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1.2015年5月23日,西南地区最大的美术馆——四川美术馆新馆正式掀开了神秘面纱。四川美术馆开馆后将对市民免费开放,让观众感受艺术与美的熏陶。这样做是因为()①经济决定文化,没有物质条件的提高就没有精神文化的发展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点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可用排除法来做。经济决定文化,但是文化的发展与经济不是亦步亦趋的,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自身的传承性,没有物质条件的提高就没有精神文化的发展说法错误,排除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③是错误的;②④正确且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考点:文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2.“抛弃墨水,拥抱键盘”,从2016年秋天开始,芬兰教育界将放弃使用了几个世纪的书写系统,正式进入数字时代。由此可见A.现代教育方式变革要通过技术手段实现B.现代信息技术是当代文化变革的先导C.信息技术实现了新媒体对旧媒体的替代D.科技运动推动了文化传播手段的创新【答案】D【解析】芬兰教育界将放弃使用了几个世纪的书写系统,正式进入数字时代。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运动推动了文化传播手段的创新,D适合题意;A、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新媒体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C是错误的。3.传统村落的存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一个问题,每天近百个村落消失的速度令人咋舌。在急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割裂的城市与村庄之间,充斥的不仅仅是“乡韵”的遗失,还有被毁的精神家园。政府、媒体及社会各界都在关注传统村落的去和留。由此可见()A.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B.传统村落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C.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D.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答案】C【解析】在急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割裂的城市与村庄之间,充斥的不仅仅是“乡韵”的遗失,还有被毁的精神家园。政府、媒体及社会各界都在关注传统村落的去和留。这说明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C适合题意;A、D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排除;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B是错误的。4.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体现的道理与之不一致的是()①孟母三迁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③东施效颦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通过文化氛围、文化活动,经过长期的渗透形成的,是一种无形但有效的力量;①④体现了潜移默化的特点,不适合题意;②③没有体现此特点,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5.近年来,一系列新的文化业态,如网络服务、动漫游戏、数字媒体等逐渐形成了以文化内容为纽带、关联度日益加强的庞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文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这表明()A.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B.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C.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D.文化的价值在于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答案】B【解析】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A是错误的。一系列新的文化业态,如网络服务、动漫游戏、数字媒体等逐渐形成了以文化内容为纽带、关联度日益加强的庞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文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这表明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与经济相互交融,B适合题意;C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是错误的,排除。6.有人说“可以写在纸上的规则叫制度,不言而喻的规则叫文化”,“必须打领带上班是制度,不穿背心上班是文化。”这主要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A.潜移默化的B.源远流长的C.积极主动的D.相对稳定的【答案】A【解析】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文化氛围、文化活动,经过长期的渗透形成的,是一种无形但有效的力量。主动、自觉地接受文化熏陶,有利于愉悦精神、陶冶情操、提升审美水平和思想道德素养。材料主要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A适合题意;其他选项没有体现,排除。【点睛】区分“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潜移默化”是指每时每刻、不知不觉地受到文化的影响,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过程来看的,强调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无形性和非强制性。“深远持久”是指经年累月、难以抹去,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结果上说的,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稳定性和延续性。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最主要的是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主要是因为()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D.只要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AB的说法没有错误,但这不是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原因,D的说法过于绝对,正确答案是C。考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一个死知识点,考生只要记住即可。8.《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②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④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A【解析】《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纪录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说明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①③项符合题意;共性通过个性表现出来,②项说法错误;④项“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说法错误,保持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民族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正确选项为A。【点睛】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但是,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9.近年来,我国在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受到普遍欢迎。假如你看到了反映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成就展后,要求你写一篇观后感,需要确定一组体现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或主张的关键词。你认为下列各组中最准确的一组是()A.相互借鉴加强融合维护文化安全B.和平相处文化渗透提升文化软实力C.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弘扬传统文化D.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答案】D【解析】选项A加强融合表述不准确,我国对外文化交流重在交流、借鉴而不是融合其他民族的文化。选项B错在文化渗透,文化渗透是奉行文化霸权主义的国家推行强权政治的错误做法,不符合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或主张。选C弘扬传统文化与我国发展对外文化交流,推动我国文化走向世界关系不大。排除选项A、B和C,只能选D。考点:文化交流点评:中外文化交流要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友好的交流。10.从1999年“神舟一号”到2016年“神舟十一号”,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把伟大的航天精神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更看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灿烂前景。材料说明()①文化的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③航天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重要精神动力④航天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①是错误的;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④是错误的;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②③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11.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先驱疾呼的“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践行的“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振兴中华而奋斗。某校学生会组织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学习交流活动,下列最适合本次活动的主题是()A.继承传统,推陈出新B.弘扬国粹,全面继承C.民族之魂,薪火相传D.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先驱疾呼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振兴中华而奋斗”,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是精神纽带、精神支柱、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C适合题意;A、D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B“全面继承”说法错误。本题答案选C。考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12.什么是文化?著名作家龙应台说:“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体,……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这告诉我们()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②文化是可以通过人的行为体现出来的③文化是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④文化是在个人成长中自发形成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题干告诉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实践中也能够产生文化,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塑造着人,可以通过人的行为体现出来,①②符合题意。③说法不对,文化不一定就是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④说法不对,文化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不是自发形成的。故本题答案选A。考点:文化与人的关系。13.如果请你向中学生写一份“行动起来,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贡献”的倡议书,需要用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①文化塑造人生②社会制度的更替是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的③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④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强调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贡献写倡议书,可从文化塑造人生,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等角度思考,故①③④符合题意;保护文化遗产与社会制度的更替无关,故排除②;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优秀文化塑造人生、文化传播、世界文化多样性14.“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重要伦理思想。为弘扬“孝道”,2012年8月13日,我国发布了包含教父母、每周给父母打电话等充满鲜活时代元素的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这说明()①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②大力弘扬所有传统文化③传统孝道将被新的孝道标准取代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