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探究《送东阳马生序》第二课时一、学生自由朗读第三段(学生自主合作学习)(1)根据注释各自疏通文意。(2)小组互译,你读我译,我读你译(3)标出疑难之处,小组讨论,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4)教师评点学生翻译,特别提醒学生对重点字词句的掌握称:称道,赞扬谒:拜访撰:写贽:初见面时为表敬意送的见面礼。夷:平和、和悦。①生以乡人子谒余。生,年青人。文中指马生,即马君则。乡人子,同乡人的子女(晚辈)。以,凭借。全句译作: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来拜见我。②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第一个“其”,代“他”(马生),第二个“其”代“他的”(马生的)。故,特意。全句译作:马生将要回家探望他的父母时,我特意讲述自己过去求学的艰苦来告诉他。二、品读课文,研读探究。1、请学生朗读全文,要求读得琅琅上口。2、小组合作,研读探究(突出重点)出示问题:①作者如何写出自己读书时条件的艰难的?(请引用原文回答)②与作者读书时相比,现今太学生的读书条件样?③通过这种对比,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请用课文有的原话回答)3、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生思考讨论,指名回答,后教师点评并作适当补充。(完成板书)三、朗读体验,能力训练1、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2、根据课文,用自己的话描述以下作者求学时候的情景。明确:要求学生描绘,一是检查学生对课文文句的理解掌握程度。要想准确描述出来,必须理解文句的准确意思,在此基础上,再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二是要学生体会作者求学艰难,从而感受到自己求学的幸福。3、练习背诵在把握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分段背诵,化长为短,化难为易。四、诵读课文,领会文章写作上的基本特点1、诵读课文,找出文中的描写和议论部分。2、学生边读边议,读读议议,这样写作的好处。3、教师补充(适当提示)本文在写作上,注意了记叙、描写、议论三者的自然结合。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有些地方适当地加以渲染和描绘,使文章增添了文采,显得更加生动具体。比如,写到百里之外向硕师名人求教的情景,写了周围的环境,写了“先达”的表现,写了自己求教时的谦虚恭谨。文字简洁,而人物神情跃然纸上。又如写奔走途中的艰难,寥寥数语,情态毕现。写同舍诸生的服饰华贵,采取了细节描写的方法,更衬托出作者的朴素与艰苦。叙述、描写的同时,还适当地穿插了议论,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在讲述了今之太学生的优越学习条件后,进而推论出:“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这就是通过今昔对比所揭示出的道理。五、拓展延伸1、联想学习:像这样“劝学”的文章,你还可以说出哪些?(《为学》,《孙权劝学》)2、作者提出读书要“勤奋”、“专心”,请结合你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并举出一些学习“勤奋”、“专心”的名言警句。六、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积累有关“勤奋”、“专心”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