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 有理数的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课时有理数的加法一、教学目标(一)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2.初步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3.会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二)学习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三)学习难点异号两数相加.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2.预习自测(1)计算-2+3的结果是()A.-5B.1C.-1D.5【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解题过程】解:1)23(32【思路点拨】根据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即可求解.【答案】B(2)下列计算结果是负数的是()A.0+[-(-3)]B.21211C.75.2431D.|)31(21|【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解题过程】解:330)3(0;121211;175.2431;65)31(21.故应选B.【思路点拨】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即可求解.【答案】B(3)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A.0)7(7;B.17107;C.21)43(41;D.6)313()322(.【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解题过程】解:14)7(7,故A错误;3107,故B错误;21)43(41,C正确;32)313(322)313()322(,故D错误.【思路点拨】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即可求解.【答案】C(4)小明家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5℃,调高4℃后的温度为()A.4℃B.9℃C.-1℃D.-9℃【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解题过程】解:小明家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5℃,调高4℃后的温度为-5+4=-1℃.【思路点拨】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即可求解.【答案】C.(二)课堂设计1.知识回顾(1)数轴的三要素是什么?(2)绝对值的法则是什么?2.问题探究探究一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活动我们已经熟悉正数的运算,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在本章引言中,把收入记作正数、支出记作负数,在求“结余”时,需要计算8.5+(-4.5),4+(-5.2)等.这里用到正数与负数的加法.【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引入,让学生体会有理数的加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必要性.●活动看下面的问题:问题: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向右运动5m记作+5m,向左运动5m记作-5m.1.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右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的结果是什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8m,写成算式就是5+3=8.2.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的结果是什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左运动了8m,写出算式就是(-5)+(-3)=-8.这个运算也可以用数轴表示,其中假设原点为运动起点(见课本P17图1.3-2).【设计意图】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能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体会数学建模的重要性.●活动:1.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2m,写成算式就是5+(-3)=2.这个运算也可以用数轴表示,其中假设原点为运动起点,你能用数轴表示吗?2.探究:利用数轴,求以下情况时物体两次运动的结果:(1)先向右运动3m,再向左运动5m,物体从起点向左运动了2m;(2)先向右运动5m,再向左运动5m,物体从起点向左/右运动了0m;(3)先向左运动5m,再向右运动5m,物体从起点向左/右运动了0m.【设计意图】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能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体会数学建模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探究二初步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活动:师问:你能从算式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学生举手抢答总结: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注: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时,一定是先确定结果的符号,再定结果的绝对值.【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及老师问题的层层设置,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探究三会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活动:例1计算:(1))9()3(;(2))5()8(【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解题过程】解:(1)12)93()9()3(;(2)3)58()5(8【思路点拨】利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即可求解.【答案】(1)-12;(2)-3练习:计算:(1)(+5)+(+7);(2)(-3)+(-8);(3)(-7)+(+5);(4)(-3)+(+8)【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解题过程】(1)12)75()7(5;(2)(-3)+(-8)=-(3+8)=-11;(3)(-7)+(+5)=-(7-5)=-2;(4)(-3)+(+8)=+(8-3)=+5【思路点拨】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即可求解.【答案】(1)+12;(2)-11;(3)-2;(4)+5【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能根据算式的结构,合理选择相应的计算法则,同时学会有理数加法运算的简单书写过程.●活动例2计算:(1)9.3)7.4(;(2))32(21.【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解题过程】解:(1)8.0)9.37.4(9.3)7.4((2)61)2132()32(21.【思路点拨】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即可求解.【答案】(1)8.0;(2)61.练习:计算:(1))213(312;(2))6.7(525;(3))69.1()71.2()533(.【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解题过程】解:(1)67)312213()213(312(2)2.2)4.56.7()6.7(525;(3)62.4)69.171.26.3()69.1()71.2()533(【思路点拨】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即可求解.【答案】(1)67;(2)2.2;(3)62.4.【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计算,让学生在运算中提升计算能力.●活动例3甲地海拔高度是-28m,乙地比甲地高32m,求乙地的海拔高度.【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解题过程】解:甲地海拔高度是-28m,乙地比甲地高32m,则乙地的海拔高度为-28+32=4m.【思路点拨】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即可求解.【答案】-28+32=4m练习:一个数是11,另一个数比11的相反数大2,求这两个数的和【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解题过程】解:由题意可得:2119,9211【思路点拨】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即可求解.【答案】2.【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会用有理数的加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④例4若3||x,2||y,且yx,求yx的值.【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绝对值.【解题过程】解:因为2,3yx,所以2,3yx,又yx,所以2,3yx,故1yx或5yx【思路点拨】先根据绝对值等于一个正数的数有两个,求出yx,的值,再根据条件确定yx,的值,最后代入即可求解.【答案】1yx或5yx练习:已知|a|=2,|b|=2,|c|=3,且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计算a+b+c的值.【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数学思想】数形结合.【解题过程】解:由数轴上A.B.c的位置知:b<0,0<a<c;又∵|a|=2,|b|=2,|c|=3,∴a=2,b=﹣2,c=3;故a+b+c=2﹣2+3=3.【思路点拨】根据数轴上A.B.c和原点的位置,判断出三个数的取值,然后再代值求解.【答案】a+b+c=2﹣2+3=3【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能运用有理数的加法的相关知识解决较复杂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3.课堂总结知识梳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重难点归纳(1)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2)进行有理数的加法时,一定是先确定结果的符号,再确定结果的绝对值.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