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2.学习作者用具体形象的事物表现抽象的概念的写法。3.提高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体会作者强烈的思乡、思国的感情。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渴望统一的美好愿望。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2.理解《乡愁》通过新奇而形象的比喻表达感情的写法。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用具体形象的事物表现抽象的概念的写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一年一度的元旦即将来临,每当这时,远居海外的游子会是怎样的心情?谁能用一句诗来表达?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游子思乡”是中国诗歌一个永恒的话题,请同学们回顾你曾经学过或读过的作品,说出有关描写乡愁的诗、词、曲。如:1.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5.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6.崔颢的《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是啊!抹不去的相思,挥不走的乡愁,牵动着多少游子的心!多少年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人民与大陆两地相隔,饱受相思之苦,因而对乡愁有着其他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深刻的理解。其乡愁诗也是异彩纷呈。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二、简介作者,了解背景(幻灯片)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现居台湾。当代诗人和评论家。《乡愁》《听听那冷雨》是其诗歌和散文中流传最广的。20世纪60年代起余光中创作了不少怀乡诗,其中便有人们争诵一时的“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白发盖着黑土,在最美最母亲的国土。”回忆起20世纪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的情景,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似乎又在感念着当时的忧伤氛围。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三、朗诵诗歌强调:朗诵是解读诗歌的敲门砖,我们只有对诗歌进行反复诵读,才能真正走进解读诗歌的艺术殿堂。1.教师范读。教师在朗读时应该注意舒缓、轻柔,有别于前一首诗。2.自由读、指名读。评价标准:语调深沉;语速舒缓;感情深挚。四、赏析全诗1.这是一首意味深远的小诗,诗人是以什么顺序来组织全诗的?——是以时空的变化为线索,也是以个人的成长经历贯穿全诗的,从年少到白头,“乡愁”一直陪伴左右,这是多么深切的情感!2.《我爱这土地》这首诗中诗人用了“土地”“河流”“风”和“黎明”这些意象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乡愁》这首诗又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乡愁呢?这些意象的运用有什么效果?——诗人将不可捕捉的抽象的乡愁比做“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使乡愁有了寄托,变得具体可感,形象生动感人。3.诗人通过这四种意象刻画了四种别离,分别是什么?你能简单地复述这几种离别吗?——母子别、夫妻别、生死别、故国别。小时候外出求学,“小小的邮票”,使“我”可以用家信来寄托对母亲、对故乡绵绵的思念。长大后,出外谋生,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又增加了对爱人的思念,“窄窄的船票”能使“我”来往于大陆和台湾之间,了却“我”的无尽的牵挂。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使“我”与母亲永远生死相隔,永生无缘再见,也许,在母亲临死时还满含热泪盼望着团圆。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使多少骨肉同胞两地相隔,日夜思念!诗人将个人的悲欢与伟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感情撩人愁思。暗含了渴望亲人团聚、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4.乡愁是凝重的,可诗中为何却说是“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这些词语都是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情深义重。诗人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而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也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之情,以及渴望亲人团聚、企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含蓄委婉,而又深沉哀怨。五、拓展练习其实,无论是天真幼稚的孩童,还是白发苍苍的老者,对于故乡都会有这样一份深沉的情感,诗人的情感都是相通的,所以在课前我们才能随口诵出这么多眷恋故土的诗歌。同学们,你是否也有过离乡的经历呢?如果让你表达这份乡愁,你想选择什么意象?请同学们仿照《乡愁》创作一首小诗。六、结语由对比阅读学生作品《乡愁》作结。七、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2.拓展阅读余光中的其他诗,如《舟子的悲歌》《乡愁四韵》。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