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咸阳百灵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中国古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主要是因为A.统治者的雄才大略B.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安危C.农民起义不断爆发D.“民本思想”和“农本思想”的影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又是古代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和小农经济是国家赋税和徭役征派的主要承担者,直接关系国家兴衰和人民生计。处于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中国古代明智封建的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扶植小农经济,故选B;A、C、D分别是主观、客观和思想方面的原因,都不是主要原因。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古代农业的特点·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特点和评价【名师点睛】对于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常常与现实问题联系起来考查,对“三农”热点问题尤其要重视。例如联系每年的一号文件,我国实施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相关政策,理解我国农业政策实施得当对稳定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等等。2.我国古代的农业是一种典型的精耕细作农业,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是A.农具的改进B.技术的提高C.小农经济D.国家政策的推动【答案】C【解析】【详解】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也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故C项正确;农具的改进和技术的提高都是服务于精耕细作的需要,A和B项错误;国家政策的推动不是主要动力,故D项错误。3.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其基本特征是①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②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交纳赋税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是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交纳赋税,它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故①②④正确;③说法错误,错在“全部”;所以答案选A。点睛:本题是个组合型选择题,可用排除法;小农经济下,农民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不可能全部自己生产,故③排除。4.相传,北宋的哥窑在浙江龙泉,以冰裂纹瓷器最为有名。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哥窑所产冰裂纹瓷器应属于A.白瓷系列B.青瓷系列C.青花瓷系列D.珐琅瓷系列【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中国瓷器自唐代即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哥窑位于浙江龙泉,属南方,故为青瓷,选B。白瓷属于北方瓷器系列,排除A;青花瓷出现于元代,时代不符,排除C;珐琅瓷起始于清朝,时间不符,排除D。答案:B考点:古代的手工业:制瓷业点评:制瓷业是我国古代的重要的手工业门类,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瓷器,南北朝时期的到发展。最容易考到的是景德镇的瓷器、元代的青花瓷、明清之际的粉彩和珐琅彩等。此外还要知道,我国古代手工业分为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每种手工业的特点需要把握。5.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A.小农经济的发展B.租佃关系的盛行C.土地的高度集中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答案】C【解析】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条件是政府手中要掌握足够的土地,宋代以后政府为推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说明土地兼并严重导致政府手中控制的土地数量减少。6.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封建制度渐趋衰落C.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D.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然经济是特点是自给自足,对外来商品有较强的抵制作用,而明清时期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故D项正确。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需要对外贸易,而不是“闭关锁国”,故A项错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不是根本原因,故BC项错误。7.清末民国初,下列现象在社会上不可能出现的是A.民国成立时孙中山自称朕B.人们穿着西装祭拜孔子C.李小姐穿着旗袍拍了一张照片D.在广州吃到了中西大餐”【答案】A【解析】【详解】孙中山革命的目的是推翻君主专制的统治,在清末民初,显然孙中山不会自称朕,A错误,符合题意;西装是在鸦片战争之后进入中国,民国时期盛行,B不符合题意;旗袍是中西合璧的女子服装,符合此时期服饰特点,C不符合题意;西餐也是鸦片战争之后来到中国,因此清末民国初在广州吃到了中西大餐”符合事实,D不符合题意。8.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一种主要的土地制度。下列关于井田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它是一种国有土制度,土地归全国人所有B.获得井田的奴隶主对井田拥有使用权,不得转让与买卖C.井田制在耕作方式上主要采用奴隶集体耕作的方式D.井田制在法律上被废除是在战国时期【答案】A【解析】A选项错误,井田制虽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但是它的归属属于周天子,而不是全国人民;B选项说法正确,井田制下奴隶主对土地拥有使用权,不能转让买卖;C选项说法正确,井田制得耕作方式就是奴隶集体耕种;D选项正确,井田制被废除是在战国时期诸国变法。9."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这段材料反映了明代丝织业中A.官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B.私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C.产生了雇佣劳动关系D.工匠与机户关系紧密【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资本主义萌芽的理解。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得知明代丝织业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所以选C。10.《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A.唐对“市”的贸易不加任何限制B.长安商品经济繁荣C.唐抑制城市商业发展D.唐通过有效措施管理城市商业【答案】D【解析】从“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可以看出有专门人员负责“市”的管理,而且“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说明有明确的营业时间,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说法明显错误,与材料内容不符;B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内容;C选项错误,材料只体现出管理,不能说是抑制。11.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萌芽。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萌芽虽有壮大却无突破,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其最根本的原因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侵入B.腐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C.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D.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制度的阻挠,故B项正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侵入主要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故A项错误。手工工场只是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表现形式,不是原因,故C项错误。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是外部原因之一,故D项错误。12.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特点的理解能力。题干中的两个成语分别与种植业和家畜饲养业有关,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特点。A项表述不全面,C、D两项与题意无关。故选B。考点:中国古代的农业。点评: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包括:其一:生产规模——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其二:所有制结构——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其三: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其四:生产模式——精耕细作;其五:经营方式——“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13.“坊巷桥头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则材料反映的商业繁荣的景象最有可能出现在()A.商代B.汉代C.唐代D.宋代【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坊巷桥头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反映出城市中市、坊的界限被打破,店铺可以随处可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北宋开始,城市中市、坊的界限被打破,故D项正确;唐代之前,商业活动受到政府的严格管理,市、坊严格分开,故ABC项排除。14.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B.土地私有制度的存在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反映的是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的根源是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度的存在,故B正确。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是土地私有制而导致的,不是根源,排除A。政府也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只是无法根除,C错误。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是由于土地兼并造成的影响,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需要掌握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的表现和原因,解题的关键是注意限定信息“根本原因”和对对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的原因的识记。15.据统计,在1921年中国的棉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接近棉花产地和销售地的内地,纱厂很少。这集中反映了当时A.民族工业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B.民族工业中的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C.民族资本主义已经十分强大D.自然经济并未受到冲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1921年中国的绵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接近棉花产地和销售地的广大内地,纱厂很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民族工业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故B项排除。当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不可能强大,故C项错误。当时自然经济受到了巨大冲击,故D项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特点16.下列材料中能够体现出中国古代专制政府抑商政策的是A.(汉)“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B.(唐)“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C.(宋)“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D.(清)“士之子恒为士,商之子恒为商”【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D项正确,表现对商人的歧视和身份限制,符合题意。A项说法是政策的松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可以排除;B项判断不出政府的抑商政策,可以排除;C项说法是商业藉由农业而存在,农产品依赖商业而流通,互相辅助依存,而不是互相毁伤.这样,好的法则,美好的意愿,何尝有一日不在天下流行呢,也不符合抑商政策。本题答案为D。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17.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明清时期该政策的最主要的影响是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繁荣B.增强了明清时期的国力C.丧夫了发展经济的最好机遇D.导致了科学技术的落后【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为比较鉴别题型。A、B两项显然与题目相悖,D选项则仅仅是重农抑商政策消极影响的一个侧面。该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影响最大。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18.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评价,有人说:"广东人立言,江浙人出钱,湖南人出血。评价中的江浙人出钱的本质含义是A.江浙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重心B.江浙是中国人民抗争探索最早的地方C.近代资本主义最先在江浙等地发展D.江浙人具有经商发家致富的优良传统【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江浙人出钱”是指江浙人民善于经营,对中国近代民族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突出的表现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在江浙等地发展较快,故C项正确。ABD项都只是对历史现象的陈述,而不是从本质上进行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