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暑假作业反馈练习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暑假作业反馈练习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且推翻“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A.亚里士多德;伽利略B.亚里士多德;牛顿C.伽利略;牛顿D.伽利略;爱因斯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物理常识的理解和记忆问题,对于每个物理学家,他们的主要的贡献要了解.解: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会运动,即认为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即为惯性定律,建立了惯性的概念;故C正确.故选C.【点评】题考查的就是学生对于物理常识的理解,这些在平时是需要学生了解并知道的,看的就是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掌握情况.2.物理学中,力的合成、力的分解、平均速度这三者所体现的共同的科学思维方法是________A.比值定义B.控制变量C.等效替代D.理想模型【答案】C【解析】运动合成、力的分解、平均速度这三者所体现的共同的科学思维方法是等效替代,选C(合运动和若干分运动效果相同,合力和若干分力效果相同,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跟某点瞬时速度效果相同)3.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同时间间隔内,速度的变化量()A.大小相同、方向相同B.大小相同、方向不同C.大小不同、方向不同D.大小不同、方向相同【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速度的公式v=v0﹣gt可得,在任意相同时间间隔内,速度的变化量为△v=﹣g△t,即,速度变化的大小为g△t,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所以A正确.故选A.4.手握轻杆,杆的另一端安放有一个小滑轮C,支持着悬挂重物的绳子,如图所示。现保持滑轮C的位置不变,使杆向下转动一个角度,则杆对滑轮C的作用力将()A.变大B.不变C.变小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选B.对滑轮受力分析知:滑轮受到重力、两绳作用力以及杆的作用力,由于重力及两绳作用力均不变,故杆对滑轮的作用力也不发生变化.5.在一根细绳下串联着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下面小球比上面小球质量大,当手提着绳上端沿水平方向使两球一起向右作匀加速运动时(空气阻力不计),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两球状态的是()A.B.C.D.【答案】A【解析】【分析】分别对两个小球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竖直方向平衡,水平方向做匀加速运动列式,即可求解;【详解】利用隔离法分别对M和m分析如图所示:对下面小球M,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则在水平方向有:…①,而在竖直方向则有:…②;对上面小球m,同理有:…③,…④,由①③容易得:而②④则得:故有,,而由①②得到:,因此,即拉力F与绳的拉力T在同一直线上,故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同学们根据运动情况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的能力,关键是正确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推导出角度关系。6.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减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意,铺垫材料粗糙程度降低时,小球上升的最高位置升高,当斜面绝对光滑时,小球在斜面上没有能量损失,因此可以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而B、C、D三个选项,从题目不能直接得出,所以,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故选:A7.如图所示,AC是上端带定滑轮的固定竖直杆,质量不计的轻杆AB一端通过铰链固定在A点,另一端B悬挂一重为G的物体,且B端系有一根轻绳并绕过定滑轮C,用力F拉绳,开始时∠BAC>90°,现使∠BAC缓慢变小,直到杆AB接近竖直杆AC.此过程中,轻杆B端所受的力()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大小不变D.先减小后增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以B为研究对象,并受力分析.由题目中“缓慢”二字知整个变化过程中B处于平衡态.解:A、由于B点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故B点受到的力的大小为各力的合力.故B点在变化过程中受到的力始终为0.故大小不变.故A错误B、由对A项的分析知B点受到的力始终为0,不变.故B错误.C、由对A项的分析知B点受到的力始终为0,不变.故C正确.D、由对A项的分析知B点受到的力始终为0,不变.故D错误.故选:C【点评】该题关键是仔细阅读,弄清题意.并能从缓慢、恰好等词汇找的隐含条件.8.甲、乙两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对乙施加一变力F,力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在运动过程中,甲、乙两物体始终相对静止,则()A.在t0时刻,甲、乙间静摩擦力最小B.在t0时刻,甲、乙两物体速度最小C.在2t0时刻,甲、乙两物体速度最大D.在2t0时刻,甲、乙两物体位移最小【答案】A【解析】【分析】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加速度如何变化,再以甲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所受的摩擦力如何变化,分析两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甲速度最大的时刻、确定位移最大的时刻;【详解】A、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图看出,t0时刻,F=0,加速度为零,则以甲为研究对象可知,甲与乙间的静摩擦力最小为零,故A正确;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两物体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则t0时刻速度方向不变,而且速度最大,故B错误;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两物体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结合运动学规律可知物体一直向正方向运动,可知在2t0时刻,速度最小为零,而位移最大,故CD错误。【点睛】本题关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采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结合,同时结合运动学公式来研究AB间的静摩擦力以及速度和位移关系。9.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内和第2s内的位移之比可能为A.1:1B.1:2C.1:3D.1:4【答案】B【解析】【详解】设初速度为,加速度为,则在第位移为:第内的位移为:由上面分析可知:当时,但是现在,所以,而且不可能为,故选项B正确,AC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物体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注意对进行讨论,分为时和进行讨论,同时位移之比不可能为,否则为匀速运动了,与题意向矛盾。10.图甲是某人站在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跳动作的示意图,点P是他的重心位置。图乙是根据力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作出的力−时间图线。两图中a∼g各点均对应,其中有几个点在图甲中没有画出.g取10m/s2.根据图象分析可知()A.此人的重力为750NB.b点是此人下蹲至最低点的位置C.此人在f点的加速度等于零D.此人在d点的加速度等于20m/s2【答案】D【解析】【分析】开始时的人对传感器的压力等于其重力,人下蹲过程中先加速下降,后再减速下降,即先是失重后是超重状态;【详解】A、开始时人处于平衡状态,人对传感器的压力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和平衡条件可知,人的重力为,故A错误;B、人下蹲过程中先加速下降,到达一个最大速度后再减速下降,当人下蹲到最低点时合力向上,传感器对人的支持力大于重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对传感器压力也大于重力,即F大于重力,由乙图可知b点时人对传感器的压力小于其重力,故B错误;C、f点时人对传感器为零,意味着这人已经离开传感器,则此时人只受重力即人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故C错误;D、人在d点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故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超重和失重现象,明确人下蹲和起立过程中速度、力的变化、加速度的变化是重点。11.飞机以320km/h的速度在地球表面附近飞行,下列哪种情况中,飞机上的乘客可在较长时间内看见太阳不动地停在空中(己知地球半径R=6400km,cos11°=0.98,cos79°=0.19)()A.在北纬,由东向西飞行B.在北纬,由西向东飞行C.在北纬,由东向西飞行D.在北纬,由西向东飞行【答案】A【解析】【分析】地球自转是自西向东,所以飞机要看到太阳不动就必须自东向西运动,而在北纬度,飞机速度恰好近似于地球线速度;【详解】在北纬度,根据圆周运动公式其线速度为:,,解得,因为地球自转是自西向东,所以飞机要看到太阳不动就必须自东向西运动,而在北纬,飞机速度恰好近似于地球线速度,故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点睛】本题是追日问题,掌握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公式和物体间的相对运动问题即可解决。12.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的直角劈B放在水平面上,在劈的斜面上放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A,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作用于A上,物体A刚好沿斜面匀速下滑.若改用一个斜向下的力F′作用在A时,物体A加速下滑,如图乙所示,则在图乙中关于地面对劈的摩擦力f及支持力N的结论正确的是()A.f=0,N>MgB.f=0,N<MgC.f向右,N<MgD.f向左,N>Mg【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对于甲图,以A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根据平衡条件求解AB间的动摩擦因数.对于乙图,A加速下滑,加速度方向沿斜面下滑,将加速度分解为沿水平方向和竖直向下两个方向,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地面对劈支持力N.以B为研究对象求解摩擦力f.解:设斜面的倾角为θ.对于图甲,以A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作出力图如图1.根据平衡条件得(mg+F)sinθ=μ(mg+F)cosθ得到μ=tanθ对于乙图,以B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作出力图如图2.设地面对B的方向水平向右,根据平衡条件得水平方向:f=f1cosθ﹣N1sinθ又f1=μN1得到f=μN1cosθ﹣N1sinθ=tanθ•N1cosθ﹣N1sinθ=0.竖直方向:N>Mg故选A【点评】本题关键是采用隔离法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其次得到μ=tanθ.中等难度.二、填空题13.历史上第一个在实验室里比较准确地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________,万有引力常量G=6.67×10-11________(填写国际单位)。【答案】(1).卡文迪许(2).N·m²/kg²【解析】(1)卡文迪许第一个测出万有引力常数;根据得,所以G的单位N·m²/kg²14.汽车在水平地面上转弯时,是________力提供向心力;转弯时车速不能太快,当速度为v时,安全转弯的半径最小为R,若当转弯半径为3R时,该汽车安全转弯的最大速度为________。【答案】(1).静摩擦(2).【解析】汽车在水平地面上转弯时,是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转弯时车速不能太快,当速度为v时,安全转弯的半径最小为R,则;若当转弯半径为3R时,则,解得汽车安全转弯的最大速度为v。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分析向心力是由哪些力提供的.通常这样找向心力:沿半径方向的所有力的合力提供该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1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装置。(1)在实验过程中,要求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_______A.每次将结点O拉到同一位置B.每次把橡皮条拉直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秤的示数D.每次记准细绳方向(2)如果“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图②中两挂钩码的绳子与水平线间的夹角α、β,则cosα/cosβ=________________。【答案】(1).A;(2).3/4【解析】【分析】(1)该实验采用了“等效替代”法即要求两次拉橡皮筋时,要使橡皮筋产生的形变相同,即拉到同一位置;(2)根据力的大小,通过共点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或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详解】(1)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每次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即用一个力与用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故A正确,BCD错误;(2)根据O点处于平衡状态,正交分解有在水平方向:解得:。【点睛】“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我们要知道分力和合力的效果是等同的,这要求同学们对于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并能正确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