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与辐射理论20世纪60、70年代,区域经济学家克鲁默、海特等人,在赫克曼、威廉姆斯的不平衡发展理论和美国哈佛大学弗农等人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区域发展梯度推移理论,在创立至今的40多年中,经历了静态梯度推移理论、动态推移理论、反梯度推移理论和广义梯度推移理论等四个发展阶段,而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引入不平衡发展理论的思想,进而沿用梯度理论指导整体经济的区域划分及区域经济各自的发展方向,在进入21世纪,梯度推移理论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广义梯度推移理论和辐射理论共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设想并不断完善自身,本章希望通过对梯度理论及辐射理论的分类介绍及相互比较,探索未来区域经济理论发展的潜在方向。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是建立在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基础之上,随着各国区域经济的动态发展在不断地演变和完善自身,广义梯度理论即是梯度理论发展至今拥有的第四个阶段。一、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一)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提出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为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人。他们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它们也和生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为了判断一个产业部门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今后的发展前景,英国经济地理学家埃斯塔尔根据美国1947—1967年21年间各产业部门职工人数的增长率,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与工业部门在国家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的升降状况,为各个工业部门进行评分。凡得分在7~10分之间的部门均归入兴旺部门,得分在3.5~6.9分之间的为停滞部门,得分在3.4分以下者为衰退部门,如表3-1所示。表3-1各工业部门评分兴旺部门评分停滞部门评分衰退部门评分军火印刷出版6.0冶金3.2电力设备9.2金属制品5.8石油与煤2.4运输设备8.5纸张、纸浆5.4食品2.4化工产品8.2石料、黏土与玻璃制品4.4皮革及其制品0橡胶与塑料制品7.8家具及室内装修4.4纺织8机床7.6服装3.8木材及其制品0.7一般机器制造7.1大致说来,这三种部门在工业生命循环中所处的阶段如图3-1所示。创新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衰老阶段兴旺部门停滞部门衰退部门图3-1三部门阶段图(二)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与梯度理论的关系经济梯度推移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发达产业或地区的创新活动。经济学者把弗农的产业与产品生命循环论引用到经济学中,创造了经济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认为,发达产业和地区始终处于不断的创新活动中,人们会将已经成熟或衰退产业逐次地转移到周边地区,由此形成梯度推进格局。推移的方式——由高至低有序推移。梯度推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镇系统逐步转移的。新技术、新产品甚至新的产业在地域空间上的推移,有局部范围的推移和大范围的推移两种情况。局部范围的推移指的是由创新源地大致按由近至远的形式,向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邻近城镇转移。大范围的推移指的是由创新源地按城镇等级系统,跳跃式地向全国或更广阔的地域转移。二、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论(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论的内涵1.主导产业说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循环中所处的阶段。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专业化部门主要是由处在创新阶段的兴旺部门所组成,则不但说明它经济发展实力雄厚,而且说明它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仍然可以保持发展的势头,这种地区因此被列入高梯度地区。如果一个地区的主导专业化部门都是由那些处在成熟阶段后期或衰老部门所组成,则地区经济必然会呈现出增长缓慢、失业率上升、人均收入下降等种种不良的征兆,或已陷入严重危机之中。这种地区属于低梯度地区。2.创新活动说创新活动,包括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按顺序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3.城市系统扩展说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创新在空间上的扩展主要有局部范围的与大范围的两种形式。局部范围的扩展指的是创新活动由发源地大致按距离远近、向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邻近城市转移。这种转移发生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创新多发源于城市密集带的中心城市。所以当社会上对新产品的需求增大,创新地区已经没有能力单独把生产发展到能够充分满足需求的水平时,领近的城市就会凭借其地理位置上的优势,把这种产品的生产接过来。这时,即使它们本身的条件并不十分具备,例如,技术力量不足,协作条件不完全具备,也可以靠与创新地之间业已建立起的密切关系,通过协作来求得问题的解决。大范围的扩展则是指创新活动由发源地按全国行政区域城市系统顺序蛙跳式地向广大地区扩展。例如由纽约向芝加哥、旧金山等城市扩展。这时决定转移去向的就不是距离远近,而是接受新事物能力的差距,而梯度划分正是这种差距的反映。只有处在第二梯度的城市才有能力很快接受并消化发源于第一梯度的创新产业部门或创新产品,才有能力把这些产品更广泛、更深入地销售到它们各自控制的市场中。同理,以后随着产品生命的成熟与老化,它们的生产还会依次向第三梯度、第四梯度上的城市转移,甚至还会由城市向乡镇、农村转移。农村地区的许多创新(主要在农林牧业生产及其产品加工等方面)也往往是先反馈到城市系统中,然后通过这个系统,扩展到全国有需要的地区。(二)区域经济发展广义梯度理论1.广义梯度概念及内涵“梯度”一词的本来涵义是指事物在一定方向上呈有规律的递增或递减的现象,也就是说,它是描述事物在空间内不均匀分布状况的一个概念。如果把梯度定义为某种事物的量与一定距离的比率,则根据事物性质的不同,梯度的外延极其广泛。在区域经济学中,所谓梯度一般只需考虑某一方向上的情形,它的数学表达式为:gradφ=/,式中的分母一般是指所考察区域上的空间距离,分子为表征梯度现象的硬性或软性的指标,包括自然资源、GDP、科学技术水平、产业结构优劣程度、人口密度等。现实人类社会由多种复杂状态的梯度分布构成,而世界万物的发展演变也是各种梯度之间综合使用、梯度分布不断产生和消失的过程。通过对定义式中分子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拓展,梯度分布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自然界中物质、能量等客观事物的梯度分布。在自然界中,梯度无处不在——高山大海、矿物资源、风暴雨雪、飞流瀑布。无论是古老祖先所说的宇宙初开,浑浑沌沌,后来清气上浮为天,浊气下沉为地,还是现代科学所确立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其基本的底蕴都是梯度的产生并且逐渐多样化。经济行为主体正是在自然界诸多要素梯度分布的基础上,从事着必要的经济活动——引水灌溉、开矿冶金、筑坝发电等。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是如何将稀缺资源在区域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而所谓稀缺资源,从物理学角度看,无不是指某些相对的高浓(密)度的物质的聚集体。就自然资源梯度分布及其变化对经济社会影响的研究,应是梯度理论研究课题中应有的涵义。二是指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梯度分布。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也就有了不同于直观的自然梯度现象的另一种梯度分布,即人类文明及社会经济水平的梯度分布。德国区域科学家采用多元分析法,按多项发展指标来区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梯度。为了把高梯级地区与中梯级、低梯级地区区别开来,采用高技术密集型产业部门产值在GNP中所占比重、获得高等学位的人员在职工中所占比重、近十年获得专利项目在全国所占比重、区域失业率、区域中贫困线以下的户数所占比重、初级部门产值在GNP中所占比重、人均住宅面积等指标,然后用多元回归法求出对应各项指数的权数,把每个区域各项指数的加权数相加起来,求得区域的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区域间综合发展水平的差异,便形成各种梯度。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梯度现象是梯度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三是指生态环境优劣程度的梯度分布。生态环境品质对经济活动会产生重要影响。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害的梯度及其推移,譬如环境污染、瘟疫传播和土地沙漠化等,既对低梯级地区也对高梯级地区产生负面影响。这类梯度的产生,有些是自然使然,有些则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副产品。自然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将对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构成最根本的威胁。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被人类利用的最终结果之一,就是其已有梯度的减缓乃至消失。生态环境水平分布梯度的合理化乃至优化,应该越来越予以重视。三种梯度分布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物质和能量的梯度分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与前提。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在各区域间的梯度分布,是人类在此基础与条件下自主活动的人文结果,同时也改变着其进一步活动所赖以进行的客观条件。生态环境状况的梯度分布是自然和人类活动的结果,当加进人类自己的价值判断之后,它就存在一个可持续发展问题——是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三种意义上的梯度分布在同一地区可能存在很大差异。一个资源富集地区可能是也可能不是经济社会发达地区,一个经济发达地区不一定是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而一个地区的发展需寻求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样的地区才可能成为完整意义上的高梯级地区。除了对梯度定义式中的分子φ的外延拓宽之外,广义梯度对其分母S的含义也作了拓宽,它将S不看作空间距离而看作经济距离。以行路为例,人们都知道“隔山不算远,隔河不算近”的道理,在缺少渡船的情况下,面对虽然狭窄然而波涛滚滚的河流,行人只能望河兴叹,难以到达近在咫尺的彼岸。同样,在经济生活中,两地间交往的难易程度,并不主要地决定于空间距离的远近,而往往决定于交通、通信条件的便利与否。以经济距离来代替空间距离,更符合空间经济活动的特征。空间距离是无法改变的现实,但经济距离却可因人类的努力而缩短。要提高中心城市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强度,要减少高梯级地区向低梯级地区进行梯度推移的阻力,发展交通、通信事业,使地区间的经济距离缩短,就成了最根本的手段和途径。由于对定义式中的分子、分母所作的规定,较之传统的梯度理论,广义梯度理论有了较大的拓展,因而具有更强的概括与分析能力。2.广义的梯度推移广义梯度概念使世界展示出了一幅复杂的、动态的梯度分布图景。梯度是自然界和经济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世界正是因为梯度的存在而日益丰富和鲜活生动。一个没有梯度,各种质量、能量、成分、人口等处处均匀的世界是无法想象的:有了梯度就有了差别,有了差别就有了矛盾,而有了矛盾才有了运动。从根本上讲,梯度分布是运动的前提,梯度推移乃是事物运动的方式之一。人类经济活动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对客观存在的各种物质梯度分布越来越广泛深入的利用。广义梯度的内在规定,揭示了区域间梯度分布的多样性,扩充了梯度推移的内容。就经济技术方面的梯度推移而言,它不仅是经济总量和科学技术的单向运动,而且包括了多种生产要素在多个方向上的运动——人口流动、资金流动、知识流、信息流、资源流等。以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梯度分布为例,一方面,城市是科学技术、组织管理、工业产品、信息与资金的高梯级地区;另一方面,农村又是自然资源、劳动力、农产品等的富集地区,两者之间要素的流动是双向而不是单向的。一个地区多种高浓(密)度要素的汇聚,将会在聚集作用下发生“化合”反应,产生出新的、为简单堆垒所不可能产生的要素。新要素的产生和梯度式分布,反过来又影响原来的诸种要素的进一步配置。进入工业经济时代后,社会经济生活之所以越来越复杂,就是因为这种“化合”反应所生成的新要素越来越多的缘故。现实中既有高梯级地区对低梯级地区生产力水平的绝对优势和单向推移,也有不同梯级地区间生产力要素的相对优势、双向流动和交叉影响。把多种梯度的推移及其效应加以综合考虑,系统引导,方可避免战略指导上顾此失彼的被动。3.广义梯度理论与其他区域开发理论的关系广义梯度理论的主旨,就是在对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等广泛意义上的各种各样梯度现象分别把握的基础上,研究对它们如何利用、培植和配置,形成科学、有序、和谐的分布态势和开发战略,以求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良性互动关系和可持续发展,因而它必然比基于狭义梯度观念的各种理论有更广阔的视野,并对现有的区域开发理论起支撑作用。到目前为止,区域开发理论仍是由若干片段组合而成的一种合成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