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人口的变化(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2002—2050年我国总人口与城乡劳动人口及预测图。据此完成第1~2题。1.图中显示2002年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增量均为负值,其主要原因是()A.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B.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C.人口总量减少导致壮年人口减少D.农村人口比城市人口出生率低2.为了减缓我国即将出现的城市劳动力负增长问题,最直接的有效措施是()A.全面放开二孩政策B.延迟职工退休年龄C.加快城镇化进程D.大量接纳海外移民据2016年1月26日(农历腊月二十六)10时数据:在迁入成都的1000个人中,来自北京的占了249个;从成都迁出的1000个人,到北京的就有329个。专家称之为“逆向春运”。完成第3~4题。3.造成“逆向春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年轻人中独生子女比例升高,子女接双方父母赴京过节B.春节期间北京旅游活动丰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C.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春节在家过年习俗逐渐淡化D.成都至北京的交通条件大为改善4.影响春节期间人口流动的主导因素是()2A.传统观念B.经济C.教育D.交通读浙江省2000年和2016年省外流入人口分年龄的性别比(每百名女性人口相对应的男性人口数)情况折线图,完成第5~6题。5.2016年,浙江省外流入人口中()A.男性人口仍占多数B.性别比最大的年龄段是40~44岁C.少年儿童的性别比有降低的趋势D.迁入人口性别比呈不平衡态势6.与2000年比,2016年中年女性人口大量流入,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A.工程建设B.交通运输C.家庭婚姻D.产业结构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社会经济越发达,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但是,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对比城市与农村区域,发现许多国家普遍地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下图是中国未来100年城乡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图。根据材料信息,完成第7~9题。7.中国结束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时间大约是()A.2001年B.2018年3C.2035年D.2050年8.出现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直接原因是()A.经济发展水平B.人口城乡迁移C.人口自然增长率D.城乡二元体制制约9.为缩短中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持续的时间,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放宽农村人口生育政策B.通过政策,控制人口城乡迁移C.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文化事业D.大量吸纳境外移民读某地区人口密度与海拔相关示意图,完成第10~12题。10.图中曲线反映出的地区可能是()A.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B.恒河平原与喜马拉雅山脉过渡地带C.亚马孙平原与巴西高原过渡地带D.刚果盆地与东非高原过渡地带11.该地区海拔400米以下地区人口密度低的原因是()A.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B.地势低平,洪涝灾害频繁C.峡谷地带,交通不便D.气候干燥,水源缺乏12.下列社会经济因素中,对人口分布影响最大的是()A.生产力发展水平B.生产活动方式4C.交通运输条件D.文化教育状况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2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图12010年上海人口金字塔图21990—2008年上海不同区域常住人口年均增量(单位:万人/年)上海市人口容量的估算(万人)时间2010年2020年2030年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1535.951705.681894.17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容量1460.991543.031596.84综合常住人口容量1788.5~18701841.5~19351894.5~2000(1)读图1,估算2010年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并判断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特征。5(2)根据上海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说明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并分析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3)读图2,描述1990年到2008年上海常住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14.(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下图示意我国中部某省三项常住人口统计及预测数据,其中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1)概括该省人口抚养比的特点。(2)根据所学知识推测该省人口抚养比变化的可能原因及其影响。(3)有人建议该省完全放开生育政策,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答案:一、选择题1~2.1.A2.B第1题,图中显示2002年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增量均为负值,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A项正确。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原因是劳动力人口迁出,B项错误。人口总量是增加的,C项错误。农村人口比城市人口出生率高,D项错误。第2题,为了减缓我国即将出现的城市劳动力人口负增长问题,最直接的有效措施是延迟职工退休年龄,保证劳动力人口数量,B项错误。6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可以使出生人口增加,不能直接使劳动力人口增加,A项错误。加快城镇化进程不能增加劳动力人口,C项错误。我国人口总量大,不适宜大量接纳海外移民,D项错误。3~4.3.A4.A第3题,春节时一家团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随着全国交通网络的完善,人们出行比较方便,因此在春节前,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的父母会赴京和在城市里工作的子女一起过春节,出现了“逆向春运”。故A项正确。第4题,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家庭聚会、访亲探友是必不可少的项目,造成人口流动大,故A项正确。春节人口流动与经济、教育、交通的关系不大,故B、C、D三项错误。5~6.5.A6.C第5题,2016年,浙江省外流入人口中男性人口仍占多数,A项正确。性别比最大的年龄段是50~54岁,B项错误。少年儿童的性别比有增加的趋势,C项错误。迁入人口性别比接近平衡态势,D项错误。第6题,与2000年比,2016年中年女性人口大量流入,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家庭婚姻,C项正确。工程建设、交通运输以男性劳动力为主,A、B两项错误。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是产业升级,需要劳动力数量整体会减少,D项错误。7~9.7.C8.B9.C第7题,根据人口老龄化曲线,中国结束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时间大约是2035年,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第8题,出现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直接原因是人口城乡迁移,农村劳动力人口大量迁移到城市务工,导致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市,B项正确。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城乡二元体制制约不是主要原因,A、C、D三项错误。第9题,为缩短中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持续的时间,放宽农村人口生育政策,不能改变劳动力迁移到城市的状况,A项错误。我国目前人口迁移是自发性的,B项错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文化事业,减少劳动力人口迁出,C项正确。我国的环境承载力有限,不适宜大量吸纳境外移民,D项错误。10~12.10.D11.A12.A第10题,图中反映出的是海拔1000米地区人口密度最大,海拔500米以下、2000米以上人口密度小,不适宜人类生存,这种状况与非洲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向东非高原过渡带相似。第11题,非洲刚果盆地一带,地处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气候,地势低,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生活。第12题,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政治因素。这些因素中,经济因素中的生产力水平是主导因素。二、非选择题713.答案(1)0~14岁人口占8%(7.6%~9.6%均可),15~64岁人口占81.88%(79.8%~82.8%均可),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10.12%(9.6%~10.6%均可)。严重老龄化阶段。(2)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劳动人口比重偏大。有利影响:劳动力资源丰富,社会需求旺盛。不利影响:住房、就业等压力大。(3)1990年至2005年,上海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减少,近郊和远郊人口大幅增加,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随着上海旧城改造和环境改善,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出现了人口增加的变化趋势。解析第(1)题,根据2010年上海人口金字塔图计算可得,0~14岁人口比重为8%左右,15~64岁人口比重为82%左右;65岁及其以上人口比重为10%左右。65岁及其以上人口比重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即为人口老龄化,上海人口老龄化严重。第(2)题,由上题可知,15~64岁人口占82%左右,劳动力人口比重偏大。其有利影响是社会劳动力资源丰富,社会需求旺盛;不利影响为住房紧张,就业压力过大。第(3)题,读图可知,1990—2005年上海中心城核心区人口不断减少,近郊和远郊人口大幅度增加;说明出现逆城市化现象。2005—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呈增加趋势。14.答案(1)人口总抚养比较高,且逐渐增长;老年人口抚养比持续增加,少年人口抚养比在2016年后开始增加。(2)部分劳动人口进入老龄人口序列,造成劳动年龄人口减少,老龄人口数量增加;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改变,生育率降低,造成少年人口增长缓慢;因为经济原因导致劳动人口迁移等,造成该地人口抚养比增加。影响: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数量减少等。(3)赞同。该地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影响部分产业发展;社会负担加重,影响生活水平提高等。或不赞同。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压力大,完全放开生育政策可能造成人口短期内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等。(选择一种观点作答即可)解析第(1)题,从人口总抚养比高低和老年人口抚养比、少年人口抚养比等方面描述。第(2)题,从老龄人口增加、生育观念变化、人口迁移流动等角度分析该省人口抚养比变化的可能原因,抓住人口老龄化的实质分析其影响。第(3)题,若赞同放开生育政策,要从劳动力人口减少、养老负担的角度论证其合理性;如果不赞同放开生育政策,需从人口压力大、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等方面阐释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