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消化性溃疡的中医治疗【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7月至2011年3月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9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5例,根据临床证型予中医治疗,对照组44例,使用西药治疗,以3个月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胃镜溃疡直径以及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81%,观察组明显高于与对照组(P0.05),2组Hp清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理想,可以提高溃疡愈合率,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关键词】消化性溃疡中医治疗疗效明轩翰思论文网消化性溃疡多见于胃和十二指肠,也可发生在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口周围及含有异位胃粘膜的美克尔憩室,近年研究发现溃疡的形成与幽门螺旋桿菌的存在有关[1]。本病绝大多数(95%以上)位于胃和十二指肠,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本病病理复杂,易于复发。笔者通过将本院2008年7月至2011年3月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9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5例,根据临床证型予中医治疗,对照组44例,使用西药治疗,以3个月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胃镜溃疡直径以及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具体汇报如下:1临床资料和方法先发表后收费,国家级期刊《健康导报》《医学信息》下半年火爆征稿!QQ13247252511.1临床资料89例患者中,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5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44±11.7)岁,病程1个月-12年,胃镜显示A1期30例,A2期,15例;胃溃疡30例,十二指肠溃疡12例,混合型溃疡2例,幽门螺杆菌(Hp)(+)31例;对照组44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21例,年龄(46±8.8)岁,病程3.5个月-13年,胃镜显示A1期28例,A2期,16例;胃溃疡25例,十二指肠溃疡16例,混合型溃疡3例,幽门螺杆菌(Hp)(+)2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变部位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实用内科学》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2]。1.2治疗方法观察组根据患者的证型,本研究患者证型主要有脾胃虚寒型:治疗以温中祛寒为主,方药为黄芪20g,白芍10g,桂枝3g,生姜3g,炙甘草3g,延胡索12g,大枣5枚。另一证型为肝郁气滞型,以疏肝解郁理气为主,方药为柴胡5g,白芍15g,香附15g,青皮6g,厚朴6g,川芎6g,枳壳3g,甘草3g。对照组予奥美拉唑(富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7例患者予口服枸橼酸铋钾bid/天,每次2片;,替硝唑bid/天,每次1片,克拉霉素bid/天,每次1片。疗程为7天。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1.3疗效标准[3]痊愈:胃镜显示溃疡处以及周围炎症消除;显效:胃镜显示溃疡消除但是仍有炎症;有效:胃镜显示溃疡面积缩小一半以上;无效:胃镜显示溃疡面积基本无变化。(代理教育、经济、医学、社科、法律等论文的刊发业务,代理各类个人专著的出版,并提供代写业务。“诚信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我们将用我们的真诚换取每一个客户的信任.QQ1324725251)1.4统计处理采用SPSS16.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显著性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81%,观察组明显高于与对照组(P0.05),2组Hp清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体见下表:3讨论大量临床实验表明中药对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杀死油门螺旋杆菌[4],胃粘膜明显得到修复,腺体得到再生,周围的炎症被吸收,并且产生良好的止痛作用。中药对于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相对于西药来说有具有整体调节的作用,副作用明显小于西药,中药根据不同的证型使用不同的药方,整体辩证,归纳病机,个别治疗。所谓的胃病要三分治七分养,预防重于治疗,建议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均衡营养,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铁质。按时进食,切禁暴饮暴食,不易过冷过热饮食,少或者不要饮酒、吸烟,避免尼古丁对胃粘膜的刺激,避免长期服用消炎止痛药,譬如阿司匹林等。定期复查,如遇到腹痛、黑便等腰及时就诊,必要时做胃镜检查[5.6].参考文献[1]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建议(2008,黄山)[J].中华消化杂志,2008,28(7):447-450.[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66-1877.[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51-155.[4]邱幸凡,陈刚.“久病入络”理论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9):8-9.[5]林辉.疏肝和胃丸对胃黏膜损伤大鼠胃组织形态学及黏膜血流量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1):2395-2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