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600分冲刺第一部分专题整合突破专题六人口城市与环境第1课时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专题六人口、城市与环境专题整合突破网络构建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以图文材料为载体,考查人口增长和人口迁移、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城市合理规划与发展等问题,突出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如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T4-5等。以某区域图文材料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相关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2019年高考全国卷ⅢT36(2)、(3)、(4)等。以区域图文材料为载体,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结合有关知识,分析区域特征等问题。如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T1-3、全国ⅢT36(1)。以图文材料为载体,侧重考查人口与环境、城市与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以及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突出人地协调理念。如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T1-3等。第1课时•(2019·江苏卷)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不同年份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占比图”。读图回答1~2题。•1.与2000年相比,2016年该城市()•A.人口总数减少•B.老龄化加剧•C.平均年龄减小•D.劳动力增多考题调研——研真题、明确考向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D•[解析]D对,A错:读图可知,该城市2000年21~25岁年龄段的人口比重达30%以上,16年之后的2016年该年龄段的人口应为37~41岁。但2016年31~40岁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却下降到26%左右,说明该城市的总人口数量增加很多。这也与2000年到2016年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城市人口数量增加现象相吻合。城市化过程中迁入城市的人口多为青壮年劳动力,故导致该城市劳动力增多。B错: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地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10%及以上。由图可知,该城市2000年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远小于10%,2016年虽然老年人口比重增加,但仍然低于10%。也就是说,该城市没有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更谈不上老龄化加剧。C错:图中显示,该城市2016年少年儿童比重降低,老年人口比重增加,青壮年劳动力人口比重高峰值出现在26到40岁之间,与2000年相比年龄明显偏大。可见,2016年该城市人口平均年龄增大。•2.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增长B.医疗水平•C.机械增长D.生育观念•[解析]读图可知,2016年,26~40岁的青壮年比例明显提高,远高于与之对应的16年前的2000年11~25岁年龄段人数,说明有大量人口迁入。C•1.人口增长模式的判读技巧•(1)根据国家类型判读:发达国家以及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低—低—低模式);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高—低—高模式);个别经济极为落后的地区(原始部落)为原始型(高—高—低模式)。同一国家内部的不同地区或城市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等因素影响,人口增长模式也有所不同。核心突破——讲要点、突破核心•(2)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判读:通常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1%,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低于1%或为负值,为现代型。•(3)根据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判读: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形状为“下宽上窄”,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上宽下窄”则为现代型。•(4)根据生产力水平判读:如农业社会及其以前是原始型;工业化初期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2.常见人口问题分析•(1)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问题对策•(2)人口年龄结构问题项目人口年轻化人口老龄化人口年龄结构趋势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下降,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人口问题人口年轻化可导致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持续增长,最终会超出环境的供应和自净能力,进而引发各种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可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和养老等费用的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孤单等问题•(3)人口性别结构问题•人口的性别结构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即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衡量。它用来反映该地区或国家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性别比失衡会造成婚姻、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应加大思想宣传教育,严禁非医学鉴定胎儿性别。•(4)人口文化结构即人口素质过低产生的问题•人口素质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差,可能给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缺乏开发利用新资源的知识和能力;对资源的利用往往不充分,甚至产生全社会对资源的浪费性使用。•(2019·浙江东阳中学期中)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读“中国的人口红利图”。回答(1)~(2)题。新题再练——练好题、备考通关•(1)我国人口红利最小的年份是()•A.1958年B.1994年•C.2012年D.2021年•(2)2012年后,随着人口红利的减小,带来的社会问题是()•A.劳动力严重不足B.人口增长率大幅下降•C.就业率明显下滑D.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AD•[解析](1)判断一国是否拥有人口红利,要看两个指标,一是劳动年龄人口,一是将劳动年龄人口作为分母、其他年龄组如年幼、年老者作为分子得到抚养比。如果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人口抚养比下降,就会带来人口红利,反之就没有人口红利。读图可知,在1958左右老年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之和最高,人口红利最小,之后人口红利逐渐上升,2012年达到最大值,之后人口抚养比相应上升,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故选A。(2)根据图示分析,导致人口红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老人抚养比的上升,会导致人口老龄化严重,D正确;劳动力数量减少,会出现劳动力不足的现象,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出现劳动力严重不足的可能性较小,就业率明显下滑也不会出现,A、C错;由图可知,我国少儿抚养比是缓慢下降,出生率没有出现大幅度下降的情况,B错误;故选D。•(2019·全国Ⅰ)下图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据此完成1~2题。考题调研——研真题、明确考向人口迁移及其影响•1.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解析]C对:读图可知,在2015年欧盟人口结构中,25~50岁非欧盟籍人口比重大于同年龄段欧盟籍人口。而25~50岁人口是劳动力人口的主体部分,说明非欧盟籍劳动力人口比例较大。A错:该图为人口年龄结构图,不能反映出具体的人口数量。B错:非欧盟籍25~50岁女性比例较大。D错:非欧盟籍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小。C•2.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A.人均消费剧增B.老龄化进程趋缓•C.人均收入剧降D.劳动力供给过剩•[解析]B对:由图可知,非欧盟籍人口以青壮年人口为主,因此其比例持续增大有利于延缓欧盟人口老龄化进程。A、C错:非欧盟籍人口的迁入以劳动力人口为主,可促进欧盟的经济发展,不会导致收入剧降并产生新的消费需求,但对人均消费影响较小。D错:欧盟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不足,非欧盟籍人口的迁入,可缓解这一问题。B•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不同阶段、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人口迁移的成因分析核心突破——讲要点、突破核心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时间差异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小,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地域差异由经济落后地区迁入到经济发达地区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差异主要影响因素年龄差异青壮年人群迁移主要是经济因素或婚姻因素;老年人群迁移可能是家庭因素或环境因素;青少年人群迁移最可能是家庭因素或教育因素性别差异男性人口迁移,迁入区可能重工业发达,以第二产业为主;女性人口迁移,迁入区可能轻工业发达,以第三产业的服务业为主文化差异学历水平较高的人群迁入区一般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学历水平较低的人群迁入区一般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较多•(2)其他原因。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导致人口迁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吸引高端技术人才迁入。区域引入劳动力密集型的第二产业,吸引普通劳动力迁入。•2.人口迁移的影响•(1)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布局也随之发生变化,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进程。•(3)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力量。•(2019·安徽合肥第二次质量检测)目前,全球化下的国际人口迁移日益频繁,迁移人口的结构也出现新特点。下图示意2010年迁入日本的移民居留目的百分比(图甲)和接受教育状况百分比(图乙)。读图,完成(1)~(2)题。新题再练——练好题、备考通关•(1)影响迁入日本的移民居留目的的主导因素是()•A.文化教育B.自然环境•C.移民政策D.经济水平•(2)迁入日本的移民主要从事()•A.高端制造业B.电子商务业•C.低端服务业D.教育培训业•[解析](1)经济因素是当今社会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日本经济发达,吸引人口迁入。(2)迁入日本的人口中,以高中及其以下文化水平比重最大,所以,迁入人口主要从事对文化水平要求较低的低端服务业。DC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