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21种群与群落探考情悟真题【考情探究】考点考向要求5年考情预测热度考题示例素养要素难度1种群种群的特征Ⅰ2018课标全国Ⅰ,5,6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中★★☆种群的数量变化Ⅱ2019课标全国Ⅰ,6,6分社会责任、科学思维易★★★2019课标全国Ⅲ31,8分种群密度的调查实验与探究2017课标全国Ⅲ,5,6分科学探究、社会责任中★★★探究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2015广东理综,4,4分科学探究、社会责任易★★☆2群落生物种间关系Ⅰ2017海南单科,18,2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中★★★群落的结构与演替Ⅰ2018江苏单科,13,2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易★★☆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实验与探究☆☆☆分析解读种群的数量变化为本专题的核心考点。高考考查形式主要为:1、以曲线、表格等数学模型为信息载体,对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进行考查;2、以自然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变化为信息,考查群落的结构及演替;3、对比考查种群密度调查与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调查。复习时应注意:对比掌握种群数量特征、空间特征及群落空间结构;强化曲线、表格等数学模型的解读能力。2【真题探秘】破考点练考向考点一种群【考点集训】考向1种群的特征1.(2020届甘肃天水一中期中,23,2分)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特征可以是个体特征的统计值。但密度和分布型是种群所特有的B.每年每1000人中出生了20人死亡了10人,其出生率为1%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对种群密度的影响不大D.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及变化趋势答案A2.(2020届江西南昌摸底,24,2分)狭长峡谷中某陆生植物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下列做法最正确的是()A.进行随机取样,适当减少样方数量B.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C.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D.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答案D3考向2种群的数量变化及应用1.(2020届河南顶级名校联考,35,1分)自然条件下,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假设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错误的是()曲线上的点S1S2S3S4S5N2050100150180(K-N)/K0.900.750.500.250.10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之前进行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D.(K-N)/K值为0.50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答案A2.(2020届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开学考,41,1分)科研小组对某地区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Nt+1/Nt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t+1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种群在0~t3段的年龄结构均为增长型B.乙种群在0~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C.乙种群在t2时数量最少D.甲种群在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因为生存条件比较理想答案B3.(2020届江西名师联盟二联,18,2分)某生态系统中,黑线姬鼠处于第二营养级。现将某动物物种Z引入该生态系统,调查黑线姬鼠与Z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表。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时间(年)123456784黑线姬鼠数量(只)185001920014500115009400950094009500Z的种群数量(只)100120190240170160170160A.研究时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并经计算得出上表中的数据B.前4年内,物种Z的数量呈“S”型增长C.引入物种Z后,黑线姬鼠种群K值约为9450只D.黑线姬鼠种群和Z种群为捕食关系,二者共同进化答案A考向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2020届河南九师联盟联考,18,2分)某小组将100mL酵母菌液放在适宜温度、一定营养条件下培养,在不同时间取样,用台盼蓝染色后,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并得出增长速率曲线,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B.种群数量在b点达到最大,c点后营养物质减少,有害代谢产物增加C.若某成员测出的活菌数比真实数据少,则原因一定是取样时未振荡D.用台盼蓝染色的依据是活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可被台盼蓝染成蓝色答案A2.(2020届黑龙江哈六中月考,12,2分)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①~⑤的操作,其中操作正确的是()①将适量干酵母菌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②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培养液③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1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④用滤纸吸除血细胞计数板边缘多余的培养液⑤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A.①②③B.①③④5C.②④⑤D.①④⑤答案D考点二群落【考点集训】考向1群落物种组成及种间关系1.(2020届安徽合肥零模,19,2分)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可以研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目变化规律B.调查棉花植株上的蚜虫的种群密度,宜采用标志重捕法C.黑光灯诱捕法可以用于调查所有农业害虫的种群密度D.通过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可以调查蝗虫成虫的种类和数量答案A2.(2020届百师联盟摸底,23,2分)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叫群落的空间结构B.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可获得准确的种群密度C.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改善大熊猫的栖息环境,提高环境容纳量D.“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这两种生物之间是寄生关系答案C3.(2020届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开学考,42,1分)以下是生态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正确的是()A.利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应选取蒲公英分布较密集的样方进行调查B.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时,可采用样方法C.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D.采用抽样检测法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先用滴管吸取培养液滴在计数室中,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答案B考向2群落结构与演替1.(2020届河南顶级名校联考,36,1分)下列不属于群落水平研究问题范畴的是()A.农田种植的玉米株距与产量的关系B.蝌蚪的竞争力是否受捕食者影响6C.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速率和方向产生的影响D.动物的垂直分布与植物分层现象的关系答案A2.(2020届安徽合肥零模,18,2分)1883年,印尼的喀拉喀托火山喷发,经历多年以后,此地形成一片森林,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森林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垂直结构的体现B.森林中鸟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只与它们的栖息空间有关C.人类的旅游可能使此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D.沙丘上发生的演替与该火山发生的演替属于不同的类型答案C炼技法提能力方法种群数量增长的模型分析与应用【方法集训】1.(2020届陕西西安中学月考,15,2分)某草原近年来发生蝗灾,数万亩的天然草场遭受蝗虫的蚕食,严重威胁当地的牧业生产。当地科学工作者通过相关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为了研究不同蝗虫的种群密度对牧草产量的影响B.该实验的自变量包括蝗虫的种类以及蝗虫的种群密度C.调查蝗虫种群密度时常用标志重捕法得到估计值D.对该草原危害最大的蝗虫是狭翅雏蝗,它与其他蝗虫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答案D72.(2019青海西宁一中模拟,6,2分)在某种人工控制的种群中,其增长速率v=(第N+1年的种群数量-第N年的种群数量)/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总体上来说,该种群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B.0~t4范围内该种群呈“S”型增长C.t1与t3时年增加的个体数量基本相等D.t2与t5时种群数量的差值等于t4与t6时的差值答案D【五年高考】A组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考点一种群1.(2019课标全国Ⅰ,6,6分)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h、10h、23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B.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C.在培养到23h之前,a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D.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h时,种群增长不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答案D2.(2018课标全国Ⅰ,5,6分)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8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答案D3.(2017课标全国Ⅰ,5,6分)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答案D4.(2017课标全国Ⅲ,5,6分)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答案B5.(2019课标全国Ⅲ,31,8分)回答下列与种群数量有关的问题。(1)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进行计数。计数后发现,试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由此可知,该种群增长曲线为型,且种群数量为时,种群增长最快。(2)若将该种菌接种在5mL培养基M中,培养条件同上,则与上述实验结果相比,该种菌的环境容纳量(K值)(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5mL培养基M中接种该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K值(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是。答案(1)Sa/2(2)减小不变K值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接种量无关96.(2017课标全国Ⅱ,31,9分)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型。(2)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3)理论上,除药物灭鼠外还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鼠害,如引入天敌。天敌和山鼠之间的种间关系是。(4)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那么,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答案(1)J(2)苗圃中山鼠种群中个体的迁出(3)捕食(4)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7.(2015课标全国Ⅰ,31,10分)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年龄0+1+2+3+4+5+6+7+8+9+10+11+≥12个体数92187121706962637264554239264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回答下列问题:(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3)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答案(10分)(1)增长型、衰退型、稳定型(3分)1∶1∶1保持稳定(每空2分,共4分)(2)活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