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2021学年高考生物精鸭点突破专题15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专题15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是由种群和群落构成的B.生态系统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其稳定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D.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同化的能量【答案】A【解析】A、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是由群落构成,A错误;B、生态系统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正确;C、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C正确;D、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因此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同化的能量,D正确。2.为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号召,近年来,环洞庭湖地区全面展开砍伐造纸经济林欧美黑杨,拆除了外湖砂石场,沟渠塘坝清淤增蓄等环保行动,旨在恢复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同时生态学家调研时发现该地区的甲、乙、丙三个不同物种的种群环境容纳量和某时刻这三个种群的实际数量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能够蓄洪防旱增加空气湿度,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利用沟渠塘坝清出的淤泥种植农作物,提高能量利用率C.据图分析甲、乙、丙三个不同种群中,种内斗争最激烈的应该是乙种群D.若甲、乙、丙三个种群可形成一条食物链,则该食物链最可能是甲→乙→丙【答案】B【解析】A.蓄洪防旱增加空气湿度为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正确;B.利用清出的淤泥种植农作物可利用淤泥中的物质,提高物质利用率而非能量利用率,B错误;C.乙种群实际数超过其环境容纳量,种内斗争应很激烈,而甲种群与丙种群均未超过,种内斗争应不甚激烈,C正确;D.食物链最底层往往环境容纳量最大,环境容纳量一般随食物链递进而递减,D正确。3.全球变暖导致很多地区水稻产量下降,极端干旱地区甚至颗粒无收。研究人员在干旱地区种植水稻中发现了一种能让根系在生长中深入土壤的基因,并使用这种基因培育出了新型耐旱深根稻。新品种产量在轻度干旱环境中与湿润环境相比几乎没有变化,在极度干旱状态下产量也只下降了30%,耐旱能力显著提高。这一实例充分体现了A.基因突变的定向性B.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深根”基因的存在能体现物种的多样性D.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抗旱性状【答案】B【解析】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A错误;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与潜在价值。直接价值:动植物为人类提供的粮食、油料、蔬菜、水果、肉、奶、蛋及许多药物等;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涵养水源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潜在价值:人类所认识和利用的是生物的一小部分,大量的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它们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因此根据以上内容可知培育出了新型耐旱深根水稻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正确;“深根”基因的存在能体现遗传的多样性,C错误;从题干中不能看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抗旱性状,D错误。4.如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模型(部分),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A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血浆渗透压下降,则b、c可分别代表产生渴觉和尿液减少B.若A代表草原,a为过度放牧,则b、c可分别代表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提高C.若A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升高D.若A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答案】D【解析】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后将刺激传递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同时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尿量减少,A错误;过度放牧会引起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B错误;诱捕棉铃虫种群中的雄虫,使得性别比例失调,雌性个体的交配机会减少,出生率下降,种群密度下降,这是控制害虫的常用方法,C错误;B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并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属于体液免疫过程,D正确。5.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大量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组成成分通过物质和能量的联系形成一定的结构,行使一定的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组成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中没有有机物B.实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这一功能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C.呼吸消耗的能量占该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越来越大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答案】A【解析】【详解】A、组成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中有有机物,A错误;B、实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功能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B正确;C、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生长发育等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越多,细胞呼吸作用越强,故呼吸消耗的能量占该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越来越大,C正确;D、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D正确。6.2018年环境日主题确定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就是希望人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使我们国家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下列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A.每种野生生物都有独特的基因库,必须维持野生生物的多样性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就是新物种形成的过程C.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是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措施D.把受灾地区的珍稀动物迁入其他动物园属于易地保护【答案】B【解析】A、毎种野生生物都有独特的基因库,必须维持野生生物的多样性,以保护生物多样性,A正确;B、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因此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不一定是新物种的形成过程,B错误;C、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是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措施,C正确;D、把受灾地区的珍稀动物迁入其他动物园属于易地保护,D正确。7.下列有关生态学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力植树造林、改善能源结构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之一B.生物圈有多层次的自动调节能力,其基础是生物的多样性C.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往往比较高D.湿地的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答案】C【解析】大力植树造林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改善能源结构,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A正确;生物多样性程度越高,自我调节能力越强,B正确;一般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成负相关,即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其营养结构比较复杂,恢复力稳定性则低,C错误;湿地的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功能属于生态功能,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正确;故选C。8.下图表示某弃耕农田中,某种草本植物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其中A点农田弃耕,C点出现灌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调查该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时要注意随机取样B.演替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不断增加,D点之后一定会形成森林C.BC段该植物种群密度不再增加,可能是天敌数量增加、种内斗争加剧等D.地表长满杂草、灌木等植被有利于防风固沙,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答案】B【解析】A、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时要注意随机取样,A正确;B、D点之后不一定会形成森林,取决于当地的气候、降水量等环境因素的影响,B错误;C、BC段该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不再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天敌数量增加、种内竞争加剧、空间资源的相对匮乏等,C正确;D、植被防风固沙属于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正确。9.研究小组对某生态系统中三种动物的λ值(指某种群数量是一年前该种群数量的倍数)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表中数据显示,动物A的种群数量在2014年到2016年逐渐增多B.动物B在2013年的λ值较低,原因可能是雌性个体减少,出生率降低C.动物C最可能为外来入侵物种,它对生物多样性会产生影响D.2015年至2017年,动物C的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答案】A【解析】表中数据显示,动物A的种群数量在2014年到2016年,λ值一直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A错误;识图分析可知,动物B在2013年的λ值较低,原因可能是雌性个体减少,出生率降低所致,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动物C的数量呈现类似于J型曲线的增长趋势,因此动物C最可能为外来入侵物种,它对生物多样性会产生影响,C正确;2015年至2017年,λ值等于1,故动物C的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10.臭氧被称为地球生物圈的“保护伞”,缺少了这把“保护伞”,地球上一切生命的产生、延续都将是不可能的。以下关于大气臭氧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大量反射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所以那里气温低B.能散射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地球生物免受过量紫外线辐射之害C.是大气中存在臭氧惟一的场所,所以我们应善加保护D.吸收大量紫外线,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答案】D【解析】A、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A错误;B、能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地球生物免受过量紫外线辐射之害,B错误;C、不符合题意中中保护伞的含义,C错误;D.吸收大量紫外线,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D正确;11.图甲表示某城市利用河流净化污水的基本原理,图乙表示污水从A处流入河流后不同地方几种相对数值的变化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该河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入来源是藻类等植物固定的全部太阳能B.若排放的是化肥厂的污水(含大量无机N、P),则首先增加的是藻类C.图乙AB段水体浑浊,但CD段清澈见底,依赖于该河流的自我调节能力D.图乙BC段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细菌分解有机物产生的无机盐离子增多【答案】A【解析】A、该河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入来源是藻类等植物固定的全部太阳能以及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含有的化学能,A项错误;B、若排放的是化肥厂的污水(含大量无机N、P),则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首先增加的是藻类,B项正确;C、图乙AB段因生活污水的排入导致水体浑浊,但河流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将污染清除,即依赖于该河流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得CD段清澈见底,C项正确;D、图乙BC段,细菌分解有机物产生的无机盐离子增多,有利于藻类生长,导致藻类大量繁殖,D项正确。12.生态学家林德曼在研究赛达伯格湖时发现,某种鱼因年龄不同而食性不同:幼年鱼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成年鱼主要以小鱼(包括其幼年鱼)、小虾为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鱼群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呈“J”型增长B.该鱼的成年鱼、幼年鱼和小虾之间既有捕食又有竞争关系C.该鱼的成年鱼和幼年鱼因食物来源不同而分布在不同水层,属于垂直结构D.若大量增加湖中养殖物种的种类和数量,可大大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答案】B【解析】A、种群要出现“J”型增长,需要充足的食物和空间,缺少天敌等情况,只有食物充足不会出现“J”型增长,A错误;B、该鱼的成年鱼、幼年鱼和小虾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如竞争空间,同时也有捕食关系,B正确;C、垂直结构描述的是群落的特征,而该鱼的成年鱼和幼年鱼属于同种生物,C错误;D、一般来说,一个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但其生物的数量增加,不一定可以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错误。13.下表显示2017年孝感市东北部地区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及其比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原因哺乳动物鸟类偷猎31%20%丧失栖息地32%60%生物入侵17%12%其他原因20%8%A.生物入侵可以提高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B.就地保护是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C.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使其栖息地丧失造成的D.该地区大力发展旅游观赏,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答案】A【解析】生物入侵时造成生物多样性降低,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错误。多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是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B正确。分析数据可知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丧失栖息地,C正确。该地区大力发展旅游观赏,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