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5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案新人教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25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最新考纲高频考点核心素养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2.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Ⅱ)3.人脑的高级功能(Ⅰ)1.反射和人脑的高级功能2.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1.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神经细胞的结构与兴奋的产生传导相适应2.科学思维——模型与建模:研究反射弧的结构模型;归纳与概括:分析兴奋的产生和传递原理3.科学探究——实验设计:验证反射弧的完整性考点1反射和反射弧1.神经元(1)神经元结构(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2.反射(1)概念: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2)类型:依据有无大脑皮层参与,将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如看见山楂流唾液)和非条件反射(如吃到山楂流唾液)。(3)结构基础:反射弧。3.反射弧-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反射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2.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3.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伤;没有运动产生,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伤。(×)4.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反射弧,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5.看到井绳想起了毒蛇,是一种条件反射过程。(×)提示:“形成感觉”≠“产生反射”大脑皮层是一切感觉(如冷觉、热觉、痛觉等)的形成场所,但形成感觉并不等于产生反射,反射需要经过完整反射弧,但感觉的产生并未发生对刺激“作出反应”的效应器参与,不需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感觉的产生只需经过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3个环节,且产生感觉的神经中枢是在大脑皮层。6.刺激传出神经也会引起效应器做出反应,这种反应也属于反射。(×)7.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8.如果破坏了反射弧的某一结构(如传出神经),则反射不能发生。(√)1.(必修3P17“思考与讨论”改编)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所包含的神经元个数相同吗?如何证明脊髓是上述两种反射的神经中枢?提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包含2个神经元,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包含3个神经元;通过实验破坏脊髓,若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不存在,说明脊髓是这两种反射的神经中枢,反之,则说明脊髓不是这两种反射的神经中枢。-3-2.(必修3P17“思考与讨论”改编)(1)剖析“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的关系。(2)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能否由一个神经元构成?提示:(1)①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②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③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2)不能;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如膝跳反射等单突触反射的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进入中枢(即脊髓)后,直达腹根与运动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而绝大多数的反射活动都是多突触反射,也就是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神经元参与;而且反射活动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越多。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不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2)用b刺激骨骼肌,不能(填“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一处(骨骼肌或传出神经或d)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①如果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电位,表明传出神经受损。②如果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表明骨骼肌受损。③如果用a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表明d受损。-4-●考向突破1反射及其类型的判断1.(2020·江西横峰中学月考)现象Ⅰ: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后将手缩回;现象Ⅱ: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时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B)选项比较项目现象Ⅰ现象ⅡA反射弧的完整性不完整完整B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可以不要一定需要C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多少D与缩手相关的肌细胞数量多少解析: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的反射弧都是完整的,否则不能完成缩手反应;现象Ⅰ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现象Ⅱ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现象Ⅰ中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少,现象Ⅱ中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多;两现象中与缩手相关的肌细胞数量应相当。2.(2020·株洲一模)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听到铃声狗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B)A.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B.食物引起味觉的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C.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不同D.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建立新的突触结构解析: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没有经过大脑皮层,属于非条件反射,A项正确;食物引起味觉的过程是食物刺激→传入神经→大脑皮层→产生味觉,这个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B项错误;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食物引起唾液分泌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两个反射弧不同,C项正确;铃声原本不能引起唾液分泌,但与喂食过程多次并行刺激后,这种无关刺激就成为了条件刺激,即建立了新的条件反射,形成长期记忆后,促进了脑中新的突触形成,D项正确。整合提升“三看法”判断反射类型-5-●考向突破2反射弧的结构及功能3.互联网云脑的云神经反射弧已经广泛出现在我们的周围,例如汽车传感器发现有盗贼,发短信给车主,车主赶到将盗贼抓住等。云神经反射弧借鉴了人体的神经反射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云神经反射弧是互联网系统与人工智能结合的产物B.云神经反射弧的感受器主要由联网的传感器(包括摄像头)组成C.人体的神经反射弧的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D.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由两个神经元组成,因此没有神经中枢解析:人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是脊髓,D错误。4.(2020·河南郑州牟县二高月考)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神经纤维上的刺激位点,甲、乙是分别置于神经纤维B、D上的电位计。A为骨骼肌,C为反射中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6-A.刺激a点,会引起A的收缩,但E不会发生反应B.刺激b点引起A的收缩,属于反射活动C.图示反射弧不可表示寒冷引起骨骼肌战栗的神经调节过程D.若刺激a点,甲有变化,乙无变化,则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解析:刺激a点,会引起A的收缩,但E不会发生反应,A正确;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刺激b点引起A的收缩,不属于反射活动,B错误;寒冷引起骨骼肌战栗属于非条件反射,图示反射弧可以表示寒冷引起骨骼肌战栗的神经调节过程,C错误;刺激a点,甲有变化,乙无变化,则证明兴奋在反射弧中是单向传导的,D错误。整合提升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判断。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2)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E),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B)。-7-(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考点2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2.传导形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3.传导过程4.传导特点:双向传导。5.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1)在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8-(2)在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传递结构:兴奋在神经元间通过突触传递。2.突触(1)形成:轴突末梢膨大形成突触小体,突触小体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形成突触。(2)结构:由d、e、f组成(填字母),分别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3)类型a.轴突—胞体型,简画为b.轴突—树突型,简画为3.兴奋传递过程4.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特点:单向传递。原因:(1)存在: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中。(2)释放: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5.神经递质-9-(2)释放方式:胞吐,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3)受体的化学本质:糖蛋白。(4)作用:引起下一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5)去向:迅速被分解或被重吸收到突触小体或扩散离开突触间隙,为下一次兴奋传递做好准备。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产生和维持神经细胞静息电位主要与K+有关。(√)2.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属于胞吐。(√)3.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就会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4.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而在突触处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5.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至突触间隙,该过程共穿过了0层生物膜,该过程的发生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6.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提示:动作电位产生是Na+内流的结果,所以动作电位时K+/Na+的比值低。7.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8.由于兴奋具有双向传导的特点,所以在反射过程中,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也是双向的。(×)9.无论兴奋还是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均能使后膜发生电位变化。(√)提示:抑制效应是使后膜原电位差加大;兴奋效应是使后膜原电位差逆转。10.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10-(必修3P17图2-1改编)下图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C)A.图1可表示甲电极处兴奋、乙电极处不兴奋B.图2可表示甲电极处兴奋、乙电极处不兴奋C.图3可表示甲电极处兴奋、乙电极处不兴奋D.甲电极处从静息、产生兴奋到恢复静息状态可依次用图1、2、3表示(1)下列①②③示意图中,哪种示意图可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哪种可测量动作电位?(2)假如某一神经递质使该细胞膜上的氯离子通道开启,氯离子(Cl-)进入细胞内(如图)。则细胞膜两侧的电位怎样变化?会使神经元兴奋还是抑制?答案:(1)①;①②③(2)膜两侧电位差进一步增大;抑制。解析:神经纤维上电位测定的方法(1)静息电位的测量-11-灵敏电流计一极与神经纤维膜外侧连接,另一极与膜内侧连接,只观察到指针一次偏转。两极都与神经纤维膜外侧(或膜内侧)相连接时,指针不偏转。(2)动作电位的常用测量方法灵敏电流计的两极都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或内)侧,可观察到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下图中a点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依次通过“a→b→c左侧→c→c右侧”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变化细化图:1.膜电位的测量及膜电位曲线解读(1)膜电位的测量方法测量方法测量图解测量结果电表一极接膜外,另一极接膜内电表两极均接膜外(内)侧(2)膜电位变化曲线解读2.电流计指针偏转的判断-12-(1)指针偏转原理图下图中a点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依次通过“a→b→c→右侧”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变化细化图:(2)例析电流偏转问题①在神经纤维上a.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②在神经元之间a.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部位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计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3.突触影响神经冲动传递情况的判断与分析(1)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后,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2)突触后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