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口的迁移一、选择题(2020·云南师大附中月考)外籍劳工流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移动的新形式。外籍劳工流动方向除了受经济因素影响外,还与距离、文化背景、国家政策等因素有关。近年来,日本外籍劳工数量飞速增长,外籍务工者遍布全国各行各业。据此完成第1~2题。1.近年来,日本外籍劳工数量飞速增长的原因是()A.经济增长快B.旅游业发达C.工业智能化D.人口老龄化2.日本外籍劳工最可能来自()A.中国、越南B.德国、菲律宾C.美国、印度D.中国、俄罗斯20~39岁年龄段劳动力数量和比重的变化往往是一个地区经济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读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GDP、20~39岁人口占全国比例图,完成第3~4题。3.结合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三角洲地区的20~39岁劳动力数量低于广东B.长江三角洲地区的20~39岁劳动力占全国比例提高幅度低于广东C.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个地区每年外来人口在逐年增加D.从户籍人口上看未来的2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活力高于广东4.结合图中信息,长江三角洲地区今后面临的问题或应采取的措施有()2A.鼓励适龄人口积极生育B.放宽条件大量吸引外地人C.儿童抚养成为主要社会负担D.加强城市建设,交通环保先行下图是天津市2006—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和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第5~6题。5.由图中信息可推断天津()A.2008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最低,出现了劳动力严重短缺状况B.2014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最高,且劳动适龄人口数达到最多C.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城镇人口比重无直接关联性D.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速度越来越快6.我国现已实施“全面二孩”的生育政策,该政策对天津市近期产生的影响是()A.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将增加,缓解劳动力不足状况B.城市新生人口迅速增加,加剧城市资源环境压力C.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将会得到遏制D.改变城市劳动力的职业结构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口迁移日益活跃,中西部地区人口长期主要向东部地区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京津地区集聚。但近年来,我国人口迁移出现了新的变化。下图示意2001—2010年、2011—2015年两个时期我国部分城市人口增长统计。据此完成第7~9题。37.2001—2015年图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说明()A.城市间经济发展差距减小,产业类型逐渐趋同B.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公共服务资源优质C.中小城市均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环境质量变差D.乡村经济发展变缓停滞,城乡差距在持续扩大8.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两个时期相比,人口年均增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有()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②城市生态环境趋于恶化③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④控制和疏解人口的政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2011—2015年重庆和天津人口年均增量显著提高,但原因并不完全相同,重庆不同于天津的原因有()A.气候条件优越,自然环境宜居B.港口优势突出,交通通达度高C.流向沿海人口减少,进入主城工作人口增多D.经济发展迅速,装备制造产业人口吸引力大10.第19届亚洲运动会计划于2022年9月在杭州举行,为建设运动场馆,大量外来民工进入杭州。影响其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A.经济B.风俗4C.环境D.气候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国际移民组织报告指出,截至2018年8月12日,通过海路抵达欧洲的移民及难民人数约6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人数大幅减少,但西班牙取代意大利成为新兴进入热点。材料二一个叙利亚家庭需要花费两年的家庭收入,才有可能将家中的年轻人送到欧洲。到达欧洲后,他们要找到工作或者做买卖,再将攒下的钱寄回家里,让其他的家庭成员来团聚。材料三叙利亚难民避难地分布图。(1)分析大量叙利亚难民选择到欧洲避难的原因。(2)大量难民进入将会给欧洲带来哪些影响?(3)指出叙利亚难民避难地分布的突出特征,并简析其原因。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下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和比重统计图。5材料二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表。地区年份20052010东北地区6.956.20北部沿海地区11.9713.22大西北地区3.134.13黄河中游地区7.9811.14大西南地区10.9813.53长江中下游地区9.7111.01东部沿海地区20.5819.86南部沿海地区28.7020.91(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数量变化特点。(2)据材料二,指出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并分析大量人口流入对该地区的影响。(3)2005—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比重逐年增加,试分析其原因。答案:一、选择题1~2.1.D2.A第1题,日本近年来由于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极度缺乏。日本政府不断放宽移民政策,以吸引外籍劳工及企业家,解决本国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第2题,结合材料,外籍劳工流动方向与经济、距离、文化背景、国家政策等因素有关,所以最可能成为日本外籍劳工6输入地的国家应该是经济欠发达,距离日本较近,劳动力丰富,文化背景与日本相似的国家,如中国、越南、菲律宾等。3~4.3.B4.A第3题,读图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20~39岁常住人口比例高于广东,说明劳动力数量比广东多,A项错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20~39岁常住人口比例变化较小,而广东变化大,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20~39岁劳动力占全国比例提高幅度低于广东,B项正确。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比例的差值为外来人口的变化,读图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个地区每年外来人口先增加后减少,C项错误。从户籍人口上看未来的2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20~39岁人口的比例小于广东,经济活力低于广东,D项错误。故选B项。第4题,读图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20~39岁的户籍人口比例降低,说明劳动力人口短缺,社会负担重,应当采取鼓励生育政策,A项正确。大量吸引外来人口,会给长江三角洲地区带来很多环境问题,B项错误。人口老龄化严重,老年人抚养负担重,C项错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问题为人口老龄化,加强城市建设,交通环保先行不能缓解人口问题,D项错误。5~6.5.C6.D第5题,2008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最低,但城镇人口比重较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一般不会出现劳动力严重短缺状况,A项错误;2014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最高,但天津市人口还在继续增加,所以劳动适龄人口数并不在2014年达到最多,B项错误;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城镇人口比重无直接关联性,C项正确;天津市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斜率减小,速度越来越慢,D项错误。第6题,我国实施“全面二孩”的生育政策,近期内婴幼儿会增加,不会马上导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增加,A项错误;天津市经济较好,工作节奏快,大多育龄妇女生育愿望不高,不会在近期内导致城市新生人口迅速增加的情况,B项错误;天津市的老龄化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不会得到遏制,C项错误;新生儿的增多,围绕婴幼儿相关产品的就业机会将会有所增加,城市劳动力的职业结构会有所改变,D项正确。7~9.7.B8.D9.C第7题,现在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为经济因素,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高,社会服务设施完善,机会和工资水平较高,因此人口由农村迁入城市。读图分析可知,2001—2010年、2011—2015年两个时期图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主要是因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公共服务资源优质,故答案选B项。第8题,由材料分析可知,2011—2015与2001—2010年相比,北上广深四个城市人口年均增量在变小,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经济结构变化,产业结构面临升级转型,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迁出,就业机会减少,劳动力人口迁入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化的不断7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导致城市病不断产生,因此采取了控制和疏解人口的政策,导致人口迁入减少,因此③④正确,故答案选D项。第9题,重庆位于嘉陵江和长江的交汇处,天津位于海河入海口附近,两地港口优势突出,交通通达度高,B项属于相同原因;重庆和天津都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充足,自然环境宜居,A项属于相同原因;重庆并非沿海城市,而天津属于沿海城市,因此流向沿海人口减少,进入主城工作人口增多,主要属于天津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C项正确;两地受产业转移的影响,经济发展迅速,装备制造产业人口吸引力大,迁入人口增多,D项属于相同原因,因此答案选C项。10.A由于亚运会运动场馆的建设,大量外来民工为了寻求就业机会进入杭州,影响其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经济,故答案选A项。二、非选择题11.答案(1)经济发达,能提供较好的救助(社会福利);就业机会更多;社会稳定,人身较安全;宽松的难民政策。(2)有利:增加劳动力;缓解人口老龄化。不利:影响社会安定;与当地人竞争就业岗位;加重社会负担。(3)多分布在周边的多个邻国。原因:距离近,路费少;走陆路(不走水路),易于到达;同处于中东,文化、语言、民族、宗教等差异小。解析第(1)题,从救助、就业、政策等角度分析大量叙利亚难民选择到欧洲避难的原因。第(2)题,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分析大量难民进入对欧洲的影响。第(3)题,根据材料三归纳叙利亚难民避难地的分布特征,从距离、交通、社会文化等因素分析其原因。12.答案(1)流动人口数量大,规模持续增大,占全国人口比重不断增大;1990年之后流动人口的数量和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增幅明显变大。(2)南部沿海地区。有利影响:增加劳动力;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不利影响:产生交通问题、城市环境问题、居住问题以及就业、治安等社会方面的问题。(3)国家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8解析第(1)题,结合图表数据可知,1982—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占全国人口比重持续增大;1990年之前流动人口的数量和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增幅相对较小;1990年之后流动人口的数量和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增幅明显变大。第(2)题,结合材料二可知,全国八大经济板块流入人口最多的地区是南部沿海地区。影响要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分析。第(3)题,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比重逐年增加的原因主要从政策、经济发展水平、产业转移的角度分析。西部大开发政策及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大批的劳动力从东部回流到中西部地区;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导致人口向中西部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