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服务格言,热情为顾客服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诗歌对“雪”的描写;理解“雪”与主题的关系;过程与方法背诵诗歌,来理解雪与主题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诗歌对“雪”的描写,背诵诗歌难点理解“雪”与主题的关系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下面老师念几首诗,请同学认真听,并思考什么是边塞诗?边塞诗及诗人:出赛[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边塞诗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等诗人为代表的“边塞诗派”虽没有共同的旗帜,共同的组织,甚至没有统一的创作理论,但他们的诗作却具有某些共同的内容和艺术特色,在盛唐的诗苑里,丰富多彩的边塞诗就象一朵盛开的奇葩。它作为一种独立流派占据当时诗坛的一席之地,不仅仅因为这时期他们创作数量的丰富,更是由于它描写了边疆的风情,表现征戍的艰辛,战争的残酷以及围绕战争引出的种种矛盾,无处不饱含着理想主义的浪漫精神,融注着慷慨激昂的英雄气概,具有雄浑壮阔的风调。(二)边塞诗形成的原因大家都知道,如果没有持续不断的边塞战争及各民族之间的频繁交往,就不会产生丰富多彩的边塞诗歌。唐朝国力强盛,在这期间,各民族的融合、分裂,无不给当时社会以深刻的影响。其中战争的影响尤为突出。当时唐朝与契丹、突厥、南诏,都发生过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尤其从开元中期至“安史之乱”爆发的近三十年中,边境几乎没有一年不发生战争。频繁的战争,火热的生活,吸引了许多诗人的注意力,当文人们看到浩浩荡荡开赴边塞的大军,不时获悉从塞外传来的捷报,怎不会受到鼓舞?又怎能不激起他们心中强烈的创作欲望?也正是由于这样,一些诗人开始赴边塞,去亲身经历战争的宏大场面,接受战争的洗礼,了解戍卒的心曲,接触边塞的风土人情。边塞,这块过去人们心目中的不毛之地,此时又重新产生了神奇的色彩,这里无论是战争场面还是风土人情,甚至季节的变化,山水情态都有别于内地,引得诗人们兴致勃发,于是,大量描写边塞战争,边塞风光,边塞风俗的诗歌产生了。(三)岑参简介岑参:(约715—770)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迁居江陵(今属湖北)。出身仕宦家庭。早岁孤贫,遍读经史。天宝八年、十三年两次出赛任职。后罢官,客死成都旅馆。岑参早期的诗多为写景,述怀及赠答之作。六年边塞生活,使岑参的诗境界空前开阔、造意新奇的特色进一步发展,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塞诗的基调。它既热情歌颂了唐军的勇武和战功,也委婉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悲惨。火云山、天山雪、热海蒸腾、瀚海其寒,狂风卷石,黄沙入天等异域风光也融入其诗。(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雪中送别诗。请大家思考:这首诗到底是写边塞的奇寒还是写对友人的离别的愁绪?写奇寒的句子:北风……梨花开。瀚海……万里凝。(直接描写,写出了大雪纷飞,纷纷……冻不翻。北风劲猛,雪花压枝欲滴的寒冷景,并且由帐外写到账内,再由帐内到账外。)散入……冷难著。(间接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写出了边塞生活之苦,同时也点出了给友人送别的环境。)(五)怎样理解1“中军……与羌笛。”理解:“总是关山旧别情”,这些乐器对于送别者能触动乡愁,别有一番滋味。2“轮台……马行处”。理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友人即将离去,前途白雪茫茫。峰回路转,行人消失在雪地里,诗人还在深情的目送,看着马蹄迹,他想些什么呢?是对行路者的艰难而发愁,是对行者的留恋,还是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六)本首诗的特色:笔力矫健,有宏观轮廓,也有细节勾勒,有真实摹写,也有浪漫的想象,在歌咏自然风光时,表现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情意以及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怅惘之情。(七)作业背诵这首诗,并写赏析。板书设计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咏雪图:忽如梨花--豪放送别图:不见空留--惆怅教学反思: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