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高中地理专题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演练测评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正确率:__________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图是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产生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A.相邻地区存在气流升降运动B.地区之间存在热量差异C.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D.相邻地区的地面状况差异2.图中①②③④处,气温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1题,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面受热不均,先引起垂直升降运动,由升降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再引起大气水平运动,从而形成热力环流。故选B。第2题,据上题分析可知,②处盛行下沉气流,说明气温低,①处盛行上升气流,说明气温高,近地面气温比高空高。所以气温最高点是①。故选A。答案:1.B2.A3.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大气逆辐射减弱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解析:大规模火山爆发,大气中的尘埃增多,减弱了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使地表温度降低。答案:D-2-4.读风向示意图,当风速稳定后,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等压线数值①<②<③B.a是地转偏向力C.此风形成于南半球D.该风形成于高空解析:先找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其与等压线垂直,并由高压指向低压,所以等压线数值①>②>③;图中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夹角约为45°且右偏,据此判断此图是北半球近地面。答案:B5.下图为三圈环流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③为低压,⑤⑥为高压B.②为西风带,④为东风带C.①⑤为低压,③⑥为高压D.①为信风带,③为西风带解析:①为赤道低气压带,②为信风带,③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④为西风带,⑤为副极地低气压带,⑥为极地高气压带。答案:C下图为锋面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7题。6.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受暖气团控制的是()A.甲与乙B.乙与丙C.丙与丁D.丁与甲7.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雨区的是()A.甲与乙B.乙与丙C.丙与丁D.丁与甲解析:第6题,这是位于北半球的锋面气旋图,中心为低压区,据图可知甲、丁处为冷锋天气系统,丁地位于冷锋前,受暖气团控制;乙、丙处为暖锋天气系统,丙地位于暖锋后,-3-受暖气团控制。第7题,无论是冷锋还是暖锋,降水区多在冷气团一侧,甲、乙都位于冷气团一侧,因此都位于雨区。具体表现为:冷锋锋后甲地降水,暖锋锋前乙地降水。答案:6.C7.A8.如图为在野外拍摄到的龙卷风图片,图中龙卷风属于强烈发展的()A.冷锋B.暖锋C.气旋D.反气旋解析:龙卷风是大气中最强烈的涡旋的现象,属于气旋。答案:C9.从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流分布看,它属于()A.南半球高气压B.北半球反气旋C.北半球气旋D.南半球低气压解析:读图可知,气流是辐散的,且气流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该图为北半球的高压系统。故选B项。答案:B10.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海陆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A.春B.夏C.秋D.冬解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为季风气候,夏季风从海洋带来水汽,产生丰沛降水,主要发生在夏季。答案:B下图表示重庆附近某水文站的气温、降水状况及该江段补给类型。读图,完成11~12题。-4-11.图中①所示的补给类型为()A.地下水B.雨水补给C.冰雪融水补给D.湖水补给12.导致②类型补给春多夏少的主要因素是()A.春季增温快,冬季积雪多B.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C.春季多风,流域内多地形雨D.夏季单一暖气团控制,少锋面雨解析:第11题,读图可知,补给类型①随着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应为雨水补给。第12题,补给类型②在春夏季较多,秋、冬季没有,应该是冰雪融水补给。冰雪融水补给量一般随着气温及冰雪量多少的变化而变化,其补给最大值出现在春季的理由:一方面春季的气温回升快,融化量增加;另一方面随着融化量的增加,高山地区冰雪数量在减少。因此,夏季气温虽然最高,但由于此时积雪量少,补给量反而没有春季高。答案:11.B12.A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3~15题。13.三大类水循环都必不可少的环节除降水外,还有()A.水汽输送B.地表径流C.地下径流D.蒸发14.若甲地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则下列水循环环节水量可能增加的是()A.①B.②-5-C.③D.④15.下列有关水循环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A.调节不同纬度间的热量平衡B.使陆地淡水的总量不断增加C.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D.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解析:第13题,水循环按发生空间范围不同,分为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包括:蒸发、降水;陆地内循环包括:蒸发、植物蒸腾、降水;海陆间循环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三类水循环都有的环节是蒸发和降水。第14题,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甲地植被破坏,导致下渗量减少,在降雨量相同的情况下,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多。第15题,通过水体的不断运动,使不同纬度地区热量平衡。各种水体不断更新,从而维护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水循环尤其是海陆间循环,联系了海陆。地表径流(河流)通过侵蚀作用、堆积作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答案:13.D14.A15.B下图为城市建设前后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6题。16.城市建设后地表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B.排水系统日趋完善C.地表硬化面积增大D.城市绿化面积扩大解析:城市建设后,地表硬化面积增大,地表水下渗量减少,从而使地表径流量增加。答案:C读“印度洋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①洋流是受离岸风的影响而形成的上升流,完成17~18题。17.图示洋流环流系统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份是()A.1月B.6月C.3月D.11月-6-18.①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和性质是()A.东北季风寒流B.东北季风暖流C.西南季风寒流D.西南季风暖流解析:第17题,根据海陆轮廓和经纬度判断,图中海域位于印度洋北部,其洋流流向为冬逆夏顺,图示洋流流向为顺时针,可判断为北半球夏季,因此最有可能出现在6月。第18题,由上题可知,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①洋流受离岸风影响形成上升流,将深层水温较低的海水带到表层,属于寒流。答案:17.B18.C下图为世界上某种气候类型的局部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19.该种气候的分布地区中,①地区的最高纬度分布较低(低于35°S),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海陆分布B.纬度位置C.地形D.洋流20.该种气候条件下的农作物一般具有()A.耐低温干燥的特点B.耐高温干燥的特点C.喜高温多雨的特点D.喜阴喜湿的特点解析:第19题,该种气候是地中海气候,其分布地区中,①地区的最高纬度分布较低(低于35°S),是由于在非洲南端的陆地最高纬度没有超过35°S,因而可知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海陆分布。第20题,地中海气候夏季干燥少雨,因而该气候条件下的农作物一般具有耐高温干燥的特点。答案:19.A20.B二、非选择题2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7-(1)画出大洋西部两支南北流向的洋流。(要求:寒流用虚线箭头,暖流用实线箭头。)(2)图中40°纬线附近大洋西部等温线较东部________(填“稀疏”或“密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简析P处海域多海雾的原因。解析:第(1)题,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相同,在大洋西部40°N以北为向南流动的寒流,以南为向北流动的暖流。第(2)题,寒流与暖流交汇处,海水温度变化幅度大,因而等温线密集。第(3)题,P处海域为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处,暖流洋面上的水汽遇冷凝结成雾。答案:(1)略(2)密集寒流与暖流交汇处,表层海水温度水平梯度大(3)P处海域为寒、暖流交汇处,暖流洋面上暖湿空气流到冷的寒流洋面上,水汽冷却凝结成雾。2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地貌是________地貌,在我国往往形成于________地区。(2)图中A处的岩石为三大类岩石中的________岩,简述判断理由。(3)如果用C、D分别表示花岗岩和玄武岩,请将字母填入图中的适当位置。花岗岩和玄武岩的形成有何不同?(4)A、B接触地带可能形成________岩。(5)A、C、D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________,简述其理由。解析:图示地表为沙丘,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图可知,A为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花岗岩为侵入岩,应标注在B的两侧突-8-出部分,玄武岩为喷出岩,应标在岩浆出露地表的地方。A与B接触,会因高温高压而变质形成变质岩。沉积岩中可能找到化石,C、D为岩浆岩,没有化石。答案:(1)沙丘西北(2)沉积具有明显层理构造。(3)标注略(C标注在B的两侧突出部分,D标注在岩浆出露地表处)。玄武岩属岩浆岩中的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的;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裂隙冷却凝固而成的。(4)变质(5)AA是沉积岩,C、D均是岩浆岩,只有在沉积岩中才可能存在化石。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