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培训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清镇市新店镇鸭池片区《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培训教案培训人:吴建松鸭池片区中心完小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培训讲稿培训时间:2007年9月29日培训地点:新店镇马鞍小学(10学时)培训内容:第一课时第一章小学数学课程基本理念第一节数学与数学课程理论解析1建立正确的现代数学观《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建模可以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方面有独特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我们对数学可以形成以下认识。一、数学是一种工具和技术二、数学是一种语言三、数学是一种思维方法四、数学是一种文化理论解析2树立科学的现代数学课程观《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合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是“大众数学”所倡导的现代数学课程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指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要适应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数学,以满足学生对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还要考虑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并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是指有价值的数学学习内容能被每一名学生所掌握。“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指数学课程要面向每一名有差异的学生,适应每一名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第二节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理论解析1现代数学教学观一、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共同互动的过程二、数学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三、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理论解析2现代数学学习观一、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一要面向学生,二要面向生活,三要面向社会。面向学生,意味着数学学习内容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面向生活,就是数学学习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奇特”的想像。面向社会,指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现象,又要反应科学发展水平,还要反映数学的人文价值。二、数学学习的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第三节数学教学评价理论解析评价理念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数学教学。因而,数学教学评价对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导向作用(2)激励作用(3)调控作用总之,科学合理的评价是淡化评价的选拔和甄别功能,强化评价的教育功能和激励功能。第四节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理论解析一、信息技术对数学的推动作用信息技术对于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技术作为准备教学的重要工具,从备课查找资料到设计、制作教学软件,都可以应用它,从而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和质量;(2)信息技术有助于教师创设更生动、逼真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3)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教师呈现教学内容的质量和效率;(4)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总结教学经验的工具,可以记录教学情况,管理教学日志,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定期发表自己的教学体会,并与其他教师交流;(5)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资源,有利于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小组协作的学习环境。二、信息技术对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刻影响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处理、算法多样等内容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2)重视对数和符号的理解、应用和表达,削弱繁琐的计算,把数学建模和问题解决当作新的基础。(3)发挥图形的直观功能。第二课时第二章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第一节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理论解析这一次课程改革建构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目标体系,《标准》明确指出(《标准》第6页)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标准》中阐述的总体目标是数学课程基本理念的体现,是通过这四个层面的实现来深化对数学及其价值、数学课程等诸多方面的认识。第一个层面的目标表明,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要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应用技能,也就是说,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数学是学生今后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而最为关键的是要掌握一些重要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第二个层面的目标表明,数学课程要高度关注学生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第三个层面的目标表明,数学课程应该使学生能够体验并感受到数学的美、力量和统一性,让学生体会数学不仅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一种沟通方式、一种推理活动,而且是一个建立联系的过程。第四个层面的目标表明,数学课程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为这种精神和能力是一个人能否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重要素质。第二节数学课程的具体目标及其相互关系理论解析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将目标分为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又与具体的数学内容体系相结合,以求落到实处。(一)知识与技能(二)数学思考(三)解决问题(四)情感与态度让学生经历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本身就有着多方面的意义。第一,它代表了对公民素质的新要求。第二,它代表了对数学的全面认识。第三,它代表了对教学过程的重新定位。第四,它保障了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另外,从个人发展的角度看,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后将很少用到具体的数学知识,而更多地将数学知识转换成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数学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的自信心、科学的态度、对数学的信念等方面,这比某个具体的知识更为重要。第三节数学课程目标的价值理论解析数学课程目标的主要作用和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目标的指向作用:数学课程目标的指向作用是通过影响课程相关者(教师、学生、管理者)的注意而实现的。二、目标的激励作用:在指向作用所举的例子中,目标的激励作用实际上已经显露出来了。很明显,教师提出的目标激发了学生观察特定对象的积极性。也就是说,激励作用和指向作用是紧密相连的。三、目标的标准作用:由于目标意味着一种标准,而标准则代表一种理想状态。第三课时第三章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及教科书第一节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理论解析一、数学与代数第一学段(一至三年级)“数学与代数领域”的内容主要有: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以及探索规律等。第二学段(四至五年级)“数学与代数领域”的内容主要有: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探索规律等。二、空间与图形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领域”的主要内容有: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等。第二学段“空间与图形领域”的主要内容有: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等。三、统计与概率第一学段“统计与概率领域”的主要内容有:数据统计活动初步、不确定现象等。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领域”的主要内容有:简单数据统计过程、可能性等。四、实践与综合应用第一学段设立实践活动,包括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合作、交流、感受等活动。第二学段设立综合应用,包括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活动。第二节几种不同版本教科书的比较与分析理论解析人教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教科书的比较与分析一、学习素材的选取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二、科学安排教学内容,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螺旋上升三、教学内容呈现形式丰富多彩,着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四、突出了应当重视的几个方面三种不同的版本教科书都突出了应当重视的几个方面:一是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感,提倡算法多样化。二是重视发展学生的空间。三是重视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和对可能性的丰富体验。四是重视实践综合应用。五、介绍有关数学背景知识,突出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综合六、为评价方式多样化创造了条件第三节教科书使用中注意的几个问题理论解析一、教学观念(一)教师角色问题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耐心细致地计算和推理,学生在下面认真听讲和做笔记,教师讲授知识,学生鬼头接受知识,一切教学活动都由教师主导,学生很难按照自己的经验和观察问题的方式去解释自然现象,学生本身的生活和已获得的数学知识是呈割裂状态的。因此,教师应转变角色,成为适应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二)现行教科书的体系和内容问题二、教学方式(一)现行教科书习题量的问题现行教科书中的纸上作业量比以往少了,这不仅是减负的问题,也是《标准》希望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活动和思考空间的必然之举。除了纸上的题目外,还增加了不少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人研究探索过程的题目,它们与一些传统题型的题目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现行教科书在习题方面的特色。(二)关于合作学习的问题合作学习不是要取代教师的讲授,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课上练习、课后作业仍然是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但不再是唯一的方式。三、评价与考试(一)关于评价问题评价的目的是要告诉学生是否达到了目标或离目标还有多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导向、调控、激励、诊断等功能。对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评价在第一学段应采用定性评价的方式,在第二阶段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的方式。(二)关于考试问题考试是人们迄今创造的测量人的知识、能力诸种方法中比较客观、准确、效率较高的一种方法,但对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方面无从顾及。因此,考试将不再作为评价学生唯一的方法。第四课时第四章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程序与基本技能第一节小学数学教学与数学教师理论解析一、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和智能发展水平,小学数学学科应具备以下特点:(一)小学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二)小学数学是生活化的数学(三)小学数学不同于科学数学(1)目的不同(2)形式不同(3)起点不同(四)小学数学是大众数学而非精英数学二、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依据儿童的发展思维水平和数学学习的特点组织教学(二)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素养与创新意识(三)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三、小学数学教师的基本素养(一)职业道德素养(1)热爱教育事业。(2)热爱学生。(3)热爱学校。(4)热爱所教学科。(二)文化科学素养(1)数学专业知识。(2)教育基本理念。(3)教育科研的基础知识。(4)相关学科知识。(三)业务能力素养(1)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能力。(2)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能力。(3)钻研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的能力。(4)课堂教学的能力(5)组织数学课外活动的能力。(6)教研与科研的能力。(四)教育心理素养教师的不同心态,会决定他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其效果也会面大相径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坦露自己的真情实感,唤起学生融洽的情感交流,又要做到“不露声色”,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第二节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程序理论解析一、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活动的设计包括以下内容:(一)钻研教材与了解学生(二)撰写教学计划(三)课堂教学设计二、说课活动的设计写一篇说课稿,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一)简析教材(二)阐述专教法(三)指导学法(四)概说教学程序(五)教学效果三、教学活动的实施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也叫上课,通常由讲课与组织调控两部分组成。四、数学教学活动的评价与反思(一)对数学教学活动的评(二)对数学教学反思的评价第三节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技能理论解析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艺术的魅力,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深奥的数学原理形象化,枯燥的数学知识趣味化。下面就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作一阐述。(一)教案的设计能力(二)较强的语言表述能力(三)板书的设计能力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