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第一完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大通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十七大报告首次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在我国,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①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基层组织形式②村民和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基层政权组织③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B【解析】略2.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十七大代表的选举,选举单位召开党代表大会或党代表会议时,代表候选人一般应多于应选名额的15%。这进一步扩大了选举人的选择范围。这一规定A.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B.保证了人民代表真正代表人民的意志C.说明了差额选举是最完美的选举方式D.为我国民主选举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答案】A【解析】【详解】A:十七大代表的选举,选举单位召开党代表大会或党代表会议时,代表候选人一般应多于应选名额的15%,这进一步扩大了选举人的选择范围。这一规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A符合题意。B: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意志,本题是选举党的代表,B不合题意。C: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等四种选举方式各有利弊,C错误。D:本题并未涉及为我国民主选举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D不合题意。故本题选A。3.2010年3月两会期间,央视网站《我有问题问总理》栏目共征集到网友提问20多万条,点击率超过千万。对上述政治现象认识不正确的是()A.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不断创新B.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C.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在增强D.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意识在增强【答案】D【解析】4.围绕博客引发的侵权、隐私、责任等问题,我国政府有关部门拟酝酿实行博客实名制。对于实行博客实名制,不少网民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博客是个人言论绝对自由的论坛,不应受任何干涉。这种观点A.捍卫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B.坚持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C.承认自由是相对的、有条件的D.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对立统一关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捍卫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故排除。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公民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故排除。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观点认为公民个人有绝对自由,而不是承认自由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故排除。D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认为个人言论绝对自由,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对立统一关系,故入选。考点:本题考查公民的权利和义务5.2011年起,全国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将进行新一轮换届选举。某校的社会实践小组为所在社区的选举工作撰写了宣传标语,其中最不恰当的是()A.积极行使民主权利,投下神圣庄严的一票B.加强基层人大建设,接受人民政府监督C.人民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D.珍惜选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CD都是恰当,只有B不恰当,因为人大和政府的关系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即人大能监督政府,而政府不能监督人大,所以答案是B。考点:人大和政府的关系,人民和人大代表的关系点评:在权力的运行中有这样一条原则——由谁产生,对谁负责,受谁监督,因为我国的政府是由人大产生的,所以政府要接受人大的监督。6.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不仅要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还要确保公民的表达权。公民行使表达权A.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B.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C.是公民有序与无序政治参与的准绳D.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答案】D【解析】略7.对民主的说法下列看法中不正确的是A.它的性质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B.它是适用于人民内部C.它既有阶级性也有共性D.它总是一定阶级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A:国家性质决定民主的性质,A正确但不合题意。B:民主适用于统治阶级,社会主义民主适用于人民内部,B错误但符合题意。C: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也有其共性,C正确但不合题意。D:民主是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D正确但不合题意。故本题选B。8.2008年1月22日,“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听证会在北京召开。各方代表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发改委出台调整手机漫游费新方案。这一听证会的召开A.目的是为了决策利民B.表明公民有更多的机会直接行使国家权力C.说明人民民主具有法律的、物质的保障D.体现行使监督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答案】A【解析】【详解】A:“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听证会在北京召开。各方代表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发改委出台调整手机漫游费新方案。这一听证会的召开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目的是为了决策利民,A符合题意。B: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广大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说法错误,排除B。C:听证会的召开并未体现人民民主具有法律的、物质的保障,C不合题意。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D错误。故本题选A。9.党的十七大报告立足于建设人民民主的要求,专门辟出一个部分论述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发展问题,而贯穿于其中的主线则是人民民主的思想。以下对我国人民民主的认识.正确的是①人民民主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②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③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④人民民主离不开专政的保障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②③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人民民主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由此可见,①②③④均是正确的。故本题选D。2007年11月9日至15日,国家发改委在新华网、人民网以及搜狐、新浪等各大网站公布了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人们纷纷通过各种途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回答下列小题。10.在新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正式出台前.国家发改委及时让广大公民知晓调整的主要内容并广泛公开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国家发改委的上述举措①充分反映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②说明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法律的保障③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④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客观需要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11.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国家发改委的上述举措有利于①提高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②保障和维护我国公民的知情权③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④民族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A.②③④B.①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10.B11.C【解析】本题以国家发改委在新华网、人民网以及搜狐、新浪等各大网站公布了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人们纷纷通过各种途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话题,考查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0题详解】①③④:在新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正式出台前,国家发改委及时让广大公民知晓调整的主要内容并广泛公开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这样做充分反映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客观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①③④符合题意。②:本题并未体现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法律的保障,②不合题意。故本题选B。【11题详解】①②③: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国家发改委及时让广大公民知晓调整的主要内容并广泛公开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有利于保障和维护我国公民的知情权,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提高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①②③符合题意。④:民族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④不合题意。故本题选C。12.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都要公开听取意见。这主要是因为()A.决策是公众的事情,不是政府的事情B.重大的决策往往关系到干家万户的生活起居C.我国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渠道还不够完善D.同历决策过程.才能共享决策成果【答案】B【解析】13.2007年12月lO曰,监察部、国土资源部通报了10起土地违法违规典型案件,包括广东省开平市市委书记赵瑞彰在内的多名涉案的官员遭到撤销党内职务、行政警告或移送司法机关等处分。上述材料表明①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在于具有专政职能②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③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权威不容践踏④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C【解析】【详解】②③④:监察部、国土资源部通报了10起土地违法违规典型案件,包括广东省开平市市委书记赵瑞彰在内的多名涉案的官员遭到撤销党内职务、行政警告或移送司法机关等处分。这表明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权威不容践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②③④符合题意。①: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①错误。故本题选C。【点睛】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在法律实施上的平等,即在守法和司法上的平等,而不是在立法上的平等,因为法律具有阶级性;是指机会均等,不是指享有同样的权利,因为每个公民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不同。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回答下列小题。14.上述材料表明①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②我国公民的权利是与义务紧瘟结合在一起的③我国切实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④我国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能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15.在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这是我国公民①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②参与政治生活的一个基本要求③良好政治素养的重要体现④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答案】14.D15.D【解析】本题以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为话题,考查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公民的政治参与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4题详解】②④: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表明我国公民的权利是与义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我国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②④符合题意。①: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不是完全对等的,①错误。③:我国切实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③错误。故本题选D。【15题详解】①②③:在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这是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是良好政治素养的重要体现,①②③符合题意。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④错误。故本题选D。16.有人认为国家是运用强制力量而为全体人民谋福利的政治组织。其错误在于A.抹杀了国家的根本属性B.认为国家是社会进步的产物C.国家需要借助于强制力量实现其统治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国家的基本理论的知识。国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因此观点中的“为全体公民谋福利”显然不正确,故选项A正确。国家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但是不符合题意,故B排除。选项C不是题目观点的错误,而是合理之处,故排除。选项D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17.在公民广泛地享用网络地同时,我国政府又对网络的合理使用制定了相应的规定并要求公民遵守这些规定这能说明A.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统一的B.公民先享有权利然后承担义务C.权利和义务是由政府规定的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