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区际联系与流域的综合开发-2-核心素养复习导引1.学会分析产业转移的规律、影响因素,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工程设计及影响,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方向及评价,培养综合思维2.正确认识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环境效益,树立科学的人地协调观1.知识归类总结。把资源跨区域调配、产业转移、流域开发等的原因、条件、影响归类总结,宏观把控2.构建模板。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转入地和转出地的影响、流域开发的方向及影响都有一定的规律,探究规律,寻求共性,形成答题技巧-3-核心素养复习导引3.实地考察或网上查阅资料,了解资源调配工程、流域开发现状,培养地理实践力4.认识不同区域流域开发、资源状况的差异性,形成合理的区域认知3.探究热点。本章知识与国际、国内重大工程建设,如输气(油)管道建设、国际投资企业建设、河流的开发建设联系密切,关注热点问题,实时追踪分析,把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热点问题分析中去第一讲区际联系-5-一、产业转移1.产业结构及劳动力就业变化产业劳动力变化产业结构形态经济发展水平第一产业逐渐低级↓高级低↓高第二产业先增后降第三产业稳步方法技巧根据区域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的比重关系推断经济发展水平的方法当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当第二产业比重较大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当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且第三产业比重大于第二产业比重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产业结构合理。减少增加-6-2.产业转移的原因、过程和影响(1)原因:区域之间存在差异。(2)过程。比较项目产业移出地产业移入地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环境改善,消耗减少、资源大量消耗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调整,使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产业加快主导产业、城市化发展,促进和地区经济发展(3)影响。经济总体水平创新活动落后产业资源环境污染产业结构工业化-7-二、资源利用及跨区域调配1.矿产资源的开采正面影响①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②开采形成的许多产业部门对推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负面影响①工业废渣占据了大量②自然景观遭到破坏③日益严重④不合理采矿还造成地面塌陷、阻断水循环等问题措施一方面要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提高;另一方面要大力治理矿山环境,积极推进矿山环境立法,实施矿山环境治理和示范工程,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矿产资源农田环境污染地下水漏失利用效率生态恢复-8-2.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1)意义。解决区域间水资源的问题。(2)影响。①对调入区。增加水源,扩大水域,解决之需;补偿调节河湖水量,改善水源调入区的气候;缓解生态缺水,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减少地下水开采,有利于水循环,有利于水土保持和防止。②对调出区和沿途流经地区也会带来一定影响。分布不平衡生产和生活地面沉降-9-3.对生物资源的利用负面影响正面影响如过度砍伐森林,导致急剧减少①灌溉、施肥、塑料大棚等使土地的大幅度增加②不断培育、改良农产品,使有了显著提高,提高了饲养的劳动效率物种生物产量产量-10-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最长、占地最多、移民征迁任务最重的省级行政区域,南水北调工程也是可以全程自流的调水工程。下面为河南省地形图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11-1.影响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走向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起伏B.水源供应C.降水总量D.城市分布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南省受水地区的主要影响是()A.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河道淤积B.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灾害威胁C.有利于减轻土地的盐碱化问题D.回补地下水,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根据两图对比,结合海拔可知,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从高向低处,线路走向更多考虑“自流”,影响“自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A项对;水源供应、降水总量、城市分布对河流走向影响小,B、C、D三项错,故选A项。第2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出的水含沙量较小,河道不易淤积,A项错;该工程不能排泄海河的洪水,不能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灾害威胁,B项错;受水区水量增加,下渗增多,地下水位上升,地表盐度增加,加重盐碱化,C项错;受水区水量增加,利于回补地下水,有效遏制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故选D项。答案解析关闭1.A2.D-12-3.(2019·天津红桥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非首都功能指那些与首都功能发展不相符的城市功能。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对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先导作用。材料二北京市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集中疏解与分散疏解相结合、严控增量与疏解存量相结合、统筹谋划与分类施策相结合,重点疏解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部分第三产业,部分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而河北省在京津冀经济圈中存在经济落后、创新能力不强,人才资源缺乏、产业结构不合理、公共服务落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诸多问题。-13-(1)列举三项北京的首都核心功能。(2)根据“严控增量与疏解存量相结合、统筹谋划与分类施策相结合”的疏解原则,简述北京对于不同企业、产业所采取的疏解措施。(3)阐释河北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带来的积极影响。答案:(1)政治、文化、(国际)交流(交往)、科技创新。(任答3点即可)(2)禁止新建、扩建不宜首都功能发展的企业;就地关停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的原有企业;对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等一般制造企业实施整体转移;对不具备比较优势的高端产业实施升级、调整。(任答3点即可)(3)抓住承接产业转移机遇,形成经济新增长点;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基础设施,改善生态环境;缩小城乡差距,促进贫困地区发展,脱贫致富。(任答3点即可)-14-解析:第(1)题,所谓首都核心功能,即北京作为首都所承担的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四大功能。第(2)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北京要疏解非首都功能,疏解退出不符合首都发展定位的企业、产业。第(3)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对迁入地的影响。产业转移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影响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等方面。-1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一产业转移1.产业转移的规律(1)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轻工业重工业高科技工业(初期)(中期)(后期)-16-考点一考点二(2)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17-考点一考点二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在现实中,国际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18-考点一考点二3.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19-考点一考点二4.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0-考点一考点二例1100多年前,美国的纺织厂集中在新英格兰地区。后来,开始向南方转移,并在南卡罗来纳州形成了“纺织工业走廊”,但2007年当地纺织工业几乎消失殆尽,少数生存下来的是面向“小众市场”、创新型和技术含量高的纺织企业。2014年,一批中国纺织企业落户南卡罗来纳州,“纺织工业走廊”再次焕发生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1-考点一考点二(1)影响美国纺织企业向南方转移的主要因素是()A.原材料B.市场C.劳动力成本D.国家政策(2)2007年南卡罗来纳州的纺织工业几乎消失殆尽的原因是()A.原材料枯竭B.产业结构调整C.市场需求减少D.技术不断创新(3)中国纺织工业落户南卡罗来纳州的主要原因是()A.产业基础好B.劳动力成本低C.国家政策优惠D.交通运输便捷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纺织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影响美国纺织企业向南方转移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成本,所以C项正确。第(2)题,2007年南卡罗来纳州的纺织工业几乎消失殆尽的原因是产业结构调整,所以B项正确。第(3)题,南卡罗来纳州曾是“纺织工业走廊”,纺织产业基础好,吸引中国纺织工业落户南卡罗来纳州,所以A项正确。答案解析关闭(1)C(2)B(3)A-2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资源跨区域调配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前提下进行的,根本原因是能源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而且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往往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分析。具体分析见下表。-23-考点一考点二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分析。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24-考点一考点二角度对调入地区对调出地区资源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促进资源开发经济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促进经济发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增加当地经济收入社会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增加收入,扩大就业,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生态环境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经济收入增加)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协调实现地区间资金、技术、资源的合理配置,利于区域间的协调发展-25-考点一考点二3.我国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1)晋煤外运。我国能源空间布局存在较大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而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又进一步从需求上拉大了这种差异,出现了北煤南运和西煤东运现象。铁路运输是我国煤炭运输的主要方式,目前晋煤外运主要通道如下表所示。-26-考点一考点二类型路线东西运煤通道通往东北三大干线:集通线、京包—京沈线、滨洲线通往华北四大干线:京包—京沈线、大秦线(在秦皇岛港出口)、石太—京石—京沪线(在天津港出口)、陇海线(在连云港出口)南北运煤通道宝成—成昆线、同蒲—太焦—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沿海运煤通道以海港为枢纽-27-考点一考点二(2)南水北调。①南水北调三线方案图示。-28-考点一考点二②南水北调三线比较。调水路线西线中线东线水源区长江上游金沙江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三峡水库长江下游江苏扬州江阴段受水区西北干旱区,重点是青、甘、宁、内蒙古、陕、晋六省(区)京津、华北平原中西部及沿线湖北、河南部分地区黄淮海平原东部地区可调水量与水质调水量较小,水质最好调水量较大,水质较好调水量最大,水质较差-29-考点一考点二调水路线西线中线东线地形、地势对调水线路的影响地形复杂,工程艰巨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行流向北方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过黄河后顺地势北流现有可用设施差较好,有丹江口水库可利用好,有京杭大运河及沿线湖泊可利用-30-考点一考点二(3)西电东送。-31-考点一考点二路线(主力电源)对输入地的影响对输出地的影响北线:晋、内蒙古(火电)和黄河上中游(水电)→京津唐地区①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经济发展;②改变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③减轻铁路运输压力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③缩小东西部差距,对社会稳定起重要作用中线:三峡和金沙江(水电)→华东地区南线:乌江、澜沧江、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水电)和黔、滇(火电)→广东-32-考点一考点二(4)西气东输。-33-考点一考点二线路对调入地区的意义对调出地区的意义①西气东输一线: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台,经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后到达上海;以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气田为主供气源①缓解能源短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经济发展;②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③东部地区进行西气东输工程的配套建设,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①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②促进天然气加工业的发展,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③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34-考点一考点二线路对调入地区的意义对调出地区的意义②西气东输二线: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与境外的中亚管道连接,南至广州,东到上海,主要目标市场是华南地区,并通过支干线兼顾华北和华东市场;主气源为中亚进口天然气,调剂气源为塔里木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的国产天然气③西气东输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