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强的中国布局与战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世界500强的中国布局与战略由于世界500强在技术、资金、管理、品牌、营销和规模等方面的内部优势,以及对推动当地的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的外部效应,世界各国都在采取不同措施,积极吸引这些大型跨国公司到本国投资。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也把招商引资的目标瞄准世界500强。500强在华投资项目分布与较早时期相比,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重要的变化就是著名跨国公司在中国开始大规模投资。根据调查,截止到2002年上半年,世界500强(指美国《财富》杂志2001年公布的世界500家最大公司)中,除少部分公司因为中国限制外资进入某些行业而不能在中国投资外,几乎都在华进行了投资,共设立了3096个项目。这些项目涉及石油、化工、电子电气、机械仪表、计算机与通讯设备、家用电器、运输工具、医药、食品饮料、轻工等所有制造领域,以及房地产、信息咨询、物流管理、金融保险、进出口贸易、餐饮娱乐等多数服务领域,分布在全国除西藏和宁夏的其他所有省区市。从在华投资的区域分布情况看,500强投资的企业有2792家分别落户在上海、广东、北京、江苏、天津、辽宁、山东等12个沿海省市,占500强在华投资企业总数的90.2%,而在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很少,这同中国利用外资的总体形势是基本一致的。但也有明显不同之处,上海、广东、北京和江苏等省市吸引500强投资的项目比重远远高于其一般外资项目在全国所占比重。而福建和中西部地区吸引500强的投资项目占全国的比重要比一般外资项目比重小得多。可见,500强在中国选择投资区位时,比较注重工业和技术基础为主的综合区位优势。另外,世界500强在华投资的金融、保险和管理咨询、会计等知识密集型项目80%以上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和天津4个省市。500强中,从美欧日在华投资项目的总量看,无论是项目数,还是投资规模,日本跨国公司均占有较大比重。从项目数来看,500强中,日本公司在华投资设立的企业有1334家,占500强在华投资总数的43.1%;美国公司在华投资设立的企业有718家,占500强在华投资总数的23.2%;欧盟地区公司在华投资设立的企业有896家,占500强在华投资总数的28.9%;韩国公司在华投资设立的企业有79家,占500强在华投资总数的2.6%;其他国家500强在华投资设立的企业只有69家,占500强在华投资总数的不到2.2%。500强中日本公司在华创办子公司的数目占全部500强在华投资企业的近1/2,说明地理优势仍相当重要,而文化、习俗、价值观等相近的社会环境也很关键。但日本500强在华投资项目中,有近900家是由三井物产、伊藤忠商事、丸红、住友商事、日商岩井、三菱商事、丰田通商、日棉和东绵9家综合商社直接投资或带动其他投资商共同投资的。从500强在华投资项目的行业分布看,电子电气业最多,为323家;其他依次为:汽车/摩托车及其配件218家、化工213家、粮油食品/饮料207家、金属和五金工具192家、银行/保险/租赁公司160家、纺织/服装154家、石油及石化131家、轻工124家、保税区内进出口贸易及仓储121家、机器设备109家、通讯设备105家。在一些规模经济特别显著、产业全球化趋势明显的行业中,500强投资企业的作用突出。以汽车行业为例,500强中共有24家主要从事汽车产品的公司和27家兼有汽车产品的公司,已经全部在华建立了汽车产品企业。500强在中国汽车行业共建立了207家企业,占中国吸引500强投资项目的6.7%。同时,这也与中国在该行业存在较强的贸易壁垒密切相关。欧美日500强在华投资明显呈现出地理偏好倾向。日本500强更倾向在江苏、辽宁、天津、山东和浙江等省市投资,项目总量分别为199家、124家、95家、79家和59家,占500强在该省市投资项目的比重分别达51%、73.4%、53.1%、50.6%和57.8%,比全国平均比重高7.9个、32.3个、10.2个、7.7个和14.9个百分点。这种分布规律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日本与上述省市的历史渊源(比如和大连)和地理渊源。美国500强倾向在上海、广东和北京设立公司,其项目总量及比重分别为174家、142家、114家和25.2%、27.1%、27.7%,比全国平均比重高3个、3.9个和4.5个百分点。并且,美国500强在浙江、湖北、福建和四川等地区投资总量也相对不少,分别达19家、18家、17家和17家。欧洲500强也倾向在上海、北京等省市投资,总量及比重分别为221家、147家和32%、35.6%,比全国平均比重高3.1和6.5个百分点。在湖北投资的项目及比重也很高,分别为22家和43.1%,江苏和山东分别105家和41家,所占比重为26.9%和26.3%。500强在华投资战略类型自1993年以来,世界500强纷纷投资中国,在华展开了大规模、系统化的投资。如美国前20家最大公司中只有5家从事国内保险和零售企业未在华投资;德国和法国的前20家最大企业全部进入中国,其中有17家设立投资企业、3家成立了代表处;日本前20家最大公司中除东京电力公司外全部打入中国市场。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这么多的世界级跨国公司进入一个国家投资,在世界经济史上是不多见的。这种状况导致了500强在中国展开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国际竞争,为了在激烈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500强相继制定并实施其在华投资战略。低成本战略。低成本战略就是降低价值制造的成本(也就是生产成本)战略。这是500强在华投资普遍采用的一般竞争战略之一,其主要方式就是利用规模经济效应、经验效应、设计优势、地点选择优势、市场进入的时间优势等,从而获得成本领先地位。但这种战略比较适宜市场规模较大、技术变化速度不太快的行业或产品。如宝洁公司是美国大型生活消费品公司,也是享誉世界的最精于营销的公司之一,它在洗衣粉、洗涤用品和个人护理品方面在全球居统治地位。其在该领域的竞争对手包括500强中的德国汉高公司、英荷的联合利华公司以及日本的花王公司等众多跨国公司。宝洁公司是同业中率先在华投资的企业(1988年进入),而且按照接近产地或市场所在地这一最古老的活动地点选择优势,分别在广州、北京、天津、成都和苏州等地设立了12家消费品生产企业,实现了规模经济。同时,在1990年代初期即在广州生产基地建立了黄埔技术开发中心,并于1998年设立了北京宝洁技术公司,研发出适应中国消费者品位和偏好的本土化产品,从而成功地实现了低成本扩张战略,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遥遥领先。德国汉高公司也采取了类似的战略。差异化战略。差异化战略是指企业通过提供独特的产出特性、以及技术、品牌形象、附加特性和特性服务等来强化产品(服务)特点,增加消费者价值,使得消费者愿意支付较高价格的战略。实现差异化战略的主要途径有:提高产品质量、根据消费者需要定制产品、加快新产品和新工艺研发以生产更有用的、更有吸引力的产品等等,从而实现高位定价。如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在华投资的山东松下映像公司,主要生产彩电产品,由于其规模不经济,实施低成本战略效果不明显,前几年其市场占有率徘徊在5%左右。2000年,该公司加大了研发力度,率先推出了适合中国市场的更高清晰度的锐屏彩电和纯数字彩电,尽管产品高价定位,但其市场占有率却稳步上升。系统化战略。与一般投资者不同,500强往往不是对一个单独的企业进行投资,而是对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各个阶段的产品,或对产品销售、生产和售后服务各个环节进行纵向系统的投资。同时在横向上,跨国公司投资一个企业,还带动其海外上游供货商或下游使用商进行相关投资。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投资往往从投资于一个点,上升为投资于一个产品或产业系统,这就是系统化投资战略。例如,德国西门子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就体现了科、工、贸经营一体化的特色。截止到2000年底,该公司在中国17个省市共设立45家合资企业和12家独资企业,其中拥有1家研发中心、1家贸易公司和1家管理和培训中心。尤其是1994年以来,共有68家世界500强,如西门子、飞利浦、松下、朗讯、联合技术等,纷纷在华设立投资控股公司或地区总部,对在华企业提供支援、服务、协调和管理,进一步促进了500强投资行为的系统化。并购战略。500强对外直接投资有创建和购并两种基本方式,但就现实情况看,500强更倾向于采用购并方式进入东道国市场。与创新企业相比,通过对东道国现有企业的收购与兼并进入市场,具有企业膨胀迅速、花费时间少、帮助企业进入新兴行业和领域,以最快的速度占领具有潜力的市场、获取市场权力、实现资源共享和规模经济,降低经营成本,抵御风险等多方面的优势。因此,跨国购并已被国际经济界普遍认为是跨国公司实现对外扩张的一条捷径。但是,由于跨国并购是通过产权交易实现的,它要求东道国有发达的资本市场和完善的法律制度,而中国目前仍不具备这些条件。因此,直到目前为止,创建方式仍然是500强进入中国的主要方式和首要选择。但自1990年代尤其是中后期以来,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方式发生了一些悄然变化。最引人注目的是印尼华人黄鸿年以“中国策略投资有限公司”的名义,于1992年在华收购了一系列的国有企业,其控股合资企业近200家,涉及水泥、橡胶、啤酒等多种行业。随后,“中策”便在境外注册“中国轮胎”、“中国啤酒控股”等公司,并成功上市。继“中策”大手笔之后,港资公司和欧美日500强也陆续斥巨资登陆。1995年2月,美国百威公司收购了武汉中德啤酒80%的股份;8月,日本五十铃汽车和伊藤忠商事联手收购“北京北旅”20%的法人股;随即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收购了“赣江铃”20%的B股;法国圣戈班集团通过收购两家香港公司,间接持有福建福耀玻璃42.16%的股权;2000年,联合利华并购了著名的北京京华茶叶,法国达能集团收购娃哈哈、乐百氏和梅林正广和等知名国内企业的股权等等。在这些并购案中,交易金额最大的要数美国柯达公司收购中国感光材料行业了(乐凯没有参与)。1998年3月,柯达公司出资37500万美元,收购汕头公元、厦门福达和无锡阿尔梅3家感光材料厂。收购完成后,目前柯达已在华投资了10亿多美元。可以预见,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有关购并法律的完善,500强将会越来越多地采用国际通行的购并方式进入中国。本土化战略。由于中国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比较明显,以及跨国公司追求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利益驱动,相当多的500强在生产经营各个方面,主动推行本地化战略。零部件生产的国产化。其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500强自身在华投资项目的纵向一体化。如日本东芝公司最初投资了若干电子零部件项目,包括生产印刷电路板和偏转线圈的东芝大连公司、制造阴极罩和集成电路的上海新芝电子以及无锡华芝半导体公司等,建立了完整的彩色电视机零部件供应系统,并最终于1996年组建了东芝大连电视有限公司。二是积极培育当地供应商。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当地产业配套能力,减少跨国公司的投资。如爱立信公司努力选择本地供应商为其在华合资企业生产的产品提供大部分零部件,其T18和A1018两种型号的手机国产化程度已超过60%。三是主动引进国外供货商在华投资为其配套。如爱立信公司引入其海外一级和二级供应商在华投资150亿元人民币,建立了零部件生产基地。如今,爱立信公司已经把其全球四大供货枢纽之一建在中国(其余三个分别设在北美、拉丁美洲和欧洲)。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天津等地先由自己或供货商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体系,尔后组建了轿车工厂。丰田汽车公司零部件本土化投资项目表公司名称产品或服务范围设立时间国外投资者烟台首钢电装有限公司车用空调1994日本电装公司天津丰田汽车锻造部件公司锻造毛胚1997丰田汽车公司丰田工业昆山有限公司汽车轮胎金属圈1994自动织机唐山爱信齿轮有限公司手动变速器1996.4爱信精机天津丰田汽车发动机公司汽车发动机1996.5丰田汽车公司天津丰田钢材加工公司钢材加工1995.4丰田通商天津客车桥有限公司盘式卡钳1994.7日本爱信精机天津汽车电器有限公司分电器1995.9日本电装公司天津电装汽车电机公司发电机、起动机1995日本电装公司天津丰田合成汽车软管公司制动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