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部编版高一必修一念奴娇·赤壁怀古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赏析诗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能力。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体会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学习他的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导入•积累苏轼名句,导入新课。•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晁错论》文•【简析】古时候那些干出一番大事业的人,不仅有超世之才,还有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定而毫不动摇的志向。说明志向坚定是成就大事的一个重要条件。•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赠刘景文》诗•【简析】荷花落尽,荷叶也枯萎了;菊花虽败,菊枝仍然傲霜卓立。两句诗借咏菊赞扬挚友风骨长存。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guānqiánglǔ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Huánlèi还酹江月。古诗词鉴赏方法1、从题目入手2、从作者入手---“知人论世”3、从内容入手,明字意,明典故4、从表现手法入手解题“念奴娇”:词牌名。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善歌唱……声出于朝霞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传说唐玄宗曾亲自作曲填词,命念奴歌唱,果然娇滴滴如夜莺啼鸣,婉转转似百灵放歌,活泼泼如鸳鸯戏水。玄宗龙颜大悦,遂将此曲定名为“念奴娇”。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流传千古,首句为“大江东去”,末句为“一尊还酹江月”,故“念奴娇”又名“大江东去”或“酹江月”,这是取苏轼这首词中的句子为调名。怀古诗词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古事、古迹,多用典故、对比等手法,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赤壁怀古:题目走进作者苏洵、苏辙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唐宋八大家(文)辛弃疾苏辛(豪放词)黄庭坚米芾蔡襄苏黄米蔡(书法)三苏(1036——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北宋四川眉山人。文学家,书画家。欧阳修欧苏(散文)黄庭坚苏黄(诗歌)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京城---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登州—扬州--定州--惠州---儋州坎坷的一生(仕途坎坷:乌台诗案)“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元丰二年(1079)遭遇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后死于常州。外儒内道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思想复杂外儒内道儒家的积极入世;道家的超脱出世;佛家的四大皆空。写作背景北宋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黄州附近有个赤鼻矶,相传为三国时期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作者曾两次到此游览,写下了两篇游记和这首词。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期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写古迹,记古人、古事,以古比今,言志抒情。古人常常在诗词中借景抒情,那么在这首词中写了什么样的景,抒发了怎样的情,在景与情之中又写了什么人呢?朗读全词说出你的理解。带着问题去朗读,学习更有目的性。品析鉴赏奠定了雄浑大气、壮阔磅礴的感情基调。“大江东去”是眼前江景,作者触景生情,面对滚滚波涛,感到历史的流逝,有如东去的江水,引起对历史英雄人物的缅怀。这三句既写江景,又点明怀古。“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淘尽”一词与“千古风流人物”搭配,饱含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人生短促而事业难成的喟叹,于豪迈雄浑中又融入一丝“苍凉悲叹”;同时将下文“周瑜”的身份归入“英雄之列”,自然而然引出对他的歌颂。为下面描绘赤壁和缅怀周瑜做了环境的烘托和气氛的渲染。这三句写景和抒情、议论相结合,给人以强烈的感情冲击,引发读者对历史和人生的思索。“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历来为人们称道,它的好处在哪里?这一句属于表达中的记叙,点明题意,指明怀古的特定时代、人物和地点,引入对古战场的凭吊。此二句点出这里是传说中的古赤壁战场,借怀古以抒情,为下片缅怀周瑜埋下伏笔。“人道是”,表明作者对于黄州“赤鼻矶”就是三国周瑜破曹处的说法是有所怀疑的。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中,哪些词最具表现力?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出怎样的意境?对下文周瑜形象的刻画有何作用?英雄当年活动的典型环境,用这些夸张了的景物来渲染气氛、衬托人物的英雄气概。雄奇壮丽、惊心动魄的画面乱:岩石山崖险怪穿:山崖陡峭高峻惊:江水之汹涌拍:惊涛骇浪力度之大卷:波涛巨大的力量营造出雄浑壮阔的意境这三句正面描写赤壁壮丽的景色。这里只用十三个字,便从形、声、色几方面,运用夸张(乱、穿)、拟人(惊、拍)、比喻(雪),寥寥数笔便描绘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面,令人想到当年赤壁之战的壮阔场面,从而为下片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为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的出场作了绝好的铺垫。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词中起什么作用?此两句,“江山如画”承上,是对前面所写景物的总括,将这些具体景物收拢起来,成为一幅雄浑壮美的图画;“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描景过渡到写人,十分自然。“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开头“千古风流人物”,也为下阕写周瑜作了铺垫。这一声感叹将怀古之情和江山之胜融为一体。总结:上阙着重写景,即景抒怀,通过描写古战场,引起对古代英雄人物的缅怀。下阕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从“遥想公瑾当年”到“樯橹灰飞烟灭”)描写周瑜的形象。第二层(从“故国神游”到“一尊还酹江月”)抒发对自己身世的感慨。细读下阕:你能否找到词语概括文中周瑜和词人本身的形象。下阕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一时多少豪杰,为什么只写周瑜,那么苏轼眼中的周瑜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小乔初嫁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镇定自若,丰功伟绩风流儒雅风度翩翩为何要写“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初”能否换成“出”?儒将风度:从容潇洒,指挥若定,具有非凡的将略和豪迈的气概。作用:(1)借小乔初嫁的事实,表明周瑜在指挥赤壁之战时,年纪很轻,才华横溢。(2)以美女衬英雄,更能衬托周瑜潇洒的风姿。(3)小乔的姐姐大乔是孙权之嫂,所以周瑜外托君臣之义,内有姻亲之情,能够取得孙权的绝对信任,这是他能够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仰慕英雄怀古伤己周瑜:年龄:34生活:幸福美满外表:英俊儒雅职位:东吴都督,年少有为际遇:功成名就对比当中苏轼:年龄:47生活:屡遭不幸外表:早生华发职位:团练副使,仕途坎坷际遇:功业未就哀叹自我赤壁之战中,有那么多的英雄,包括《赤壁赋》中作者极力歌颂的“一世之雄”曹操,作者为什么只对周瑜钟爱有加?这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英雄业绩的向往,渴望像周瑜一样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借怀古来抒发自己功业未成的感慨这三句,由凭吊周郎而联想到作者自身,表达了词人壮志未酬的郁愤和感慨。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倒装句,实为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此句感慨身世,言生命短促,人生无常,深沉、痛切地发出了年华虚掷的悲叹。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与《赤壁赋》中的哪些语句表达的情感有相似之处?联系全词内容及作者的生平,谈谈你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你觉得作者此时悲观消极吗?联系全词内容来看,诗人在上阕中描绘了一幅雄伟壮丽的赤壁江山图,字里行间饱含着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其实更是作者旷达胸襟的体现;下阕又集中笔力刻画出少年英雄的周郎形象,抒发了作者对功业早成的周郎的仰慕、向往,借此表达自己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和悲叹。在这种意义上,“人生如梦”不是一般虚无的消极,而是对时光疾逝、功业不成、“早生华发”的感喟,多少有些低沉,但与其说是消极,还不如理解为作者借“酹江月”寻找到了一处宣泄苦闷的出口。最后的这一举动,传达出的是一种与山河、明月、自然完全融合的达观、超脱、豁然情怀。本词塑造了词人自身什么样的形象?这首词塑造了词人立足万里长江岸上,面对古代战场,倾慕周瑜伟业,慨叹自己功业无成的形象。创造了什么样的意境?创造出开阔深沉、壮丽奇险的意境。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抒发了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可得的抑郁感情。思考所想所忆所慨乱石惊涛英雄豪杰周瑜年轻有为自己功业无成所见整体感知总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写景故垒西边——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过渡: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写人周郎:雄姿英发谈笑克敌我:早生华发结束: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对比照应《念奴娇赤壁怀古》“豪放”表现的三个方面:1、描绘壮丽之景。2、刻画豪迈之人。3、抒发壮志豪情。(豪放中略见苍凉。苍凉只是豪放的补充。)苏轼面对滚滚大江,看到赤壁形胜,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也是一种人生短暂的悲凉,更是一种无人理解而寄托于江月的旷达。苏轼与英雄对比,感到自己的渺小与惭愧,不正包含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吗?可见,他并不甘于消沉,故以酒祭月,豪情尽显。全词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启示: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傅雷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雨霖铃》的写景、抒情与风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Lèi)江月。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雨霖铃》《念奴娇》写景抒情语言寒蝉长亭骤雨杨柳晓风残月大江浪乱石惊涛樯橹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审美标准:以阳刚为美大气粗犷审美标准:以阴柔为美具体细腻内容:个人情愁闺情羁旅离怨相思方式:多含蓄婉转内容:广泛家国功业豪情壮志方式:多铺陈直抒风格委婉绮丽恢宏沉郁课后作业•将《念奴娇•怀古》改写成一篇散文。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