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榆林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年级地理试题命题人: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A.春小麦、大豆B.冬小麦、玉米C.棉花、水稻D.高粱、亚麻【答案】A【解析】【分析】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春小麦、大豆。该地纬度较高,冬季寒冷,冬小麦不能过冬。亚麻属于经济作物,不是大田农作物。【详解】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春小麦、大豆,A对。该地纬度较高,冬季寒冷,冬小麦不能过冬,B错。该地位于中温带,棉花是暖温带、亚热带作物,C错。亚麻属于经济作物,不是大田农作物,D错。2.与东北松辽产区相比,长江中下游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是()①粮食商品率高②耕地面积广大③水热资源丰富④复种指数较高A.②④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B【解析】【详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最大的优势条件是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广,故商品率高,明显优于南方地区,①②错误;南方地区由于纬度较低,故水热条件较丰富,生长期较长,复种指数高,③④正确,所以该题选B。3.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A.发展水平B.生活特点C.发展方向D.发展条件【答案】C【解析】【详解】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其差异主要是降水的多少引起的,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发展方向,草原区适宜牧业发展,不适合种植业发展,C对;牧区、农业区的发展方向不同,导致区域发展水平、生活特点的差异,AB错;地理环境是区域发展条件,D错,故该题选C。下图为“3S”技术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4.如果①、③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的结果,②、⑥表示提供影像信息的功能,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的功能。下列关于甲、乙、丙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GISB.乙是GISC.丙是RSD.甲是GPS5.下列有关“3S”技术运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RS可以获取人口增长的动态信息B.RS可以获取水灾淹没区域的动态信息C.GIS可以确定运钞车位置D.GIS可以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答案】4.A5.B【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3S(RS、GPS、GIS)技术的相互关系示意图。①、③表示反馈影像信息的处理结果,说明甲是GIS;②、⑥表示提供影像的功能,说明乙为RS;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说明丙是GPS,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选A。【5题详解】在应用上RS主要是发挥监测的功能,对监测地区进行实时监测,有助于对地物进行动态分析。人口增长并不是短时间内的地物的动态变化,不能用RS获取,故A错误;RS可以对水灾淹没区域进行动态检测,故B正确;GPS的基本功能是定位,可以用于确定运钞车位置,故C错误;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要用RS,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B。【点睛】3S技术及应用领域:(1)全球定位系统:主要是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和海拔)、速度和时间,具有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动测量的特点,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目前广泛应用于军事、测量、交通、救援、农业等领域。(2)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密不可分,是地图的延伸,可以解决与分布、位置有关的基本问题、趋势分析、模式问题、模拟问题等几方面的问题,可以进行查询功能。在城市管理中应用广泛。如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城市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城市抗震防灾、城市环境管理、流行病的防治等。(3)遥感技术:是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系统,在远离被侧目标的位置对被测目标的电磁波特征进行测量、记录与分析的技术,即“遥远的感知”。根据遥感平台高度的不同,遥感可以分为近地面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广泛应用于资源普查和环境监测。地理科学广泛的运用了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研究的范围、内容、方法都有了重大变化。据此回答问题。6.济南市某出租车公司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各个出租车的位置信息,可采用的技术是()A.RSB.GISC.GPSD.GPS和GIS7.在城市管理GIS中,将城市交通图层、居民区图层、公园分布图层叠加后,可以()A.计算城市绿地面积B.分析建筑设计的质量C.估算商品零售总额D.合理调整公交线站点【答案】6.D7.D【解析】【6题详解】出租车上装有GPS可以方便公司随时找到它的坐标,需要用到GPS技术,然后在GIS图上找到具体位置,需要GIS,故选D。【7题详解】居民区和公园附近的交通流量都很大,将三者叠加可以分析人口流量的集中分布点,合理调整公交线路站点。故选D。8.西北地区的地形特点是()A.以山地、盆地为主,三山夹两盆B.东部是高原,西部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C.贺兰山是最高大的山脉,南北走向且位于中部D.内蒙古高原跨半干旱、干旱区,横贯本区东西【答案】B【解析】【详解】新疆的地形以山地、盆地为主,形成“三山夹两盆”的地形,故A错误;西北地区的地形分为两部分,东部是辽阔坦荡的内蒙古高原,西部是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内陆盆地,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故B正确;贺兰山的高度远不及天山和昆仑山等,故C错误;内蒙古高原仅分布在本区的东部,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B。下图是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因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9.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A.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B.鼠害猖獗C.草场的季节变化D.草场载畜量可继续增加10.关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形成的自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B.气候干旱,地表水丰富,河流发育良好C.大风日数多,地表沙质沉积物多,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D.这里的高山地区冰川作用显著,河流的侵蚀作用强烈【答案】9.A10.C【解析】本题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9题详解】内蒙古草原草场丰富,但由于长期以来靠天养畜,超载放牧或弃牧毁草开荒,再加上管理不善,造成草地不同程度的退化,使草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故A正确,BCD错误。【10题详解】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增大,导致荒漠化加剧,人口问题非自然原因,故A错误;该地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河流发育差,多为季节性河流,故B错误;大风日数多,地表沙质沉积物多,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故C正确;这里的高山地区冰川作用显著,因为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流水作用微弱,故D错误。读某区域30年前和现在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1.图示地区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土壤盐碱化D.水污染12.造成该问题的原因是()A.过度砍伐森林B.过量引水灌溉C.过度开发沼泽D.城市化过度发展13.该地森林资源的生态意义主要是()A.保护耕地B.美化环境C.涵养水源D.保持水土【答案】11.B12.A13.C【解析】试题分析:【11题详解】根据两个图对比,30年前该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但是现在森林覆盖率极低,荒漠化面积大,所以图示地区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12题详解】对比两幅图可知,该地区森林面积大大减少,所以造成土地荒漠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过度砍伐森林引起的。【13题详解】该区域30年前水源充足,森林覆盖率高;现在森林覆盖率低,河流短小,说明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考点:该题考查土地荒漠化和森林作用。我国为了改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4.“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A.净化空气B.美化环境C.涵养水源D.防风固沙15.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答案】14.C15.A【解析】【14题详解】考查森林的主要功能。“三北”防护林主要指的是我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主要的环保功效是防风固沙,故D项正确;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和减弱噪声是城市森林的主要作用和功能,故A、B、C项错误。故选D。【15题详解】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可以涵养水源,减弱水土流失,故C项正确;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净化空气不是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主要功能,故A、B、D项错误。故选C。【点睛】森林的作用河流中上游、坡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平原农田周围——保护农田、繁衍物种荒漠地区——防风固沙园林区——调节气候、美化环境道路两旁——吸烟除尘、净化空气16.为了保护和恢复我国西部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①合理开采资源②生态建设以自然恢复为主③已经造成荒漠化的地区应退耕还草还林④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从根本上解决粗放型经济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B【解析】西部地区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开发资源与保护环境并举,在生态环境较危急地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措施,既要注意经济效益,又要注意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17.关于现存森林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主要是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②多分布于地广人稀、自然条件恶劣、难以通行、开发较晚的地区③亚洲、大洋洲分布最广④部分已变为永久性的农田和牧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现存的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故①正确;亚寒带针叶林地区因纬度高,气候寒冷,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人类活动破坏小;热带雨林地区因气候湿热,雨林茂密,交通不便,开发难度大,地广人稀,原住居民以狩猎为生,雨林得以保存,②正确;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洲和北美洲中高纬度地区,热带雨林分布于非洲刚果盆地、南美洲亚马逊平原和东南亚,故③错误;部分原始森林经过人类长期的开发,已被破坏,部分林地已永久性地变为农田和牧场,故④正确,所以该题选D。18.森林破坏引发的生态环境效应有()①全球气候失调②生态环境恶化③臭氧层破坏加重④自然灾害频发⑤地震、火山加剧⑥生物多样性锐减A.①②④⑥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绿色植物的作用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吸烟滞尘,消除噪声,净化空气等。森林破坏引发的生态环境效应有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下图为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1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雨林土壤枯枝落叶多因而有机质含量高B.此循环中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C.雨林生长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植物体内D.雨林生态系统一旦遭受破坏很难恢复原状20.关于亚马孙开发计划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适合大规模移民开发②受“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政策的驱动,大量人口从东部进入③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也是巴西政府拓疆计划的一部分④“人口均衡”的政策也同样适用于我国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19.A20.B【解析】【19题详解】热带雨林高温多雨的环境下,有机养分分解速度加快,降水多,流失快,土壤中的有机质积累少,绝大部分养分储存在植物体内;热带雨林地区,植物本身作为营养主体,占有大量水分,并且因为地区蒸发旺盛,雨水冲刷频繁,导致地表无法储存养料以及过多的水分。植被一旦受到破坏,将破坏雨林的养分来源,导致本就贫瘠的土地更加贫瘠,脆弱的生态系统很难恢复。本题要求选择错误项,故选A。【20题详解】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但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不适宜大规模人口迁移,故①错误;受“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政策的驱动,大量人口从东部进入,利于西部地区的开发,故②正确;巴西引进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促进内陆地区的开发,故③正确;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环境人口容量不同,巴西“人口均衡”政策不适合我国,故④错误,所以该题选B。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湿地主要是指沼泽、泥炭地、河流、湖泊、海岸带以及人工水田、水库和池塘等。据图回答下列各题。21.图中非湿地为()A.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