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7 古诗五首 淮上与友人别同步练习 语文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7古诗五首淮上与友人别一比较阅读,回答问题淮上与友人别(唐)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练秀才(唐)杨巨源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1.这两首诗均以什么作为意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二课内阅读,回答问题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3.从诗句可以看出诗人与友人离别的时间和地点各是什么?①时间:_______________②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4.这首诗通过怎样的景,抒发了怎样的情?5、诗中前两句写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6、结合诗句简析本诗抒情手法上的特点。7.找出体现情感基调的词语及与友人握别后各奔前程的诗句。8.诗歌的第三句,写“风笛”和“晚亭”有何作用?9.“扬子江”“杨柳春”“扬花”中同音字的重复.有什么样的效果?三课外拓展,回答问题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②黄云:乌云。③曛: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3、“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4、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途中。5、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映诗人怎样的贬谪生活?6、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这里的“怯”和“不敢”反映了怎样的心理?参考答案:一1.“杨柳”,惜别。2.郑诗融情于景,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的反复渲染来表达离思。结句在“君”“我”对照(对比)中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都在这不言中得到充分的表达。杨诗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生动贴切,新颖别致。春风吹柳似有“相惜”之意与“殷勤”之态,是拟人的写法,同时也是移情于物,在动情的联想中表达作者与友人不忍分离的深情。二3.春天扬子江头4.扬子江头杨柳花絮、风笛暮霭(能写出其中一种即可)等一系列景物,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感情。5.交代了握别的时间和地点,美好的春光。朋友分手的离情别绪,恰好与这大好的春光形成鲜明的反差,烘托了离人的特殊的情境。6、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如一、二句使用“杨柳、杨花”等词,借“柳”“留”谐音,抒写了诗人与友人握别时的满怀愁绪。7.词语:愁(愁杀)诗句:君向潇湘我向秦8.“风笛”与“离亭”具有特殊的意蕴(或“是象征别离的意象”),能烘托诗人别离的愁情。9.回环往复,音节和谐,富有音韵之美。读后既让人感到作者情感的深挚。又不显得过于沉重与伤感。三1、花色淡墨,花香清芬。2、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3、用“千”字好。“千里”境界壮阔,可以着力渲染凄寒悲苦的气氛,又与诗的后两句情调相谐。4、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鼓励朋友乐观豪迈,积极进取。这两句诗气势雄壮,胸襟开阔,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是壮伟之音。5、作者贬居岭外,思念亲人,又长期得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精神极为痛苦。6、因为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却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这种抒写,更显真切、耐人咀嚼。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