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做选择题时,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要超出答题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阅读题(共76分)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学是戏剧的灵魂陈彦戏剧是靠讲故事取胜的,讲故事就是文学。无论唐传奇、宋元话本,还是明清小说,都为中国戏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精神营养。近百年来,话剧、歌剧等戏剧样式传到中国,其核心仍然是讲好一个故事。戏剧这个靠故事安身立命的文艺样式,讲故事的能力就更需技高一筹。中国历史上的名剧《赵氏孤儿》《窦娥冤》《长生殿》《桃花扇》《牡丹亭》《西厢记》,哪一个不是因故事讲得感天动地、精彩绝伦,而放射出了永久照耀历史、社会、生命、人性的精神与思想光芒的?世界上那些久演不衰的歌剧如《卡门》《图兰朵》《茶花女》,更是凭借优秀的故事登上了经典的位置。故事永远是戏剧的命脉,而故事的本质是文学,文学是戏剧不可撼动的灵魂。戏剧一旦忽视了文学的力量,立即就会苍白、缺血。忽视文学的戏剧,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表现在文本的粗糙上,故事编不圆,前后矛盾,不时出现叙述漏洞,甚至存在较大的硬伤。也有的表现在不注重对文本的思想诠释与精神升华,只过度强调外包装的作用上,尤其是对舞台设计与声光电的倾心依赖,因而形式大于内容。不适度的包装,会破坏作品内在精神意象的释放。有时舞台上最重要的布景道具,可能就是一棵象征无穷生命力的树木,甚至是一株需要特别强调的小草,硬要弄出铺天盖地的森林、草甸来,反倒把紧要处遮蔽了。还有些大制作、大场面、群体舞的运用,让一些本来可以进入思考的段落,变得躁动不安、浮皮潦草起来。戏剧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张力,很多地方是要通过留白来完成的。文学是人学,在戏剧舞台上,“人”是通过演员来传情达意的,演员是中心的中心,一切不能为演员表演提供帮助的辅助手段,都是不可取的。戏剧文学是演出团队共同的努力方向,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讲好故事,塑造好人物,让故事变得波澜起伏、情感跌宕交错,让人物变得立体圆融。在戏剧舞台上,其实每个参与者,包括导演、演员、作曲、舞美、演奏等,同时也都是文学创作者,一旦哪个部门脱离了该剧的文学统摄,这个部门就会出现艺术创作问题。戏剧要在文学这个基础上下功夫,只有基础扎实,二度创作才可能飞升起来,一旦基础不牢不稳,二度创作发挥、增生、堆砌得越多,越让作品的缺陷暴露无遗。一切文学艺术都是以动人为前提的。动人的根本,就在于对所塑造的对象性格、心灵的精准开掘与把握。舞台剧由于受时间、空间与篇幅限制,塑造人物尤其需要单刀直入,使性格快捷显现。因为舞台剧只能通过精彩洗练的独白、对白、旁白、咏叹、宣叙、对唱、重唱、合唱,来形成人物的生命个性、故事的起承转合、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每一句话、一句唱,都需反复推敲打磨,尽量达到“一石三鸟”的效果,才是戏剧这种独特文学样式创作的要妙。当然,戏剧文学的根本,还是要扭结在对历史和时代的责任上,任何精致的戏剧文学,一旦脱离了社会责任,就如雕刻精巧的鼻烟壶,终不过是一种玩物而已。几乎所有剧种都可以久演不衰的《窦娥冤》等戏曲经典,就向我们深刻地昭示了这一点。(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今中外,传承久远的戏剧,都是从传奇、话本、小说的故事中获取了丰富的思想精神营养,凭借优秀的故事成为经典。B.戏剧要在文学上下功夫,一旦忽视了文学的力量,戏剧就容易文本粗糙,或是忽略了对文本的思想诠释与精神升华。C.戏剧艺术强调二度创作,只要文学基础扎实,就能使二度创作飞升起来;否则,二度创作越多,越会让作品的缺陷暴露出来。D.动人是戏剧艺术的基础与根本,戏剧表演要想动人,需要对其塑造对象的性格、心灵进行精准的开掘与把握。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从正面列举古今中外名剧凭借优秀的故事成为经典的事例,分析得出“文学是戏剧的灵魂”的观点。B.文章第二段分析了戏剧忽视文学的力量所造成的种种弊端,从反面证明了“文学是戏剧的灵魂”这一观点。C.文章从剧本创作到舞台表演等多个层面对“文学是戏剧的灵魂”这一中心进行了阐述,强调了文学对戏剧的重要性。D.文章末尾运用比喻的方法,意在阐明《窦娥冤》等能够成为久演不衰的经典,原因就在于它们具有扎实的文学基础。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戏剧表演的形式不能大于内容,有些大制作、大场面的运用就很不恰当,破坏了留白,忽视了留给人们思考的时间。B.演员是舞台的中心,他们通过表演来表现文学中的“人”,那么,一切辅助手段都需为演员表演提供服务、帮助。C.戏剧文学需要演出团队的共同努力,戏剧舞台上的每一个参与者也都是文学创造者,一旦某个方面出了问题,整个艺术创作就会全功尽弃。D.舞台剧受时间、空间与篇幅所限需要迅捷、直接地塑造人物性格,而人物性格的塑造要靠独白、对白等来完成。(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双琴祭梁晓声(1)那两棵树,生长得极慢的树,最适合取其材而做琴。那位七十余岁的老制琴师的经验是,一棵那样的树,只能锯取一段,做成一把音质优良的小提琴。所以,他打算用那两棵树同时做两把小提琴,使它们在音质上不分轩轾。(2)琴取于材,材取于树。老制琴师当年亲手栽下两株小树苗,在十几载里,不但各自增加着年轮,也像少年和少女渐渐长成健壮的青年和标致的女郎一样,深深的相爱着了。它们彼此欣赏,彼此赞美,通过叶片晃动时发出的沙沙声响,永不厌倦的诉说着缠绵的情话。(3)但没等琴做成,老琴师就病倒了。他临终前对儿子说:“世人对于任何事物,包括人的才能,总习惯于评论出个孰高孰低。这是由于人心的偏狭导致的愚蠢啊!我有个夙愿,想要制成两把音质同样优良的小提琴,以此向世人证明,世上有些不同事物的美好是同样的。儿子啊,我想做的事我是做不到了,你可一定要替我做到……”(4)后来,他的儿子伐倒那两棵树,锯取了它们各自最好的一段,以同样的耐心和细心,制成了两把小提琴。他把两把琴送到了琴店,郑重地交待:“如果有谁在这两把琴中反复比较、挑选,自以为是地评优评劣,那么无论他最终选择了哪一把、无论出价多高,都不卖给他。如果有人说它们是同样好的琴,那么可以将两把琴都送给他。如果是两个人,那么一人一把。”(5)有一天,来了两位父亲,带着两名少年。他们的父亲是好友,他们是陪儿子们来选琴的。两名少年不约而同地看上了那两把小提琴,于是店主取出两把琴让他们试一试。(6)他们各拉一曲后,不约而同的对父亲说——那正是他们所期望拥有的琴。店主问:“琴的音质总是有优差之分的,你们不需要交换了再演奏一曲吗?但两名少年频频摇头,都说以他们的耳听来,两把琴的音质同样优良。为了使大人们相信他们不后悔,他们毫不犹豫的交换了琴。“都不需要试试了么?”“不。”两名少年异口同声。于是他们幸运的接受了赠予……(7)后来,他们果然都成了“家”。高超的水平加优良的琴,他们声誉鹊起。无论何时何地,他们一直合奏着。(8)世人欣赏他们的合奏,赞美他们的合奏,用尽美好的词汇形容他们的合奏。但世人的心理是有些古怪易变的。不久,开始了他们之间孰高孰低的纷纭众说。人心一旦发现了美中不足,其实和最初欣赏美时是一样快意的。寂寞的传媒一口咬住那纷纭众说,推波助澜,好比饥犬叼住了一块腔骨。(9)最后,媒体制造的焦点话题让他们再也不能合奏下去了。只能迫不得已地分开,各自独奏。虽然他们都是那么眷恋合奏,虽然他们觉得只有合奏才能高水平地发挥自己的演奏天赋。(10)比他们更眷恋合奏的是那两把小提琴呀!只有合奏的时候,它们才能有机会相见!(11)但是自从他们分开了,它们再就没“见到”过对方,再就没“听到”过对方优美的声音。它们被思念折磨着,它们的琴音里开始注入了缕缕忧伤。正如苦苦相思着的情人们的信上有泪痕一样。(12)然而,两位由合奏而独奏的演奏家,竟渐渐的相互心生出嫉恨来。他们不知不觉就坠入了别人的“阴谋”。他们曾经的珠联璧合,引起了别人的嫉恨。别人不但要离间他们,想要看他们成为仇敌。(13)终于,他们中的一个心理崩溃了。他摔毁了他心爱的小提琴,跃下阳台,一命呜呼。(14)那一时刻,另一个正在另一座城市的舞台上演出。他的提琴的几根弦,随弓皆断。皆断之际,小提琴发出类似哀号的最后一声颤音……(15)悲剧的发生使人心趋于冷静。对死者的同情超过了其他的一切。有同情就有憎恨,有悲剧就有责任。另一个还没来得及从惊鄂中悟到什么,已然懵里懵懂的成了罪魁祸首。最后,他疯了。(16)他那一把琴被换了弦,又摆在琴店里了。然而,无人问津。因为它已被视为不详之物。只要琴弓一搭在弦上,不容拉,便会发出号哭一般的声音。(17)是的,那真是一把小提琴在号哭——在为它不幸的爱人而号哭……(18)再后来,店主干脆把琴丢进了堆放破旧杂物的仓房。(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把“双琴”喻为一对恋人,讲述了它们前世为树、今生为琴的“姻缘”,演绎了一出由相爱相依至分离而毁废的悲剧。B.两位少年终于以其“不约而同”“毫不犹豫”的行动和“异口同声”的回答符合了老制琴师的“传教”条件,幸运地获得了赠予。C.小说在叙述时,“他们”“它们”交替使用,人和物相互交融,灵活地展现了事件过程,暗示了人和物命运的共同性。D.第(10)、(11)段用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两把小提琴因为分离而不能彼此欣赏、赞美的相思之苦和饱受思念折磨的忧伤情状。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5分)答:▲6.请结合文本简要探析作品蕴含的情感。(6分)答:▲(三)实用类文本(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9月25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列宁装”。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乡棒”。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