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午测5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公路位于()A.吉林B.内蒙古C.西藏D.新疆2.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为()A.洪水频发B.路面积雪严重C.泥石流多发D.路面冻融沉降3.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A.针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C.高寒草甸带D.灌丛荒漠带读印度半岛东西向自然带剖面图,回答下题。4.甲地自然带形成的原因是()A.处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B.位于西高止山东侧,是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C.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降水较少D.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降水较多5.图中①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A.由赤道到两极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中缅油气管道是我国四大能源进口通道之一。下图为缅甸境内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示意图,数值abcd。完成问题。26.d等值线内部的自然带与周边地区不同,反映的是()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7.中缅油气管道工程穿越地区自然条件复杂,建设难度极大,主要原因是()A.山高谷深,冻土广布B.地震频发,断层发育C.终年湿热,滑坡、泥石流多D.台风频发,工程建设进展慢蒸发是指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相变过程。蒸发能力是指在一定气象条件下,充分供水时某一固定下垫面的最大可能蒸发量。气象台站利用持续盛有液态水的蒸发皿观测到的蒸发量是蒸发能力,并不是下垫面的实际蒸发量。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干旱区年实际蒸发总量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3题。8.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推测,四个地形区中蒸发能力均值最高的是()A.塔里木盐地B.天山山地C.阿尔泰山地D.准噶尔盆地9.我国西北干旱区年实际蒸发总最的分布格局主要取决于()A.太阳辐射强弱B.气温高低C.降水多少D.风速大小10.我国下列四个湖泊,冬季湖面单位面积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A.台湾日月潭B.江西鄱阳湖C.云南滇池D.新疆博斯膊湖3下图为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1.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2.此图可以说明()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②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独立而存在的③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④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下图为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3.湖泊演变为陆地的先后顺序是()A.③④①②B.①②③④C.②④①③D.③①④②14.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中,其主导因素是()A.气候B.地形C.水文D.生物15.图示演变过程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区域性B.整体性C.差异性D.开放性二、综合题16(必做.)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4冻土是指温度低于0℃并含有冰的土壤和岩石,地下水为冻土发育提供了水分条件。冻土可分为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暖季融化、寒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又称永冻层);季节性冻土则只有活动层,在暖季全部消融。第四纪以来,祁连山大幅隆起,冻土发育。下图为祁连山木里河某段河谷,地表年均温约-0.5℃~-1.76℃。除河床及近岸区为季节性冻土外,其他区域为多年冻土。河谷平原多松散堆积物且厚度较大,其多年冻结层之下有常年存在液态地下水。(1)简析祁连山隆起对当地冻土发育的作用。(2)受地表覆被与水分影响,该地河谷平原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厚度较基岩山区薄,试作出合理解释。(3)观测显示,近年来该地地表年均温逐年递增,推断该现象对当地多年冻土的影响。17.(选作)下图左图为“沿8930'E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右图为“丙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表格中为甲、乙两地区相关气候数据资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年均温年降水量甲地区-4~9℃150~200毫米乙地区7~14℃25~100毫米材料:丙山地北坡的牧民们有随季节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的迁徙游牧方式,夏季,牧民5们将牛羊赶到山上放牧,冬季又将牛羊赶到山下饲养,这种放牧方式也被称为转场。(1)请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说明甲、乙两盆地在气候上的主要差异及原因。(2)分析丙山地北坡形成转场放牧的原因。午练习5答案:1.D;2.B;3.D4.B;5.D6.D7.B8.A;9.C;10.D11.D;12.A13.A;14.D;15.B16.答案:1.冲(洪)积扇(洪积-冲积平原或倾斜平原)。该地岩层断裂陷落,相邻山地拾升,断层两侧落差增大;流经山地的河流洪水期水流流速快,挟带大量泥沙和砾石,当河流流出出山口时,地势趋于平缓,水流流速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冲(洪)积扇,多个冲(洪)积扇连接在一起形成洪积-冲积平原或倾斜平原。2.滨浅湖水位上涨顶托曲流河,河漫滩平原堆积速度加快,地势抬高,辫状河区域与河漫滩平原落差减小,流速减慢;辫状河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道变得弯曲,辫状河转变为曲流河。3.该区域的西侧为河流的发源地,山地地形,坡度大;垦殖、开矿等人类活动破坏植被与地表结构,地表物质不稳定;该地夏季多暴雨,易诱发滑坡、泥石流。17.答案: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解析:通过文字材料和图示信息,从区域的天气条件、地质条件及地形特点三个角度来分析。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故地形崎岖,岩石破碎;地震的发生会诱发和加剧次生灾害;材料显示该地区地震后出现多次降雨,会引发地质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