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浪漫主义诗歌篇一:诗仙李白与浪漫主义诗歌《诗仙李白与浪漫主义诗歌》内容简介: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以蓬勃的浪漫气质表现出无限生机,成为盏唐之音的杰出代表。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继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李白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中国人民最热爱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和他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民所传诵。他出神入化的诗歌艺术,他傲岸不屈、蔑视权贵、鄙夷庸俗,渴望自由的精神,使他的人格充满了魅力。第一节李白的生平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关于他的家世和出生地,学术界有多种说法。有说他生于蜀,有说生于中亚的碎叶,有说生于西域的条支。至于他的家庭,现在一般都取其父“以逋其邑,遂以客为名”的说法。但他的父亲为什么要逃亡蜀中,为什么要变换姓名,至今都是一个迷。可以肯定的是,李白五岁的时候,就已经生活在蜀中的绵州昌隆县(即今之四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川江油县)。李白的一生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时期:一、在蜀时期(705—724)少年和青年时期的李白,博览群书,为将来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五岁诵六甲,十岁观奇书”。(《上安州裴长史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二首其二)。他兴趣广泛,接受了当时在蜀中影响深远的道教思想和任侠的风气的熏染,自称:“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感兴》八首其五)。“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赠从兄襄阳少府皓》)。他还曾经隐居蜀中大匡山,跟随赵蕤学习纵横术。这一段时间,李白主要的活动就是读书、漫游、隐居、学道、任侠。二、漫游和求仕时期(725—742)26岁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目的是为了实现“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的政治理想。管仲和晏婴都是春秋时期齐国的贤相,他希望自己也能像管、晏一样辅佐唐玄宗,治理天下,达到大治。这一次远游为他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在远游过程中,他在湖北安陆安了家。这一段时间,他曾经积极地进行过一些希望当时的要人们为他援引的工作,也曾到过长安,有过求仕之举,结果都失望而归,他感到怀才不遇的痛苦和不平。他说:“弹剑徒激昂,出门悲路穷。”(《赠从兄襄阳少府皓》)后来,回忆这段生活时,李白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还是刻骨铭心:“少年落魄楚汉间,风尘萧瑟多苦颜。自言管、葛竟谁许?长吁莫错还闭关。”青年李白从自身受到的挫折、歧视,深深感受到社会的不公和黑暗。三、长安时期(742—744)742年秋天,由于友人的举荐,李白奉诏入京,他以为从此可以实现他“愿为辅弼”的理想了,在当时写的《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中,他不无得意地说道:“游说万乘苦不早,着鞭跨马涉远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初到长安,供奉翰林,玄宗对李白的确恩宠过于他人,但此时的唐玄宗已经是一个一心追求享受、耽于逸乐,追求长生不老之术的昏庸帝王了,他起用李白的目的,不过是因其文章才学名满天下,欲借以点缀宫中奢靡的生活。据孟棨《本事诗》记载:玄宗“尝因宫人行乐,谓高力士曰:?对此良辰美景,岂可独以声伎为娱?倘时得逸才词人咏出之,可以夸耀于后。?遂命召(李)白。”现在李白集中还保存有《宫中行乐词》八首,《清平调》词三章,都是供奉翰林时期的作品。这样的生活虽然表面很显赫,但对于李白来说,不能施展他的才能、实现他的抱负,所以内心常感到寂寞和失望。而且由于他傲岸的、不屈己、不干人的个性,也很容易招来权贵大臣以及龌龊小人的诽谤中伤。他痛苦地说道:“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宫中吟》)“浮云蔽日去不还,总为秋风摧素兰”(《答杜秀才五松山见赠》)。于是自己上疏,请求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离开朝廷。头尾三年的朝中生活,使他对所谓的“开天盛世”的腐朽本质有了清醒的认识,对唐玄宗深感不满,对朝廷感到失望。四、十年漫游时期(744—755)这一次漫游,主要是在汴梁、齐鲁、江浙、燕赵一带。这一段时间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洛阳和杜甫相遇,并且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闻一多先生是这样热情地赞美两位伟大诗人具有深远意义的会面:“我们该当品三通画角,发三通擂鼓,然后提起笔来蘸饱了金墨,大书而特书。……我们再逼紧了我们的想象,譬如说,青天里太阳和月亮走碰了头,那么,尘世上不知要焚起多少香案,不知有多少人要望天遥拜,说是皇天的祥瑞。如今李白和杜甫——诗中的两曜,劈面走来了,我们看去,不比那天空的异瑞一样的神奇,一样的有重大的意义吗?”(《唐诗杂论》)李白漫游到齐州的时候,曾经举行了入道仪式,他的入道,主要是为了挣脱社会的束缚,憧憬自由的生活。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说李白:“好神仙非慕其轻举,将不可求之事求之,欲耗壮心遣余年也。”他自己也说:“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送蔡山人》)这时期,李白的心情一直是矛盾的,他一方面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对自己依然充满了信心,而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忧思烦恼,慨叹人事无常,痛感鱼目混珍的社会现实,使他的理想与功业难以成就。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所以他虽然放浪山水,纵情酣饮,求仙问道,但心中愁结始终难以化解,只是因为他性格豪放开朗倔强,往往能够强自解怀罢了。五、安史之乱时期(755—762)公元755年(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和百姓一起逃难,并曾隐居庐山。对于自己的不得不隐居,他是心有不甘的:“吾非济代人,且隐屏风叠。”(《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庐山屏风叠》)玄宗第十六子永王李璘时任江陵大都督,兵过浔阳(九江)时,李白加入了李璘的幕府,他以为可以“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永王东巡歌》)。但是永王李璘被肃宗以叛乱罪镇压,李白被流放夜郎。这时候李白已经58岁。流放后的第二年,他正走到巫山,就接到了赦令。论李白诗的浪漫主义特色(2007-07-2718:30:06)转载标签:李白诗浪漫主义特色超常情超时空超常规李白的诗歌,不久具有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创造性地运用了一系列浪漫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其卓异不凡的浪漫主义特色中,蕴含着超常情、超时空、超常规的艺术魅力。一、李白诗浪漫主义特色中的超常情诗主情,李白的诗更是如此。然而他的浪漫主义诗作所表现的情感往往是放纵的无拘无束的激情。他总是将汹涌的激情尽情的倾泻,显示出超乎常情的特点。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所谓激情,通常是指人们具有的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但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而在李白诗中挥洒和激荡的激情,却总是剧烈、极端且保持长久的。读李白的诗,我们会感受到激情如炽烈的岩浆,在汹涌翻滚着,热浪逼人。诗人的喜怒哀乐,都是率兴而发,无遮无掩,且是狂喜、大怒、至哀、极乐??绝少及至以下的情感。他得意时的大笑,直到了失控忘形的程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大笑同一醉,取乐平生年”(《叙旧赠江阳宰陆调》)。他失意时的高声疾呼,则是声嘶力竭,气逼山河:“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其二)。他痛苦时的哭泣,令人摧肝裂胆,孔生不知:“平生不下泪,至此泣无穷”(《江夏别守之悌》)。他的悲哀更是深刻而绝望的:“黄河捧土商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北风行》)。而其放歌也达到如痴如狂的境界:“我本楚狂士,凤歌笑孔丘”(《庐山谣》)。他自信起来自是“天生我材必有用”,他消沉起来却又是“古来万事东流水”。而这种种剧烈极端的激情一旦形成,则不可竭止,经久不衰,与我们平常所感受的那种剧烈而短暂的激情不可同日而语。诗人的激情在诗中放纵奔流,且汹涌澎湃,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如在《将进酒》中对“尽欢”之情的表露:在“朝如青丝暮成雪”句下,先直呈“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意念,接着便将这种意念融进“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饮中,进一步发展为“五花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这样的慨举,层层推进。在这些豪饮壮举中,直把“欢”抒写得淋漓尽致。在李白诗中,愁能愁出“白发三千丈”,其愁不但不可解,反而越解越重,越消越多:“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这些炽烈的、汹涌的,放纵着的激情,实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势头,他的七古《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似乎最能说明这种汹涌磅礴的势头:“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会鼻息吹虹霓;君不能学歌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世人闻此皆调头,有如东风射马耳,鱼目亦笑我,谓与明月同。骅骝拳跔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折杨黄华合流俗,晋君听琴枉清角。巴人谁肯和阳春,楚地犹来贱奇璞??孔圣犹闻伤凤麟,董龙更是何鸡狗!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这里,我们既能强烈地感受到诗中表达出的无比激愤的感情:政治黑暗,最高统治者奸贤莫辨,是非不分。自己遭谗受谤,有志不得伸展。同时我们还能强烈地感受到激情在滔滔倾泻的气势:诗中叠用了许多典故,典故随着激情奔涌而出,激情随着典故不断升腾。典故被激愤的感情一个个弹射而出,犹如放连珠炮一样,亦有着大江东下,倾泻千里的奔放气势。由于有了这种雄壮磅礴的气势贯注于诗篇,因此在李白的许多诗篇中,尽管积聚着颇为深广的忧愤,有时甚至就是一曲悲歌,但它哀而不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伤,悲而能壮,给读者以激动、以振奋、以鼓舞。二、李白诗浪漫主义特色中的超时空在李白的浪漫主义诗篇中,艺术境界奇特而博大,在奇特而博大的艺术境界中,物象或景象多是虚拟而出,不以现实时空为依托,而是靠着心理时空展示其奇之又奇的景象情景,有着超时空的特点。“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李白诗中所呈现的奇之又奇的物象或景象,只有他那奇之又奇的广阔无垠的心灵世界里才能存在,才能包容。三千丈的白发,大如席的雪花,现实世界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李白诗中才有。他“愁来饮酒二千石”的海量是不可思议的。李白在诗中“举手可近月”(《登太白峰》),可去把月色赊来:“且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月”(《送韩待御之广德》),这些举动,依现实的时空关系来看,是不可能的,甚至是荒唐的。而李白却往往是“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西上莲花山》),飘逸无比,仙气十足。在《梦游天姥吟留别》里,诗人更是把神话传说、幻想和艺术夸张、生动的比喻等手法巧妙地结合起来,描绘出神奇的理想王国和惊人的艺术天地: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裳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这里天地广阔,光明洞彻。大仙闻讯驭风而来,众仙列队恭候,仙鸟为之驾车,神兽为之奏乐??此景何奇!此情何乐!真可谓光怪陆离,瑰玮奇丽!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诗人从理想出发驰骋幻想的结果,而不是以现实时空作为依托的前提。在李白众多的诗篇里,通常的时间和空间几乎完全丧失了约束力量。诗人往往运用丰富的想象,逾越时空观念,去捕捉许多似无联系的事物,构成完整而阔大的艺术境界。例如《将进酒》,开篇就展现了黄河自西而东,浩瀚奔流的景象,然而下面紧接的却是:“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从“黄河”到“高堂明镜”,其意象的跳动极大,诗人以黄河奔流到海不复还比喻时光一去不返,而通过夸张又把漫长的人生缩短为朝暮之间,将光阴的迅速消逝表现得甚为强烈。再如《行路难》其一,诗人的笔从酒肴案前突然转移到黄河和太行山,然后再转为碧溪以至苍海。一个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