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抓分天天练基础知识专题练14B卷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专题14区域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B卷一、选择题(2019·山西二模)龙感湖与鄱阳湖古时曾连为一体,东汉时分离。湖区内有众多的藻类、丰富的微管束植物和多种有益或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野生动物等,是国家重要的自然保护区。该湖区人类活动少,水质优良,是亚洲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之一。右图示意龙感湖地区位置与范围。据此完成1~3题。1.推测龙感湖与鄱阳湖分离的主要原因是()A.蒸发旺盛B.泥沙淤积C.地壳抬升D.围湖造田2.目前龙感湖地区湿地最主要的作用是()A.净化水中污染物质B.调节气候,美化环境C.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D.维持生物多样性3.龙感湖地区能成为亚洲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的主要原因是()①冬季温和多雨②人类活动少,环境好③食物来源充足④水质好,无捕食动物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1.B2.D3.C解析第1题,图示地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长江所携带泥沙进入湖区后,在江水和湖水的顶托作用下,泥沙在河流入湖口地区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水下堆积体持续接受堆积,直至露出水面,从而使龙感湖和鄱阳湖分离,B项正确。第2题,由材料“湖区内有众多的藻类、丰富的微管束植物和多种有益或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野生动物等”“是亚洲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之一”可知,目前龙感湖地区湿地最主要的作用是维持生物多样性,D项正确。第3题,龙感湖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气候温和,但降水较少,①错误;由图文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龙感湖地区为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少,对环境影响小,②正确;除气候温和外,食物来源充足也是龙感湖地区成为亚洲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之一的重要条件,③正确;大部分鸟类处于食物链的底端,因此该地区有以候鸟为食的其他动物,④错误。(2019·潍坊一模)等高活篱笆是指在坡面上大致沿等高线种植的窄条状植物带。篱笆之间的土地常用来种植作物,作物与篱笆构成一种特殊的土地利用方式,称篱笆间作,是农林复合业的一种形式。某研究所在三峡库区开展了等高活篱笆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图1示意活篱笆试验地与坡耕地地表径流速度对比,图2示意活篱笆实验地与坡耕地含沙量的对比。据此完成4~6题。4.该农林复合系统中,等高活篱笆的最理想植被是()A.乔木B.灌木C.草本D.灌草结合5.该农林复合系统在三峡库区能够()①减少径流总量②削减径流峰值③减少泥沙含量④降低径流速度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6.若干年后,该农林复合系统能影响篱间地的()A.地形类型B.坡度大小C.气候变化D.土壤类型答案4.D5.D6.B解析第4题,该地位于季风区,该农林复合系统中,坡面坡度大,植被破坏后容易产生水土流失。乔木高大易遮挡农作物,使农作物无法获得充足的阳光,因此,活篱笆应选取丛生的草本植物或萌生力强的灌木树种。灌草结合,植被结构更加复杂,在近地面处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并截留其中的土粒。第5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植被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在坡面上种植活篱笆带植被具有增加下渗、阻挡坡面径流、延缓径流及防止土壤流失等方面的效果。故在三峡库区所进行的等高活篱笆技术试验对防止土壤流失、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径流速度、延缓径流、削减径流峰及控制土壤流失、减少泥沙含量等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②③④正确;但不会减少径流总量,①错误。第6题,由上题分析可知,篱笆带具有延缓径流及减少侵蚀量的效果,在坡面上沿等高线种植的篱笆带密闭以后,可以起到削减径流量,延缓产流过程,增加土壤水分渗入,并可拦截径流中大部分的土粒。由于篱笆带阻挡了各因素造成的土壤沿坡面下移,使篱间地的坡度不断降低,对坡地持续生产力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故农林复合系统能影响篱间地的坡度大小,使篱间地的坡度不断降低。(2019·厦门一模)内蒙古河套灌区某地耕地与盐荒地相间分布,地下水自由流动。当耕地灌水时,不仅耕地的土壤含盐量发生变化,还引起相邻盐荒地的土壤含盐量变化。该地除了农作物生长期灌水外,还在每年10~11月作物收割后进行秋后灌。右图示意该地6月灌水前后耕地和盐荒地土壤含盐量随土层深度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7~9题。7.图中表示耕地灌水后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8.该地6月灌水后,土壤含盐量()A.耕地上升,盐荒地下降B.耕地、盐荒地都上升C.耕地下降,盐荒地上升D.耕地、盐荒地都下降9.该地实行秋后灌的主要目的是()A.抑制土壤蒸发B.储水补墒淋盐C.便于茬地翻耕D.种植越冬作物答案7.A8.C9.B解析第7题,盐荒地土壤含盐量高于耕地,故③④为盐荒地,①②为耕地。耕地灌水后,盐分溶入水中进入地下,故地表盐分较低,深层盐分较高,与①曲线相符,A项正确。第8题,耕地灌水后,盐分随水进入地下,地表含盐量下降;由于耕地和盐荒地相间分布,地下水自由流动,盐荒地地下水位上升,盐分随地下水进入地表,含盐量上升,C项正确。第9题,河套灌区在10月份之后降水较少,进行秋季储水灌溉,可以为第二年小麦播种幼苗发芽生长补墒,同时还可以淋盐压碱,B项正确。土壤蒸发主要受气候影响大,与秋后灌溉关系不大,A项错误;茬地翻耕与灌水关系不大,C项错误;河套平原主要种植春小麦,作物不能越冬,D项错误。(2018·课标全国Ⅲ)澳大利亚(图1)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如图2)。据此完成10~12题。10.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1所示的()A.①地附近B.②地附近C.③地附近D.④地附近11.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A.收集雨水B.方便通信C.增加采光D.通风换气12.推测该类地下住宅()①室温不变②冬暖夏凉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10.B11.D12.B解析第10题,结合材料“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与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可推知该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根据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特点,①地为地中海气候,②地为热带沙漠气候,③地为热带草原气候,④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故该类住宅可能分布于②地附近。第11题,地下住宅的通天井直通地面,可以给地下住宅里的人员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保证人员的正常活动,同时还可以把地下住宅的废气排到地面,因此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通风换气。第12题,由图示信息可知,地下住宅的“屋顶”和“墙壁”都是相当厚的土体和岩石,这种“墙壁”传热慢,使得地下住宅能保温也能隔热。地下住宅既不能直接从大气中吸热,也不能直接向大气中散热,只有地下住宅口和通天井直接和外界接触。因此,地下住宅里的气温变化总是滞后于外界的气温变化,而且变化不大。夏季地下住宅的温度比地面上的温度低,冬季地下住宅的温度比地面上的温度高。因此与地面相比,地下住宅冬暖夏凉。黄土高原的窑洞与此类似。二、非选择题13.(2019·沈阳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牧道是牲畜采食踩踏形成的小路径,包括牧道区、凸肩区、坡间区(图a)。科考队对黄土高原丘陵地区的山羊牧道进行研究时发现,牧道景观坡面单元(图b)的微地形、植物、土壤特征各不相同。由于牲畜踩踏,牧道区坡度平缓,有土壤硬壳。凸肩区的植被覆盖率最高。坡间区广泛分布着由微细菌、真菌、藻类、地衣、苔藓等及其菌丝、分泌物等与土壤砂砾黏结形成的生物结皮。近年来,有观点认为,应在黄土高原丘陵区禁止放牧。(1)分析牧道区植被覆盖率低于凸肩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牧道景观坡面单元的三个区域土壤侵蚀程度均相对较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针对黄土高原丘陵区应禁牧的观点,表明你的态度并提出合理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推测禁牧多年后,该地区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牧道区由于牲畜的踩踏,植被稀少;牧道区土壤表层形成硬壳,不利于水分下渗和植被存活;牧道区土壤表层的硬壳,将水分分配到凸肩区,增加凸肩区土壤的含水量。(2)牧道区表面硬壳使流水难以切割形成冲沟;凸肩区植被覆盖率高,能够有效拦截坡面径流,保持水土,促进淤积;坡间区有生物结皮保护下方土壤,减轻流水直接侵蚀。(3)赞同:退牧还草还林,有利于天然植被的恢复;植被恢复有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提高自然生产力和载畜量,缓解人地矛盾;推动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不赞同:黄土高原丘陵区降水适中、坡度适宜,宜牧面积较广;放牧形成的牧道有利于凸肩区植被生长条件的改善;禁牧导致牧道退化,坡面土壤侵蚀加剧;人口、经济压力较大,不利于禁牧政策的推行。(4)三个区域地表植被差异减小,植被覆盖率提高;地形差异变小;土壤硬壳将减少,牧道区土壤水分增加。解析第(1)题,注意比较牧道区与凸肩区的差异,牧道区被牲畜踩踏,坡度平缓,有土壤硬壳,因此自身“硬壳”水分不易下渗且不利于植被存活,同时被“踩踏”植被更稀少。第(2)题,“三个区域土壤侵蚀程度均相对较轻”即分析三个区域不易被流水侵蚀的原因,牧道区表面有硬壳,凸肩区植被覆盖率高,坡间区有生物结皮。第(3)题,赞同主要分析禁牧带来的好处,如植被保护、恢复,产业结构调整。不赞同主要结合上题中牧道的好处及不利于禁牧的条件。第(4)题,自然环境要素包括地形、植被、水及土壤。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