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香雪》同步习题一、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4.0分,共16分)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悸动(jì)怂恿(sǒnɡyǒnɡ)皱褶(zě)B.凛冽(lǐnɡ)娇嗔(chēn)辗轧(yà)C.嘟囔(dūnānɡ)吮吸(shǔn)颤栗(lì)D.推搡(sǎnɡ)瞥见(biē)踮起(diàn)【答案】C【解析】A项“褶”应读“zhě”。B项“凛”应读“lǐn”。D项“瞥”应读“piē”,“踮”应读“diǎn”。2.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纤绳纤细掀起翩跹B.辗轧轧钢惊讶蚜虫C.娇嗔砧板箴言斟酌D.虔诚钳制乾坤掮客【答案】D【解析】A项qiàn/xiān/xiān/xiān。B项yà/zhá/yà/yá。C项chēn/zhēn/zhēn/zhēn。D项都读“qián”。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日久天长,这五彩缤纷的一分钟,竟变得更加五彩缤纷起来,就在这一分钟里,她们开始挎上装满核桃、鸡蛋、大枣的长方形柳条篮子,站在车窗下,抓紧时间跟旅客____地做买卖。②周杰伦新专辑《十一月的萧邦》推出后话题不断,尤其是两首主打歌《四面楚歌》和《发如雪》MV均被歌迷质疑有“抄袭”之嫌。周杰伦终于忍受不了“____”,昨天首度就此事在阿尔发官方网站留下了“周老师上课”的言论。③二十多年里,我确实相信曹雪芹的话:女孩子们心中,____着人类原始的多种美德!这些美好的东西,随着她们的年龄增长,随着她们的为生活操劳,随着人生的不可避免的达尔文规律,逐渐减少,直至消失。A.和和美美委曲隐藏B.和和气气委屈埋藏C.和和气气委曲埋藏D.和和美美委屈隐藏【答案】B【解析】“和和气气”是指态度平顺温和;而“和和美美”多指家庭和睦美满之意。“委屈”指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而“委曲”指事情的底细和原委。“隐藏”是指躲避、躲藏;而“埋藏”是指隐藏很深。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B.姑娘们走回家去,路上还要为一点小事争论不休。C.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台儿沟的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D.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稀哩哗啦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答案】D【解析】D项“稀哩哗啦”形容雨声、建筑物倒塌声。此处应为“窸窸窣窣”为好。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9小题,每小题4.0分,共36分)(一)阅读课文,完成题目。5.小说中有一部分重点描写了香雪一段小小的历险经历:香雪用积攒的四十个鸡蛋,换来了一个向往已久的带磁铁的泡沫塑料文具盒。香雪的内心变化是用景物烘托的,下列对香雪的心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跳的寂静,当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时,她又害怕小树林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这写出了香雪内心的“怕”。B.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这写出了香雪内心的“不怕”。C.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窸窸窣窣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这写出了香雪内心的“慌张”。D.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这写出了香雪内心的“坚定”。【答案】C【解析】应该是写出了香雪内心的“犹豫”。6.你喜欢香雪吗?请概括一下香雪的特点。(不超过90字)【答案】外表柔弱娇小的香雪,对新的生活痴痴向往,执着追求。她是纯净无瑕的、明净秀丽的、不掺杂质的,看人看生活的眼光一直是透明的、纯净的。她是充满美好向往而又无限活泼生动的。【解析】本题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这类题目,要从文中找到人物所做的事情,以及对她的一些刻画描写,加以总结概括。7.分析品味这篇小说的语言特征。【答案】作者凭着她女性特有的细腻和优美的文笔写作,表现独特,语言清新淡雅如一条清澈的小溪流过读者心里,两岸风景美不胜收,无论是叙述语言,诸如对火车拟人化的描绘,还是对人物如香雪做生意的描写,以及人物的语言对话,写得都很美。【解析】本题考查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这类题目,需要抓住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遣词造句的特点,抓住带有标志性的词语和结构加以分析。(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1956年的债务铁凝父亲临终的时候,托付给万宝山一件事:1956年,父亲很肯定地回忆说,就是万宝山出生那年,他向老同事李玉泽借过钱。父亲说,好像就是你妈去医院生你,家里钱没凑够,我就找当时住对门的李玉泽借了五块钱。后来,也忘了为什么……为什么就是没有把钱还给人家。今年是2009年吧,五十三年了。六娃,无论如何,你要亲手替我把钱还上。万宝山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六,人称六娃。六娃——万宝山,这个53岁的男人站在病床前,看着蜷缩在床上说话无底气的父亲,不停地点着头。父亲见他点了头,吃力地撑起身子,从枕头底下抽出一个皱皱巴巴的牛皮纸信封托在手掌上说,这里装着该还的钱,当然不能是五块。五块钱按定期存款五十三年算利息,咱就按1956年的定期利息算吧,我记得是百分之五,加起来是58块左右。这一阵我天天计算这五块钱的利息,大概不会错。万宝山将轻而薄的信封叠了个对折塞进衣兜,他无心核对信封里那连本带息的钱数,都五十三年了,多一分少一厘的真那么重要吗?这时,已经躺上枕头的父亲突然又奋力抬起身子,冲他的六娃张开了两条胳膊。那像是一种乞望,好比儿童对大人撒娇时要大人抱抱。或者那也是一种对托付之事的再次确认:我们爷儿俩抱了,你才算真的答应了我。父亲顽强地张着胳膊,白发蓬乱,眼球浑黄,面目黧黑,四肢枯瘦,宛若一只凄风中的大鸟,干脆更像是大鸟的标本,万宝山想。他微微弯下身子,小心地抱了一下父亲。几天后,父亲去世了。万宝山很想尽快完成父亲的嘱托。倒不是因为那五块钱的债务,而是父亲在病床上那奋力张开胳膊的姿势。正是那病鸟般的姿势提醒着他,他不愿意父亲死前的那个瞬间总在脑子里盘旋,只有还了钱,那形象才能从他脑子里消失。但万宝山执行父亲的遗嘱一直拖到秋天。万宝山成人之后在一所中等卫生学校当水暖工,他的小家经济收支大致平衡,偶尔略有盈余,可万宝山出门也要算成本。假若他去还钱的成本超出了他要还的钱数,那他决不贸然行事。秋天学校在国庆节后分批组织教职工去北京参观,这才给了万宝山当面向李玉泽还钱的机会。出门之前,万宝山才认真想到了债主李玉泽。其实他并不记得李玉泽,有关李玉泽一家,万宝山都是从大哥那里听说。在大哥印象里,李玉泽家总是比他们家吃得好。后来李玉泽调到北京去了,那一年,万宝山还不到三岁。父亲的借钱典故随着李玉泽一家的离开渐渐告一段落,他的另一种习性凸显出来,他吝啬。或者换句好听的话,他极端地节约。他嘱咐上街买菜的母亲说,你买茄子,是买一个大的呢还是买两个小的?依我看你要买一个大的。为什么?两个小的会多出一个茄盖儿,占分量。在家里他身体力行,带头喝隔夜的已经馊了的菜汤,吃过期的药片,不许点15瓦以上的灯泡。他还锯煤——把一整块蜂窝煤拦腰锯成两块,说这样分两次添煤烧得更透。家中的米、面、油更要上锁。万宝山印象里,他和哥哥姐姐们从来没有放开肚子吃过饭。三十几年过去了,万家的孩子都已长大,告别父母各立门户,都先后离开了生养他们的这个城市,就仿佛他们共同被父亲的吝啬吓怕了,他们心照不宣地拒绝再和父亲近距离地生活。他无事可做,干脆就独自承担了买菜的任务。说他买菜不如说那是捡菜,每天下午市场快要收摊他才前往,他坦然捡拾着菜贩们遗弃的菜帮、菜叶,院子里的老邻居们为此嘲笑他,他们说,老万什么时候捡到一块肉就好了,也改善生活做一顿红烧肉给我们看看。父亲说改善生活还用得着捡肉啊,我今天就改善。邻居们问他怎么改善,父亲自豪地说,他准备做一份红烧芹菜。众人笑起来,父亲却不觉得这是玩笑。吝啬在他,已不是生活所迫,那就像是他人生的一个信仰,或者生命的一个动力,简直须臾不可离开。吝啬在他,也没有什么不光彩,能够做到尽最大可能地不花钱,那才叫光彩。这的确,的确和借钱不还不同,这是一个人给自己找乐儿,碍着谁啦。2009年秋日的这个早上,万宝山坐在去往北京的城际列车上,衣兜里装着父亲嘱咐他要还的钱。他不吃一口零食,不喝一口需要花钱的水。车厢里的售货车来来回回在他眼前过了几趟,同车厢的老师们把售货车上那些食品袋扒拉来扒拉去的,他则看得淡然。他只是忽然想到,自己这习性是不是父亲的影响呢?火车进站,北京到了。万宝山借用副校长的手机,按照父亲厂里老同事提供的号码给李玉泽打了电话。他挂掉电话,在鸟巢乘地铁10号线,顺利找到了李玉泽的住址,一个名叫绿水庄园的地方。原来这是一片别墅。保安引万宝山进了大门,热心地指给他去往A8座的路径。他看见了桥下的池水,水中的睡莲,环绕水池的大片草坪,喷泉,木椅,一些树种珍贵的树们。他看见了一幢屋顶覆盖着铁灰色龟背形油粘瓦的红房子,一大片修剪整齐的毛茸茸的草坪由房脚处伸展开来,形成一个足有上千平方米的庭院。一个五岁左右、留着分头的小男孩跺着脚正冲他的母亲大叫:我不喝法国的“依云”,我不喝法国的“依云”,我要刚才那种26块钱一瓶的“无量藏泉”,26块钱一瓶的矿泉水……本打算进院的万宝山,站在A8的木栅栏之外背过身去,一阵莫名地瑟缩。夕阳西下,几个仰着脸放风筝的孩子引起了他的注意。一只红嘴的黑鹰展着双翅飞得最高,威风凛凛地俯视着大地。一个形象忽然在万宝山脑子里复活了:病床上的父亲张开胳膊对他的那个乞望,凄风中的大鸟样的乞望。他脚步均匀地再一次朝着A8走去。(选自《上海文学》,有删改)8.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小说塑造的父亲同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是同一类人,但葛朗台吝啬得让人憎恶,而父亲的吝啬却让人心酸,因为这种吝啬中折射出时代对人的挤压。B.父亲临终交代还账,绝非后来的良心发现。似乎微不足道的五块钱,蕴含了巨大的道德容量,表现出吝啬过穷日子的老一辈中国人对道德底线的坚守和捍卫。C.小说不写轰轰烈烈的大场面,但是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撷取平凡的生活场景,将焦点紧紧锁定在人物的身上,精细入微地描绘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D.小说淋漓尽致地刻画了父亲的吝啬和万宝山在潜移默化中继承了父亲的吝啬,但作者的立意并不在于写吝啬,而是通过一笔债务,对比了两个时代的巨大差异。【答案】B【解析】A项,“父亲同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是同一类人”错误,父亲的吝啬不害人,是生活不富裕所致,是节俭。C项,“但是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错误。D项,句子表述有问题,文中对“万宝山在潜移默化中继承了父亲的吝啬”这一点并非“淋漓尽致地刻画”。9.试分析小说开头详细刻画父亲临终前同万宝山相抱这一细节的作用。【答案】①刻画人物,表现出父亲深受债务的折磨并渴望儿子能替他还清这笔债务。②引起下文,父亲病鸟般奋力张开胳膊的姿势,是促使万宝山千里迢迢到北京的重要原因。③照应结尾,万宝山在还债感到瑟缩时,从一只展着双翅的黑鹰风筝想到父亲的乞望,坚定了还债的决心。【解析】对这类题目应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解答,内容方面侧重分析概括这一细节所表现的人物的心理,结构方面侧重分析这一细节与上下文的联系。10.小说中的父亲身上,既有吝啬这一特点,也有临终还债这一闪光点,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理解。【答案】(观点一)吝啬中展现父亲生活的艰辛与性格的不屈。①父亲的吝啬首先是出于生活的无奈,是为生活所迫。②父亲的吝啬并没有损害别人的利益,他不以损人利己为前提。③父亲的吝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之为节俭,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浪费之风日益高涨的现代社会,仍需要提倡节俭的风尚。(观点二)穷人对道德的坚守可以促使社会反思。①拮据一辈子、穷苦一辈子的父亲,临终前牢记在心的是还债,这令人由衷地感动。②父亲临终的警醒,也揭示出弃恶从善什么时候都不晚。③现代社会贫富的鲜明对比,会让人的价值观崩溃:还有必要还给人家吗?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