和重音。四、文本研究思考1.在朗诵的基础上,请学生们概括词的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分别找到统领上下阕的关键字词(诗眼),并概括全词描述了哪几幅图画。思考2.请同学们齐读上阙“看”领起的七句,看看诗人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大美体现在哪里,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明确:⑴一个“看”字一直统领到哪?这里诗人都看到了哪些秋景?⑵讨论:写“看”的这几句词视角变换和写景顺序有什么特色?⑶在这几句写景的句子中,你觉得哪些动词用得最好?为什么?思考3.品读诗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思考4.请同学们齐读下阙“恰”字引起的七句,说说诗人刻画了一群什么样的同学少年形象。“同学少年”的精神风貌如何?思考5.总结下阕是怎样回答“谁主沉浮”问题的?五、技法点拨—巧用对比【技法指引】在景物中蕴含丰富的情感,把感情蕴含于景物之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写作手法,通过景物抒情能够达到景生情,情生景的效果,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彰显出作者伟大的胸怀。这样的写法能使文章含而不露,深切动人。这首诗的景,富有吞吐古今的伟大气魄,写到搏击长空的雄鹰,翱翔水中的小鱼,极力地表现出一种要冲破牢笼的力量。诗人在景物描写中巧妙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自己的伟大的救国救民的胸怀表现的淋漓尽致。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六、明晰主旨试概括本词的主旨。七、素材积累毛泽东名句(1)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2)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雪。——《忆秦娥·娄山关》(3)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念奴娇·昆仑》(4)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5)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七律·和柳亚子先生》(6)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七律·到韶山》(7)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8)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9)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清平乐·会昌》(10)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清平乐·六盘山》八、作业课下诵读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交流自己想到的景、情、人、事等。参考答案二、3.⑴长短句、曲词、曲子词、诗余。⑵定格、定数、定声、词牌、沁园春。⑷小令、中调、长调三、1.gě、chàng、liáokuò、zhēngrón、qiú、è四、1.明确:⑴上阕:描绘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下阕:抒发慷慨激昂的革命情怀。其中“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承上启下。⑵上阕的关键词是“看”下阕的关键词是“忆”。⑶四幅图画——寒秋独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2.⑴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绿色给人以活力、竞争给人以动力⑵山上:远眺江中:近观天空:仰视水底:俯察⑶层林尽染染:写出了色彩浓烈百舸争流争:写出了千帆竞发的热烈场面鹰击长空击:写出了雄鹰展翅奋发、强劲有力之状鱼翔浅底翔:突出了鱼儿自由轻快之态竞自由竞:有力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3.明确:面对着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和广阔的宇宙,面对着在大自然和宇宙中竞自由的万物,诗人想到了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想到了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于是感到了“怅”。这里的“怅”,不是失意,是怅惘。“主沉浮”在这里是主宰国家命运、掌握民族前途之意,实质是词人进入深沉的历史思索,提出革命领导权的问题。上阙通过写景抒情抒写出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4.明确:“风华正茂”——青春年少,才华横溢。“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热情奔放,敢想敢做,以天下为己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激昂慷慨,奋笔疾书;关心国家命运,针砭时弊,宣传真理。“粪土当年万户侯”——蔑视官僚军阀,救国救民,敢于斗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担负起主宰国家前途命运的豪情壮志和革命情怀,所抒之情慷慨激昂。5.明确:作者在这里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勾勒出一个激动人心的画面,创造出一种激流勇进、力挽狂澜的壮美的意境,集中表现了这群革命青年不畏风浪、一往无前、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艺术的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即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毛泽东早年在《民众大联合》一文中说:“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作者以设问句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要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急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五、①首先是诗人用了色彩的对比,用冷暖色调的对比衬托出两种不同的革命情怀。诗歌的景物描写主要在于讲究意境美,在氛围的营造中抒发情感,为抒情做好铺垫。景物的色彩不但构织出景物的主要的色调,更重要的是透露出诗人的情感基调,暖色调主要衬托的是豪迈、乐观、积极、向上的情感;冷色调主要衬托的是沉郁、低沉和哀怨的情感氛围。在《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中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中,“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是鲜明的颜色的对比,这两种颜色的鲜明对比把富有生命力的树林和奔涌的江水的气势表现的非常到位,渲染出了诗人的豪迈的情怀,为下文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做好了铺垫。②其次是这首词中的动作的鲜明对比。如“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③还运用了明比和暗比两种手法,把有激情和革命斗志的“同学少年”与粪土当年的“万户侯”进行鲜明的明比;人民的被压迫和诗中的“万类霜天竞自由”是暗含在词中的对比。六、《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所表现的,不是长沙的秋景,不是他观赏长沙秋景引起的感受,也不是对“中流击水”伟大斗争经历的回顾,而是以长沙秋景的描写表现了强大的斗争精神,以宏大的空间意象表现了博大的心胸,又以“浪遏飞舟”等意象表现了对伟大理想的热烈追求。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