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600分冲刺第一部分专题整合突破专题六人口城市与环境第3课时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专题六人口、城市与环境专题整合突破第3课时•(2019·山东潍坊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广西崇左市市长信箱收到一封网民来信:这几年,我市在大力发展桉树种植,虽然其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经济见效快,但危害更严重。种植桉树导致了地下水水位下降、土地肥力下降、水质恶化、原有植被无法存活、水土流失加剧等问题,老百姓都说它是“抽水机”“耗肥机”“毒树”和“生态杀手”!希望政府能多为子孙后代考虑,好好管理一下吧!考题调研——研真题、明确考向考点五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市长回复:感谢您对我市发展的关注!就您反映的问题,现答复如下:专家研究表明,桉树没有毒性,其单位重量干物质合成所需水量远小于针叶林、黄檀、相思等树种,肥力消耗也小于玉米、咖啡等农作物。我市桉树种植有如下误区:(1)每亩植株多栽300棵以上(推荐每亩100棵左右);(2)砍伐周期3~4年(巴西约7~8年);(3)大量使用除草剂去除林下“杂灌木”;(4)“炼山”:砍伐后放火烧山。所以,我市一些地方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不是桉树之过,通过合理种植是可以避免的。另外,我市贫困地区较多,利用桉树发展相关产业(如木材加工、造纸等),对我市扶贫工作开展有重要意义。•(1)分析过去崇左市桉树种植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2)试针对上述生态环境问题,为崇左市桉树的合理种植提出建议。•[答案](1)桉树生长速度快,种植密度过大,砍伐周期短,水分和土壤肥力过度消耗,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和土壤生产力下降;化肥、除草剂过度使用导致水质恶化、土壤污染;除草剂的使用及烧山除草去杂,导致原生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当地山区降水丰富,原生植被的退化导致植被水土保持功能降低,水土流失加剧。•(2)控制桉树种植密度,合理调整桉树种植面积;禁止烧山,保护原生植被;合理使用化肥及除草剂;延长桉树砍伐的时间间隔;禁止在耕地、水源地种植等等。•[解析](1)读材料以可知该市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地下水水位下降、土地肥力下降、水质恶化、原有植被无法存活、水土流失加剧等,读材料二中市长回信可知崇左市以往桉树种植存在以下问题:每亩植株多栽300颗以上(推荐每亩100颗左右),砍伐周期3~4年(巴西约7~8年),大量使用除草剂去除林下“杂灌木”,“炼山”砍伐后放火烧山,由于桉树生长速度快,可推测该市种植密度过大,砍伐周期短,水分和土壤肥力过度消耗,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和土壤生产力下降;化肥、除草剂过度使用导致水质恶化、土壤污染;除草剂的使用及烧山除草去杂,导致原生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当地山区降水丰富,原生植被的退化导致植被水土保持功能降低,水土流失加剧。(2)根据上题得到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崇左市桉树的合理种植需要控制桉树种植密度,合理调整桉树种植面积,禁止烧山,保护原生植被;合理使用化肥及除草剂;延长桉树砍伐的时间间隔;禁止在耕地、水源地种植等等。•1.“环境问题类”题目的思维流程核心突破——讲要点、突破核心•2.三大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主要问题防治措施环境污染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废弃物经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生态破坏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资源短缺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3.某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分析思路•(1)分析各区域区位特征、地理环境形成过程、人类活动与人地关系等地理环境背景。•(2)了解各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从区域自然环境、资源、交通、科技、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3)了解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从自然灾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基础设施、经济结构、人力资源和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来分析。•(4)分析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①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农业发展;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工业发展;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②发展科技,加速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国民经济效益等都依赖科技创新,即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化经营。•④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⑤促进对外开放。•⑥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防治各种环境问题。•⑧科学防御自然灾害,建立防灾减灾体系。•(2019·重庆三诊)我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为11.9万公里,通航平均吨位为76吨/艘,德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为4296公里,通航平均吨位为1395吨/艘。货运密度(指一定时期内,平均每公里线路所承担的货物周转量)和运输成本是内河航运的两个重要的经济指标。我国内河的货运密度约为130万吨/公里,德国为1192万吨/公里;我国内河的运输成本高于铁路运输,而德国内河的运输成本大大低于铁路运输。因此,我国内河航运缺乏竞争力,造成不少地区内河航运呈萎缩趋势,面临高成本几乎零利润的行业困境。根据材料完成(1)~(3)题。新题再练——练好题、备考通关•(1)与德国相比,我国内河航运的货运密度较低的自然原因是()•A.水系之间未能沟通,影响货物直达运输•B.内河航道水位季节变化大,通航能力差•C.内河航道船舶平均吨位小,运输效率低•D.地势起伏大,河流多急流、险滩、瀑布•(2)下列内河航段运输成本最高的可能是()•A.南京—上海B.杭州—扬州•C.赣州—南昌D.梧州—肇庆BC•(3)在河床上大量挖沙,不仅影响内河航运,而且易引发环境问题,挖沙作业与下列现象关联性最小的是()•A.河流航道的水面宽度减小•B.沿海咸水上溯的距离增加•C.河槽下切强导致水位降低•D.河道淤积加重形成地上河D•【解析】(1)与德国相比,我国内河航运的货运密度较低的自然原因是我国是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内河航道水位季节变化大,通航能力差,B对。水系之间未能沟通,是人工开凿运河少,是人为原因,A错。内河航道船舶平均吨位小,不是运输密度低的原因,C错。我国河流中下游多平原区,地势平坦,D错。(2)内河航段中,运输成本最高的可能是赣州—南昌,航道较窄,落差大,通航船舶的吨位小,运输成本较高,C对。南京—上海通航能力最强,成本低,A错。杭州—扬州沿京杭大运河航行,梧州—肇庆属于珠江航线,运输条件较好,成本较低,B、D错。(3)在河床上大量挖沙,不仅影响内河航运,而且易引发环境问题,挖沙作业导致河床高度下降,关联性最小的是河道淤积加重形成地上河,D对。河床上大量挖沙,有可能导致河流航通水面宽度减小,河床下降,枯水期沿海咸水上溯的距离有可能增加,还会导致水位降低。A、B、C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