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确凿.(záo)盔.甲(kuí)蝉蜕.(tuì)攒.聚(cuán)B.白颊.(jiá)啄.食(zhuó)宿.儒(sù)潜.龙勿用(qián)C.脊.梁(jí)倜傥.(tǎng)锡箔.(bó)荆.川纸(jīng)D.菜畦.(qí)缘.由(yuán)脑髓.(suí)金叵.罗(pǒ)2.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迹罕.至(稀少)觅.食(寻找)B.敛.进(收拢,收缩)鉴.赏(鉴定)C.人声鼎沸.(水开)拗.(用力弯曲)D.攒.成(簇)宿.儒(长久从事某种工作)3.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1)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3)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4)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A.比喻拟人比喻比喻B.排比拟人比喻拟人C.排比拟人比喻比喻D.比喻排比拟人比喻4.下列文字空白处标点填写正确的一项是()□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A.“”,?,,,,B.“”,……?,,,C.“‘’?……”,,D.“‘’……”,,,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有小说集《呐喊》《彷徨》。B.“三味书屋”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园去折蜡梅花、寻蝉蜕都是好玩的事情。C.本文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D.本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小说。6.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B.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C.目前,一些厂商在广告上弄虚作假,对自己的产品大事渲染....,以此误导群众,骗取不义之财,这也是一种违法行为。D.日本军国主义者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具..匠心..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掩盖战争罪行。7.文中第九自然段中的三个“也许”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态?二、课内语段阅读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8.用一句话概括语段的内容。9.这段文字从多角度进行描写,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视觉:。听觉:。味觉:。10.说说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1)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2)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11.文中对拔何首乌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试从“我”的心理和百草园对“我”的影响两方面加以回答。12.作者如此有兴致地描写百草园,有什么用意?三、课外类文阅读系在风筝线上的回忆周岩壁①时令正是仲春。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娜娜地飘挂在天际,使我蓦地忆起“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瞩望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②在乡下,三月的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我们这些颠跑在蓊郁麦田里的孩子,摔打惯了,是不知道什么叫冷的。何况又常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即便有些寒意,也早被如火的童心熔化掉,让野气的笑声赶跑了。③人们都说:男孩子手笨,没女孩子手巧,这岂不有些重女轻男了么!不是吹,我们男孩虽未能绣出花团锦簇的衣冠,却从手中飞出这巧夺天工的风筝!嗨,做风筝可不像女孩子学针线,有时间,又有专人指教。我们男孩子可整天像贼撵一般忙得脚不沾地。常趁放学后的间隙,三五个凑在一处无人知晓的角隅,或干脆跑到野外去,因为家里大人是不让我们摆弄风筝的。④我们偷偷找来竹篾,且要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我们把竹篾放到火堆上烤软,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的骨架。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起,叽叽喳喳商量一阵,就各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这完全可以与女孩子织成的锦绣相媲美。然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放线,一头系在风筝上,一头缠在一个线拐子上。这些线来得可不易呢,是我们这些“男子汉”低三下四,求爷爷告奶奶,甚至向小姑娘一连串喊上十声“好姐姐”才弄到手的。⑤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累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啊!风筝!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迤逦的大道旁,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我们的心醉了。⑥更叫绝的要数晚上。皓月高悬中天,大地一片静谧,夜色朦胧。我们几个小伙伴溜出来一叽咕,便带了心爱的风筝到村头田边。风筝纸是涂了闪金光的东西,还要想法儿把一段蜡头或一捻蘸了油的棉絮系在尾巴上,放飞时一点燃便像飞机尾翼上的信号灯。这通常极难放,因野外有风,蜡烛又不顶风,所以总是熄灭。但偶有做成功的,那风筝放起来就别有情趣,“信号灯”明灭闪烁,随风筝飘飘洒洒,也把一颗颗童心送上神秘的高空,如醉如痴。⑦风筝也有赌气的时候,任你如何摆布,它总要往地上栽。这时的小伙伴决不会张飞似的环眼圆睁,一脚踏翻它的,而总是小心翼翼地检查一番,找出毛病,对症下药。随着欢呼声,风筝重又飘然升起。当放到得意处,冷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我们拉着断了的风筝线,不胜惋惜……⑧韶光如流。虽说童年已悄然离去,可风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我常想捡回那逝去的童年。⑨啊,我的鹅黄色的童年!13.第①段描写仲春的景色,有什么作用?14.根据第④段内容填空。做风筝的过程:找来竹篾→()→糊纸涂色→()15.第⑤⑥两段已写了放风筝时的欢快情景,为什么还要写第⑦段?16.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含义的理解。17.为什么说“我”的童年是“鹅黄色”的?【答案与解析】1.B(A项中“盔”应读kuī,C项中“脊”应读jǐ,D项中“髓”应读suǐ。)2.D(“攒”应解释为“凑在一块儿”。)3.C4.C5.D(本文是散文。)6.D(“别具匠心”是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为褒义词,不合语境。)7.排比。表示猜测、估计或不能肯定的语气。(本题既考查了修辞手法,又考查了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理解。)8.百草园美丽的自然景物之乐。9.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又酸又甜10.(1)不能。“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2)不能。“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11.表现出“我”好奇的心理,想找一块像人形的何首乌根;又表现出百草园既富有神秘感,又富有吸引力。12.表达对自由、率真、充满乐趣的童年生活的怀念,也与下文封建教育制度的束缚进行对比。13.(1)点明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2)触景生情,自然引起下文对童年的回忆。14.制作骨架系缠放线15.(1)第⑦段写放风筝失败的体验,与前两段写放风筝成功的快乐,都是童年生活的真实反映;(2)使童年的生活更有趣;(3)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16.(1)放风筝承载着童年的快乐,常常引起“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2)已经逝去的童年,在记忆中有时清晰,有时模糊,却是永难忘怀的;(3)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深深的眷念之情。17.仲春时节大地泛出的“淡淡的鹅黄的绿意”,显出生机和活力,而“我”的童年生活也充满着生机和快乐。这样说含有对童年生活的赞美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