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备考导航]考点展示知识网络1.区域的含义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4.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考点1区域的含义、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单项选择题1.(2016年6月·广东学考)我国的山、水一般呈东西走向,山之南与水之北向阳,故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为阴,下列有关地名均按此规律命名,由此推断正确的是()A.沈阳在沈水之南B.衡阳在衡山之南C.江阴在长江之北D.华阴在华山之南解析:阳指水的北、山的南,阴指水的南、山的北。答案:B2.(2017年6月·广东学考)城市的别称常反映城市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或历史文化特点,下列城市别称的叙述正确的是()A.香港地处东西方文化交汇处,航运发达,经贸活跃,被称为“东方明珠”B.武汉地处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地势平坦,水系发达,被称为“雾都”C.成都地处成都平原,土壤肥沃,物产丰富,被称为“人间天堂”D.拉萨地处青藏高原,空气稀薄,日照强,被称为“日光城”解析:香港被称为“东方之珠”,武汉被称为“九省通衢”,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拉萨被称为“日光城”。答案:D3.(2018年6月·广东学考)下列各组地域单元中,可以按照同一类指标进行归类的是()A.黄河流域、东南丘陵、寒带B.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C.热带、温带、江南丘陵D.广东省、广州市、云贵高原解析:黄河流域属于河流流域的划分;东南丘陵属于地形区的划分;寒带属于热量带的划分;广东省和广州市都属于行政区划分,云贵高原属于地形区的划分。热带和温带属于热量带的划分;江南丘陵属于地形区的划分;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都属于干湿地带的划分,应属于同一类指标进行的归类。答案:B4.(2019年6月·广东学考)下列诗句中描述的地区搭配正确是()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华北地区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东北地区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西北地区D.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西南地区解析:A描述的是江南地区,B描述的是西北地区,C描述的是江南地区,D描述的是西南地区。答案:D一、区域的含义1.概念:是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2.特征(1)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2)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自然环境的差异要素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地理位置北纬30°附近,地处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间,长江入海口大致位于北纬43°~48°,地处东北地区的中部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土地条件水稻土为主,多为水田,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黑土为主,多为旱地,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矿产资源条件贫乏有丰富的石油矿产2.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人类生产活动的差异方式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类型水田耕作业、水产业旱地耕作业、畜牧业主要作物水稻、油菜、棉花玉米、大豆、春小麦作物熟制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农业商业贸易发达落后工业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重化工业基地武汉享有“江城”的雅名。“江城”出处可以追溯到唐朝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千古绝句。长江将武汉分割成南北,汉水将江北分成了汉阳与汉口。下图示意武汉市交通概况。读图完成(1)~(2)题。(1)汉水两侧的汉阳和汉口()A.按综合指标划分B.没有明确的界线C.地形以平原为主D.为温带季风气候(2)多座长江大桥的建设,体现了长江对武昌和江北()A.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B.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C.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D.地域文化差异的影响解析:(1)汉水两侧的汉阳和汉口是按行政指标划分的,有明确的界线,处于江汉平原,故汉阳和汉口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故选C。(2)桥梁起沟通作用,多座长江大桥的建设,说明武昌和江北间因长江阻隔,联系不便,故多座长江大桥的建设,体现了长江对武昌和江北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并不是对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自然地理分异是指自然要素的差异变化,武昌和江北自然地理环境有诸多相似之处,故该建设不能体现长江对武昌和江北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地域文化差异因多种因素形成,武昌和江北的地域文化既有相似也有差异,这并非仅仅因长江的阻隔而成,多座长江大桥的建设,会促进两地间文化的融合,并不体现长江对武昌和江北地域文化差异的影响。故选B。答案:(1)C(2)B区域差异比较的一般内容(1)首先是地理位置的比较,包括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2)其次比较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矿产资源等。(3)最后比较人类活动,包括工农业发展水平、城市、人口、社会发展状况等。单项选择题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完成1~2题。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A.利用单一指标B.利用综合指标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2.图中甲、乙、丙三地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是()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解析:第1题,流域是指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流域界线一般以山脊、山峰为界,是单一指标划分的,故A正确,B、C错误;虽与气候和地形有关,但不是依气候区和地形区划分,故D错误。所以选A。第2题,甲地位于贺兰山以西的腾格里沙漠地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乙地位于黄土高原,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丙地位于渤海海域,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海洋污染。故C正确。答案:1.A2.C美墨边境墙是美国为阻止非法移民而沿美墨国界线修建的隔离墙,始建2006年。2017年特朗普就职美国总统后,宣布继续修缮、扩建美墨边境墙。下图为“美墨边境墙景观图”。读下图回答3~4题。3.从2006年至2017年,原有美墨边境墙的位置一直是稳定不变的,这直接反映了()A.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B.区域之间的联系性C.区域之间的差异性D.区域之间的连续性4.众多以美国为主要销售市场的墨西哥服装企业集聚在美墨边境墙附近投资建厂,其优势区位是()A.原料充足B.地价便宜C.劳动力丰富而廉价D.产品运输成本低解析:第3题,区域的基本特征: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原有美墨边境墙的位置一直是稳定不变的,这直接反映了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第4题,工业集聚的优点:可以加强企业间信息的交流与合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了生产建设的投资;有利于生产效益与利润的提高,从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益。墨西哥服装企业集聚在美墨边境墙附近投资建厂,产品以美国为主要销售市场,其优势区位是距离美国消费市场近,降低运输费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答案:3.A4.D在江苏中部的兴化地区(地面平均海拔不足2米,农田易遭受渍涝灾害),有一种独特的土地利用方式——垛田。当地人们在号称“锅底洼”的湖荡沼泽地带开挖河泥,堆高成垛,垛上耕作,形成一块块状如小岛的精致农田。读图,回答5~7题。5.根据其耕作方式判断,垛田种植的作物最不可能的是()A.水稻B.棉花C.冬小麦D.玉米6.当地每年都要把河道和沟渠中的淤泥挖出来,堆入垛田之中,此举的主要作用有()①清理河道和沟渠,利于排水通航②加固垛田,减少水土流失③加深、拓宽河道和沟渠,增加储水量④给垛田增加有机肥,改善土壤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7.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流域上游兴修水库,新修垛田的高度降低,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泥沙淤积加剧B.地壳不断下沉C.洪涝灾害发生频次减少D.人口密度增加解析:第5题,垛田适宜旱地种植,而水稻必须在水田中耕种。第6题,垛田地势起伏小,水土流失不严重,②说法错误;把河道和沟渠中的淤泥挖出来,堆入垛田之中,可以加深河道,利于排水通航,但不能拓宽河道和沟渠,①说法正确、③说法错误;河道和沟渠中的淤泥大部分来自土壤表层,加之淤泥中的生物残体分解又会释放出有机质,因而可以改善垛田土壤肥力,④说法正确;综上可知,选项B正确。第7题,上游兴修水库可拦截泥沙,使得水库下游河段河水的含沙量减小,该地区河道的泥沙淤积减轻;水库有调节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的功能,兴修水库会使下游河段洪涝灾害的发生频次减少,垛田不需要太高即可减轻渍涝灾害的威胁,故选项C正确。答案:5.A6.B7.C非选择题8.读下面甲、乙两国图,回答问题。(1)乙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乙国比较,甲国的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有何不同?试分析其原因。答案:(1)东高西低(东南高西北低)(大多数)河流自东(东南)向西(西北)流(2)甲国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大于乙国。原因:甲国位于亚欧大陆内部(地处中亚),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气候大陆性气候强;夏季气温高于乙国(同纬度地区),冬季气温低于乙国(同纬度地区),所以气温年较差大于乙国。甲国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少,多晴天(云量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小,气温低,所以,甲国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国。考点2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单项选择题(2013年6月·广东学考)下图为区域产业结构图,图中①②③表示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①阶段的基本特征是()A.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大B.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C.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大D.三大产业比重相等2.从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顺序是()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①阶段的支柱产业是第二产业,比重接近60%。第2题,从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顺序是以第一产业为主转变为以第二产业为主,再转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答案:1.B2.C耕作桑蚕和棉花少小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要素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下列三图中分别标注了我国的甲、乙、丙三个不同区域。读图回答(1)~(2)题。(1)比较甲、乙、丙三个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A.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B.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2)乙区域中的山脉为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该山脉大致是()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②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③半干旱和干旱区分界④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分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解析:第(1)题,三地区都位于季风气候区,故A正确。只有黑龙江地广人稀,B错;春小麦和甜菜主要分布在中温带,山东是暖温带,C错;只有黑龙江分布有黑土,D错。第(2)题,乙区域中的山脉是贺兰山,①③正确;贺兰山位于中温带内部,②错误;④对应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答案:(1)A(2)D区域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变化过程从时间上看,区域呈现阶段式递进发展的规律;从空间上看,区域形态表现为由点到线再到面的变化过程。单项选择题每一个区域都有特定的地理环境,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读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系图,回答1~3题。1.在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早期发展阶段,制约该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河网密布B.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C.土质黏重D.红壤广布2.该地区密集的河网对区域工业化阶段所产生的有利影响主要是提供()A.工业原料和动力B.生活水源C.生产水源和便利的水运条件D.丰富的水产品3.目前,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粮仓”地位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原因是()A.全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