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228-1998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PSL228—98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DesignCodeForConcreteFaceRockfillDamsSL228—981999—01—16发布1999—0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主编部门: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施行日期:1999年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SL228—98的通知水国科[1999]18号根据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由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主持,以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为主编单位修订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经审查批准为水利行业标准,并予以发布。标准的名称和编号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SL228—98。本标准实施后取代《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导则》DL5016—93。本标准自1999年2月1日起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如有问题请函告主持部门,并由其负责解释。标准文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一九九九年一月十六日页码,1/16UDC2007-8-8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ÿ年下达的技术标准制定、修订计划,在DL5016—93《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原导则)基础上,吸收国内外十多年来的建设经验和科研成果,对原导则进行了修改补充,制订本规范。本规范主要内容包括: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及有关的泄、放水等建筑物布置;坝体堆石或砂砾石材料详细分区;坝体材料特性和填筑质量标准;坝体设计和计算;坝基及岸坡开挖与处理;混凝土趾板与面板设计;周边缝及垂直缝等各种接缝止水设计;分期施工和已建坝的加高;原型观测布置设计等的基本规定和要求。对原导则修改补充的主要内容如下:1将适用范围修改为适用于1、2、3级及3级以下坝高70m以上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2增列了术语和符号一章,统一图示标记。3修改了原导则中在砂砾石地基上不宜修建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等规定。4强调了使用枢纽建筑物开挖料及近坝区石料或砂砾料用作坝体填筑料,以提高技术、经济效果。5拓宽了对趾板地基要求。除弱风化岩层外,经过专门论证,采取工程措施,也可建于风化破碎或软弱基岩上。补充提出了采用混凝土防渗墙、将趾板置于砂砾石层上的基本要求。6补充了需要进行稳定分析和有限元法计算坝体应力、变形的基本要求。7增列了坝顶结构设计要求、坝体抗震措施及砂砾石坝体渗流控制的基本要求。8补充了确定混凝土面板厚度的标准、对原材料及配合比等的技术规定、面板的防裂措施和要求。对周边缝止水作了适当简化,并拓宽了要求。9适当简化了一般性观测项目,增列了可选择的观测项目。本规范解释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本规范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本规范主要起草人:赵增凯蒋国澄曹克明杨德福杨世源王治明目次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坝的布置和坝体分区4筑坝材料和填筑标准5坝体设计6坝基处理7混凝土趾板8混凝土面板9接缝止水10分期施工与已建坝加高11原型观测本规范的用词说明1总则1.0.1为适应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建设发展的需要,规范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设计,使其达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和保证质量,特制订本规范。1.0.2本规范主要适用于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中1、2、3级及3级以下坝高70m以上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页码,2/16UDC2007-8-8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ÿ计;对于200m以上高坝及特别重要的和复杂的工程,应进行专门研究。1.0.3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级别,应符合GB50201—94《防洪标准》及SDJ12—78《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试行)及其补充规定、SDJ217—87《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平原、滨海部分)(试行)中的有关规定。1.0.4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高、中、低坝的高度范围根据SDJ218—84《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的规定分类。1.0.5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属于土石坝范畴,对于本规范未作规定的问题,应按SDJ218—84的规定执行。1.0.6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用堆石或砂砾石分层碾压填筑成坝体,并用混凝土面板作防渗体的坝的统称。主要用砂砾石填筑坝体的也可称为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2.1.2坝高:从趾板清基后的建基面算到坝顶路面的高度,对于修建于斜坡地基上的坝,可从坝轴线处最低的建基高程起算,并加以注明。2.1.3堆石坝体:面板下游的填筑体。2.1.4垫层区:面板的直接支承体,向堆石体均匀传递水压力,并起辅助渗流控制作用。2.1.5特殊垫层区:位于周边缝下游侧垫层区内,对周边缝及其附近面板上铺设的堵缝材料及水库泥沙起反滤作用。2.1.6过渡区:位于垫层区和主堆石区之间,保护垫层并起过渡作用。2.1.7主堆石区:位于坝体上游区内,是承受水荷载的主要支撑体。2.1.8下游堆石区:位于坝体下游区,与主堆石区共同保持坝体稳定,其变形对面板影响轻微。2.1.9排水区:位于砂砾石或软岩主堆石区内及坝体底部的强透水排水区,分为竖向和水平向排水区。2.1.10抛石区:在下游坝趾,由硬岩大块石卸料形成的抛石区。2.1.11下游护坡:保护坝体下游坡面,用大块石堆、砌形成的块石护坡。2.1.12上游铺盖区:用粉土、粉细砂、粉煤灰或其他材料覆盖在面板及周边缝上,起辅助防渗作用。2.1.13盖重区:覆盖在上游铺盖区上的碴料,维持上游铺盖区的稳定,并起保护作用。2.1.14趾板:连接地基防渗体与面板的混凝土板。2.1.15趾板基准线:面板底面与趾板建基面的交线。2.1.16趾墙:布置在趾板线上和面板连接的混凝土挡墙。2.1.17混凝土面板:位于堆石坝体上游面起防渗作用的混凝土主体结构。2.1.18防浪墙:位于坝顶上游侧与面板顶部连接的混凝土防浪挡墙。2.1.19周边缝:面板与趾板或趾墙间的接缝。2.1.20垂直缝:面板条块间的竖向接缝。2.1.21水平缝:面板与防浪墙接缝及面板分期施工的水平接缝。2.1.22柔性填料:由沥青、橡胶和填充料等原料配制而成,并用于止水的柔性材料。2.1.23硬岩: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等于30MPa的岩石。2.1.24软岩: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小于30MPa的岩石。2.2符号1A——上游铺盖区;1B——盖重区;2A——垫层区;页码,3/16UDC2007-8-8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ÿ——特殊垫层区;3A——过渡区;3B——主堆石区;3C——下游堆石区;3D——下游护坡;3E——抛石区(或滤水坝趾区);3F——排水区;F——混凝凝土面板;“X”线——指趾板基准线。3坝的布置和坝体分区3.1坝的布置3.1.1坝轴线选择应根据坝址区的地形、地质特点,有利于趾板和枢纽布置,并结合施工条件等,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选定。3.1.2河床冲积层内,若不存在影响坝体变形及稳定性的粉细砂、粘性土等软弱夹层,可以在密实的砂砾石层上修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3.1.3趾板线的选择宜按照下列要求进行:1趾板建基面宜置于坚硬的基岩上;风化岩石地基采取工程措施后,也可作为趾板地基。2趾板线宜选择有利的地形,使其尽可能平直和顺坡布置;趾板线下游的岸坡不宜过陡。3趾板线宜避开断裂发育、强烈风化、夹泥以及岩溶等不利地质条件的地基,并使趾板地基的开挖和处理工作量较少。4在深覆盖层上建坝布置趾板时,应根据地基地质特性,作好地基防渗结构及与趾板以及两岸连接的布置设计;对于深覆盖层的地基防渗处理及趾板布置,经详细论证后也可采用混凝土防渗墙处理地基,将趾板置于覆盖层上。5在施工初期,趾板地基覆盖层开挖后,可根据具体地形地质条件进行二次定线,调整趾板线位置。3.1.4坝址地形地质条件有缺陷时,可用趾墙(挡墙)进行人工改造,使趾墙与面板连接,同时应作好趾墙及周边缝设计。3.1.5当在坝肩布置溢洪道时,应作好面板和溢洪道边墙或导墙的连接布置及连接周边缝设计。3.1.6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泄水放水建筑物布置,应考虑下列要求:1泄水建筑物应满足规定的使用条件和要求,建筑物运用应灵活可靠;必须具备安全泄放一般洪水、设计洪水和校核洪水的能力。2泄水建筑物的布置和型式,应根据枢纽条件综合比较后确定。在地形条件有利的坝址,宜以开敞式溢洪道为主要泄水建筑物。当布置开敞式溢洪道确有困难时,也可采用泄洪隧洞,但宜采用开敞式进水口,下接泄洪洞。对于100m以上高坝,采用单一泄洪隧洞应详细比较论证。3对于高坝、中坝和强地震区的坝,不得采用布置在软基上的坝下埋管型式。低坝采用软基上的坝下埋管时,必须有充分的技术论证。4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枢纽工程布置中,一般可不设置专门的放空设施;对重要工程及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是否设置专门放空设施,应进行专门论证。5岸边溢洪道布置困难、河床基岩坚硬、泄洪单宽流量不大的中、低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可在坝顶设置溢洪道,但必须详细设计,经过试验论证。6大坝和坝肩溢洪道以及其他有关建筑物,其地基灌浆帷幕应相互连接,形成完整的防渗帷幕。3.1.7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应详细分析研究枢纽建筑物布置与开挖,尽可能为大坝提供料源,就开挖量和填筑量的平衡进行综合比较。页码,4/16UDC2007-8-8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ÿ坝体应根据料源及对坝料强度、渗透性、压缩性、施工方便和经济合理等要求进行分区,并相应确定填筑标准。从上游向下游宜分为垫层区、过渡区、主堆石区、下游堆石区;在周边缝下游侧设置特殊垫层区;100m以上高坝,宜在面板上游面低部位设置上游铺盖区及盖重区。各区坝料的渗透性宜从上游向下游增大,并应满足水力过渡要求。下游堆石区下游水位以上的坝料不受此限制。堆石坝体上游部分应具有低压缩性。下游围堰和坝体结合时,可在下游坝趾部位设硬岩抛石体。3.2.2用硬岩堆石料填筑的坝体可按照图3.2.2进行分区。设计中可结合枢纽建筑物开挖石料和近坝区可用料源,增加坝体其他分区。1(1A)—上游铺盖区;2(1B)—盖重区;3(2A)—垫层区;4(2B)—特殊垫层区;5(3A)—过渡区;6(3B)—主堆石区;7(3C)—下游堆石区;8(3D)—下游护坡;9—可变动的主堆石区与下游堆石区界面,角度依坝料特性及坝高而定;10(3E)—抛石区(或滤水坝趾区);11(F)—混凝土面板图3.2.2硬岩堆石坝体主要分区示意图3.2.3用砂砾石填筑的坝体可参照图3.2.3进行分区。并根据需要增减分区。1(1A)—上游铺盖区;2(1B)—盖重区;3(2A)—垫层区;4(2B)—特殊垫层区;5(3A)—过渡区;6(3B)—主堆石(砂砾石)区;7(3C)—下游堆石(砂砾石)区;8(3D)—下游护坡;9(3E)—滤水坝趾区;10(3F)—排水区;11(F)—混凝土面板;12—坝基冲积层图3.2.3砂砾石坝体材料主要分区示意图页码,5/16UDC2007-8-8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ÿ对渗透性不满足自由排水要求的砂砾石、软岩坝体,应在坝体上游区内设置竖向排水区,并与坝底水平排水区连接,将可能的渗水排至坝外,保持下游区坝体的干燥。必要时可设置下游坝趾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