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分析及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龙源期刊网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分析及研究作者:何薇杨苡来源:《大东方》2019年第05期摘要: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国家新兴战略之一,其快速发展需要大量专业人才。本文通过总结新能源汽车展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专业人才需求,在此基础上对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前景分析,并为新能源专业学生和新能源企业之间建立一种平衡关系,从高职院校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措施。关键词: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就业全球能源紧缺、环境危机和车辆的排放标准日益严格,当前汽车产业发展整深刻变化。随着国家“双积分”政策的发布和“禁售燃油汽车”时间政策的推进,中国汽车产业正向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转型升级,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国家新兴战略产业之一。爆发式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带动各大高校相关专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能源汽车专业作为新兴专业之一,已成为各职业院校的点建设专业之一,其人才培养教育及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职业规划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1.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近几年日益迅速,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位居世界第一。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27万辆和125.6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98.6万辆和98.4万辆。目前,四川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阶段性进展,已形成以成都经开区为核心,以绵阳、南充、雅安、资阳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格局,截止到2018年底,在公交、公务、设计车等领域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6.9万辆,2018年新增2.85万辆。良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产业发展前景为高职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历经十年发展历程,已基本具备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国内各大车企及汽车相关企业在汽车电池、电机、电子控制、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均取得重大进步,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开始小规模投放市场。同时,政府也在积极推进汽车节能技术的发展,比如制定相关政策,要求乘用车燃料消耗量不得超过标准限值,小排量轿车购置税减半等等,积极推广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整车优化设计、混合动力、轻量化材料等节能技术和产品,大大降低了汽车平均燃料消耗量;天然气等替代燃料汽车技术也已基本成熟并初步实现产业化,已经具有一定的市场规模。燃油供求矛盾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纷纷将新能源汽车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加快推进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汽车节能技术。早在2015年的龙源期刊网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包括德国、英国、荷兰、挪威,以及美国18个州等在内的国家和地区,就组成了“零排放车辆同盟”,承诺到2050年,该联盟内国家将不再销售燃油车。而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关于中国禁售燃油车的消息也一直甚嚣尘上,但无论现在是否已形成具体政策方案,发展新能源汽车都是国内、国外大势所趋。中国想要实现由汽车工业大国向汽车工业强国的转变,此时必须抓住机遇、抓紧部署,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汽车产业优化升级。2.新能源汽车企业人才需求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主要包括前端研发、中端生产制造与后端售后服务企业。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人才招聘与传统汽车人才招聘的渠道与方式相同,招聘岗位主要集中在维修保障服务、销售,招聘的研发岗位较少,招聘电池、电控等机电技术专业高级人员较多。并且新能源汽车的构造和技术与传统的汽车具有很大的不同,对其专业人才的技能素质要求也有很大的不同。从市场发展和行业发展角度出发,针对新能源汽车企业人才需求类型及人才能力与素质,结合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实际情况,对相关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汽车主机厂的需求人才类型及人才应具备的能力进行调研,发现新能源汽车所需的专业人才主要有三种类型:(1)技术研发型人才这类人才需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及科研能力,人才需求80%以上为研究生学历及以上,20%为具有较强分析能力及能够熟练应用有限元及动力分析软件的本科学历。(2)生产检测性人才生产检测性人才需熟知目前国家标准及整车性能,掌握新能源汽车构造及机动车检测检验也无;并对新能源汽车整车、零部件生产及测试标准熟悉,能够进行其性能检测。要求此类人才学历一般高职及以上,具备新能源汽车生产检测实际运用能力。(3)市场服务型人才新能源汽车产业喷发式发展,使得目前市场急需熟悉汽车维修技能和保养方法,懂新能源整车构造及工作原理,可以进行品牌塑造和市场推广的市场服务性人才。此类人才学历一般中、高职及以上,具备吃苦耐劳、良好的沟通能力。新能源汽车行业需求的人才类型与传统汽车一般技术、营销等方面差异不大,但对人才应具备的能力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调研得知,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对技术研发型人才和生产检测型人才需求较多,服务企业对市场服务型人才需求更为旺盛。并且不同企业为高职院校提供的岗位也不相同,主要包括前台销售、检测维修、维修管理、一线工人、之间返修等岗位。龙源期刊网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就业特征现阶段,我国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处于新兴专业,评价就业情况不是仅仅依靠就业率,应多方位考虑,尤其是学生就业后从事的工作领域及薪资水平。随着汽车转型升级,各高职院校紧抓此机遇,以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满足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设立新能源汽车专业,并不断的扩大招生规模。但由于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生基础能力差、教学资源保障不够、师资力量匮乏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使得学生的就业能力不强,加剧就业难度。在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对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汽车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较高的综合素养。3.2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就业优势首先,汽车行业平均水平较高。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属于理工科,学生就业薪资水平相较于其他专业而言较高,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其次,新能源汽车就业范围广。全球多国正竞相淘汰传统燃油车,我国已出台多项扶持政策,传统汽车企业纷纷转向新能源汽车技术,导致新能源汽车从业人员大量紧缺,包括汽车设计、检测、维修、保养等方面的技能人才,这就为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职机会。同时,学生也可以结合自身能力,及爱好兴趣,选择与自己匹配度较高的企业和岗位,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中华英才网、赶集网、58同城等网络平台招聘信息可以发现,新能源汽车行业招聘职位较多,普遍薪资较高。据搜狐新闻网介绍,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人才约17万,预计在2020年人才需求在85万人左右,届时将面临68万人左右的人才缺口。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猛,前景可期,必将造就一批热门就业岗位。根据NE时代新能源汽车人才发展需求和趋势报告显示,新能源行业对人才有很大需求,7成受访者表示所在团队有人才需求,且在目前高校培养专业人才数量短缺的形势下,自主培养新能源专业技术人才成为企业解决人才不足的主要方式之一。以下是NE时代主办的新能源三电系统技术论坛活动调研结果,总参会人数600人,参会企业480余家,参会者主要来自福特、沃尔沃、吉利等整车厂,博世、舍弗勒、博格华纳、万向等零部件公司。根据报告显示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新能源行业对人才有很大的需求,七成受访者表示所在企业有人才需求,且目前企业解决人才需求的主要方式仍是高薪挖人,所以如何培养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是高校教学研究的重点,以及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新模式应是高校以后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3.3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就业缺点龙源期刊网第一,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作为新兴专业,专业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培养的人才技术不精,很多技术仍停留在传统燃油车的基础上面。第二,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速,新技术新产品相继产出,这给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提出了巨大挑战。为适应行业及社会发展需求,学生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满足实际发展需求。3.4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就业方向结合当前汽车市场发展及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就业企业主要集中在汽车服务业、汽车制造业、汽车运输业等,就业方向主要为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与检测、新能源汽车销售、新能源汽车维修与保养、配件管理、动力电池检测与维护、充电桩设计与维护等工作岗位。同时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细分领域也是整车厂和零部件公司公认的较有前景的行业,同样也需要大量的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4.建议措施4.1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符合新能源行业发展趋势及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为目标,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模式创新、配套实训设施等。结合传统汽车维修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重点突出实践教学指导,努力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4.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完善是提高学生培养能力的前提条件,学校选派骨干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在企业及院校内建立实习基地,以教师全员培训、集中专题培训为主要形式,建设一批高素质“双师”教师队伍。4.3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是开展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的关键,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进步谋求发。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实训平台,学生汽车构造等专业基础能力及整车电气系统维修的核心能力,提高学生将理论应用到实际并分析解决所出现问题的能力,同时促进科学技术快速转化为生产力。项目:2018年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校级课题《汽车工程系新建专业“新能源汽车”学生就业前景分析及研究(项目编号:TP180212)》参考文献龙源期刊网[1]王吉敏,许云珍.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调研报告[J].职业教育研究,2017(12).[2]熊安胜.基于新能源汽车时代的专业人才培养研究[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2017.[3]陈贵龙.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10):107-108.[4]陈珊.适应产业现状的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v.2;No.028(16):209.[5]李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新能源汽车实验实训中心建设探讨[J].中国高新区,2018(5).龙源期刊网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