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区鲁迅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等级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若要在高倍镜下测得蚕豆叶下表皮保卫细胞的长度,下列操作不必要的是A.标定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B.调节物像至清晰C.转动目镜调整测微尺的方向D.调节光源使亮度达到最高【答案】D【解析】【分析】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观察清楚→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直至获得清晰的物像(切勿用粗准焦螺旋)。【详解】不同放大倍数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不同,所以应标定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A正确;换用高倍镜后需要调节物像至清晰,B正确;测量过程中常需转动目镜,以使测微尺与保卫细胞的长径平行,C正确;在使用高倍镜时,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明亮,获得清晰的物像即可,无需使亮度达到最高,D错误。2.无机盐在生物体内起重要作用。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缺钙易导致人体肌肉抽搐B.缺锌易造成人体生长发育不良C.缺铁易引起人体贫血D.人体内的无机盐都以离子状态存在【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体内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些无机盐对于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具有重要功能。【详解】缺钙易导致人体肌肉抽搐,A正确;缺锌易造成人体生长发育不良,B正确;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缺铁易引起人体贫血,C正确;人体内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状态存在,D错误。3.以下代谢过程,在高等动物、植物体内都可以发生的是A.葡萄糖→糖原B.葡萄糖→淀粉C.葡萄糖→脂肪D.葡萄糖→纤维素【答案】C【解析】【分析】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多糖,淀粉、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多糖。脂肪是动植物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详解】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多糖,葡萄糖→糖原只能发生在动物细胞中,A错误;淀粉、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多糖,葡萄糖→淀粉以及葡萄糖→纤维素只能发生在植物细胞中,BD错误;葡萄糖是动植物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动植物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葡萄糖→脂肪可发生在动植物细胞中,C正确。故选C。4.图为氨基酸的结构示意图。氨基酸作为能源物质时,在酶的作用下脱去一个化学基团,该基团可转化为尿素排出体外,该化学基团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A【解析】【分析】题图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见每种氨基酸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它们都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上还连了一个H和一个R基团,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详解】蛋白质的代谢产物是:水、二氧化碳、尿素,其中尿素含氮,是较好的土壤氮肥,因此该化学基团应是①(氨基)。故选A。5.以下关于人体的物质基础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葡萄糖B.脂肪、糖原均是人体的储能物质C.DNA和RNA都是人体的遗传物质D.蛋白质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可以作为能源物质。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详解】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A错误;脂肪是动植物细胞良好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储能物质,B正确;细胞生物既含有DNA又含有RNA,故人体的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糖类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D错误。故选B。6.一般认为,类固醇激素的跨膜运输方式如图模式1。研究发现,在昆虫体内的一种类固醇激素跨膜进入细胞需要转运蛋白,如模式2。则该类固醇激素的跨膜运输方式是A.自由扩散B.协助运输C.主动运输D.胞吞胞吐【答案】B【解析】【分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中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扩散是小分子出入细胞的方式,大分子物质常通过胞吞和胞吐的方式进出细胞。运输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内吞)胞吐(外排)运输方向高浓度→低浓度①高浓度→低浓度低浓度→高浓度细胞外→细胞内细胞内→细胞外运输动力浓度差浓度差能量(ATP)能量(ATP)能量(ATP)载体不需要需要需要不需要不需要模型实例水、CO2、O2、甘油、乙醇、苯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和葡萄糖等白细胞吞噬病菌、变形虫吞食食物颗粒胰腺细胞分泌胰岛素、【详解】分析题图可知:模式①为自由扩散,物质由高浓度→低浓度运输,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模式②为协助扩散,物质由高浓度→低浓度运输,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B正确。【点睛】本题考察的是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解答此种类型题的关键是准确识别图中所画的是哪种跨膜运输方式,再根据题意分析作答。7.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浸润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1分钟后进行显微观察,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L是细胞壁B.M中的溶液渗透压大于N中的溶液渗透压C.M的颜色变深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D.一定范围内蔗糖浓度越高N的空间越大【答案】B【解析】【分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据图分析,L是细胞壁,M是原生质层,N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外界溶液。【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L是细胞壁,A正确;此时细胞因失水正处于质壁分离状态,M中的溶液渗透压应该小于或等于N中的溶液渗透压,B错误;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水分子可以通过原生质层,但是M中色素分子不能透过原生质层,而原生质层由细胞膜、细胞质和液泡膜组成,因此M的颜色变深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C正确;一定范围内,蔗糖浓度越高,细胞失去的水分越多,质壁分离现象越明显,则N的空间越大,D正确。8.水绵和颤藻的相同之处是()A.都有拟核能进行细胞分裂B.都有核糖体能合成蛋白质C.都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D.细胞大小相近都是丝状体【答案】B【解析】【分析】颤藻是一种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水绵是一种低等植物,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部分原核生物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如蓝藻。【详解】水绵是一种低等植物,属于真核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是没有拟核,A错误;水绵和颤藻都是细胞生物,都含有核糖体,都可以合成蛋白质,B正确;颤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C错误;水绵和颤藻细胞的形态大小不同,其中水绵细胞较大呈圆筒状,颤藻细胞较小呈圆扁状,D错误。9.临床上可利用噬菌体来抑制绿脓杆菌感染,帮助严重烧伤病人度过感染关。这是因为噬菌体是A.动物病毒B.植物病毒C.细菌病毒D.RNA病毒【答案】C【解析】【分析】病毒根据感染生物的种类不同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三种。【详解】噬菌体是一种专门感染细菌的细菌病毒,它不能感染动物和植物,A、B错误,C正确。噬菌体是一种DNA病毒,体内只有一种核酸即只有DNA,D错误。10.下列各项疾病中,病原体与图同类的是A.红绿色盲B.乙型肝炎C.肺结核病D.脚气病【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示细胞可得,该细胞具有细胞壁、鞭毛和拟核等结构,拟核是原核细胞储存遗传物质的场所,因此可以确定该细胞属于原核生物。【详解】红绿色盲属于遗传病,不是病原体引起的,A错误;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与图示病原体结构不同,B错误;肺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结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细胞壁、鞭毛和拟核等结构,与图示病原体结构类似,C正确;脚气病是因真菌病原体引起的疾病,而图示为原核细胞结构,D错误。故选C。11.下图是ATP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表示腺苷B.②表示ADPC.③表示高能磷酸键D.③比④更容易断裂【答案】C【解析】【分析】ATP由1分子核糖、1分子腺嘌呤碱基、3分子磷酸组成的,结构简式是“A-P~P~P”;由题图可知,图中①是腺嘌呤碱基,②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③④是高能磷酸键。【详解】由分析可知,①表示腺嘌呤碱基,A错误;②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和一分子核糖组成的,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错误;③④均表示高能磷酸键,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④更容易断裂,C正确,D错误。故选C。12.逃生演练中,某同学作出逃生反应的部分机制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警报声感受器X位于人体肌肉内B.若传出神经受损,听不到警报声C.逃生反应有多个神经中枢参与D.若传出神经受损,不影响肌肉收缩【答案】C【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突触、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详解】警报声感受器X位于人的耳蜗中,A错误;由题图可知,若传出神经受损,不影响听觉,B错误;由题图可知,逃生反应有大脑皮层和脊髓等神经中枢参与,C正确;由于题图可知,传出神经受损,影响肌肉收缩,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反射弧结构及兴奋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3.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实验证明噬菌体(图)的遗传物质是DNA。该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是用32P标记了()A.①B.②C.③D.①和③【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的结构特点,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由图可知,①③表示噬菌体的蛋白质的外壳,②表示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NA。【详解】噬菌体的组成是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DNA,蛋白质含有的元素是C、H、O、N、S;DNA含有的元素是C、H、O、N、P,在应用同位素标记标记时应该标记蛋白质和DNA的特有元素即S、P,它们的同位素分别是35S、32P,故应该用32P标记DNA即图中②结构,B正确。故选B。14.人体口腔中生活着一定数量的链球菌,其分泌的过氧化氢对一些病原菌有抑制作用,这种免疫方式属于()A.非特异性免疫B.人工免疫C.二次免疫D.特异性免疫【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体的免疫调节。人体的免疫具有防卫功能,有三道防线,其中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具有的,不针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详解】人体口腔中生活着一定数量的链球菌,能分泌过氧化氢,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即由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组成,A正确。故选A。15.器官移植不仅会发生细胞(免疫)性排斥反应,也会产生体液(免疫)性排斥反应。所以在器官移植后,若要排除“排斥反应”,则需要检测①致敏T细胞②抗体③淋巴因子A.仅①B.仅②C.①②③D.①③【答案】C【解析】【分析】器官移植是将一个器官整体或局部从一个个体用手术方式转移到另一个个体的过程。其目的是用来自供体的好的器官替代损坏的或功能丧失的器官。提供器官的一方为器官移植的供体,接受器官的一方为器官移植的受者。器官移植存在的主要问题:免疫排斥反应和供体器官不足。【详解】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主要依靠浆细胞产生抗体“作战”。细胞免疫主要依靠效应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淋巴因子是活化的T细胞产生的。在体液免疫过程中,B细胞在接受的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会进行一系列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根据题干中信息,器官移植不仅会发生细胞(免疫)性排斥反应,也会产生体液(免疫)性排斥反应,所以在器官移植后,若要排除“排斥反应”,致敏T细胞、抗体、淋巴因子都需要检测。16.如图表示小萌同学在实验室培养大肠杆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②③步骤需要在酒精火焰旁操作B.培养基中必须含碳源、无机盐和水C.③步骤接种环多方向划线便于估计细菌数量D.接种结束后,将④倒置后放入培养箱中培养【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由图可知,①是倒平板,②是用接种环沾取菌液,③是进行平板划线,④是培养。【详解】A、①②③步骤操作时需要在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