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陕西省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图”及“不同区域农业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造成图示两地农业景观差异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A.地形B.土壤C.气候D.市场2.我国三大自然区与其最突出的区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A.Ⅰ—“高”和“寒”B.Ⅱ—伏旱C.Ⅲ—高温多雨D.Ⅰ—炎热干燥【答案】1.C2.A【解析】本题组以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农业区位因素、三大自然区的自然特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1题详解】图中显示,两地农业景观分别为旱作农业和水稻种植业。图中显示,两地地形都是平原,不会导致农业景观差异,排除选项A。两地都有肥沃的土壤(耕作土壤)和不肥沃的土壤(如盐碱地、红壤),对两地农业景观差异影响不大,排除选项B。两地属不同气候类型,北方地区降水多,水资源较少,形成旱作农业景观,南方地区降水多,水资源丰富,形成水田农业景观,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两地人口都很密集,市场需求量都很大,市场差异不是造成两地农业景观差异的主要区位因素,选项D不符合题意。【2题详解】图中Ⅰ表示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具有“高”和“寒”的特征,选项A正确,选项D错误。图中Ⅱ表示西北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但没有伏旱天气,伏旱天气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选项B错误。图中Ⅲ表示东部季风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北方地区)或低温少雨(南方地区),“高温多雨”不是整个区域整体的自然特征,选项C错误。被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建筑模式”的土楼,以石为基,以生土为主要材料,掺石灰、细砂、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反复舂压、夯筑而成。土楼是我国历史动荡和民众大迁徙的产物。据此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土楼主要分布在我国A.黄土高原B.东北地区C.东南沿海D.青藏高原4.关于土楼的建设特点及其目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依山就势:取材、取水方便②坐北朝南:防风③人字形双坡屋顶:排水④墙体厚实:防风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5.土楼的居民适宜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A.水稻、油菜、茶树B.春小麦、亚麻、甜菜C.青稞、玉米、甘蔗D.冬小麦、棉花、花生【答案】3.C4.D5.A【解析】【3题详解】东南沿海多低山丘陵,石木资源丰富,就地取材,掺石灰、细砂、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说明当地盛产大米、糖、竹等,是我国东南沿海特征;黄土高原土层厚利用黄土的直立性,建设窑洞;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漫长寒冷,当地房屋低矮、防寒、墙厚;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高寒,放牧为主,房屋多木屋和毡棚。选C正确。【4题详解】土楼建在山间小盆地,不是依山而建,没有沿河而建,不是为了取水方便,①错;坐北朝南,是为了采光,②错;东南沿海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人字形双坡屋顶利于排水,③正确;东南沿海多台风,墙体厚实利于防风,④正确。选D正确。【5题详解】土楼在福建,亚热带季风气候,宜种植水稻、油菜、茶树;春小麦、亚麻、甜菜适宜在亚寒带地区,我国东北适宜;青稞是青藏高原的主要作物;冬小麦、棉花、花生主要在华北地区。选A正确。【点睛】福建土楼以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利用未经烧焙的土并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用夹墙板夯筑而成的两层以上的房屋。福建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各具特色。土楼最早时是方形,有宫殿式、府第式、体态不一,不但奇特,而且富于神秘感,坚实牢固。楼中堆积粮食、饲养牲畜、有水井。由于方形土楼具有方向性、四角较阴暗,通风采光有别,所以福建人又设计出通风采光良好的圆土楼。有利于家族团聚,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方式。美国夏威夷岛上的基拉韦厄火山(位置见下图)自2018年5月3日开始持续喷发了数月,产生了大量火山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6.能够精确测量基拉韦厄火山区地壳移动距离的是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7.可以监测火山灰覆盖区域的是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答案】6.B7.A【解析】本题考查“3S”技术应用。全球定位系统可精确测量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变化,可精确测量地壳移动距离。遥感技术可通过电磁波信息监测大范围地理事物分布,从而获得火山灰覆盖的地区范围。【6题详解】全球定位系统可精确测量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变化,可精确测量地壳移动距离;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地球,没有获地区经纬度和高程的功能,不能测量地壳移动距离。选B正确。【7题详解】遥感技术可通过电磁波信息监测大范围地理事物分布,从而获得火山灰覆盖的地区范围;全球定位系统,能获得火山的地理位置信息,不能监测火山灰的覆盖区域;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是对信息的管理,不能监测。选A正确。2017年9月25日下午5点开始,微信的欢迎界面换了。原先微信启动页中选用的照片素材,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全世界范围公开的第一张完整的地球照片,名为“蓝色弹珠”(BlueMarble),证明人类能从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全貌了。替换原图片的,是由中国“风云四号”卫星从太空拍摄的最新气象云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8.中国风云四号的关键装置是A.航空器B.传感器C.胶片质量D.磁带质量9.中国风云四号观测的优点有①探测范围大②获得信息快③成本低,效益高④不受地面条件限制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8.B9.C【解析】【8题详解】风云四号获取的是卫星影像图照片是遥感卫星,其关键装置是传感器;航天器是飞行器与卫星无关;胶片质量和磁带质量影响遥感记录质量的,不是关键装置。选B正确。【9题详解】遥感卫星可全天候遥测,探测范围大、获得信息快、不受地面条件限制;卫星是高科技,成本高。选C正确。【点睛】遥感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一般指运用传感器/遥感器对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的探测。遥感是通过遥感器这类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远离目标和非接触目标物体条件下探测目标地物。遥感的特点:1、大面积同步观测(范围广)2、时效性、周期性3、获取信息的手段多,信息量大4、可以全天候的工作5、获取信息受条件限制少。2017年7月5日,为期3天的国际防治沙尘暴大会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落下帷幕。来自联合国及43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代表,经过深入研讨、实地探访,对全球沙尘暴防治、荒漠化治理打成共识。其中,中国库布齐沙漠治理模式引发各国与会代表的关注,被视为防治沙尘暴的“治本良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库布齐沙漠形成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A.盆地地形,气流闭塞B.滥砍滥伐,植被稀少C.高山环绕,水汽难以深入D.深居内陆,气候干燥11.“板上发电,板间种草,板下养羊”,这是库布齐近年来兴起的“生态光伏”治沙项目。下列对该工程的分析不准确的是A.光照强烈,发电量较大B.光伏发电大量吸收太阳辐射,加剧地表水分蒸发C.多种植耐早植物D.产业链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高12.治理库布齐沙漠的有效措施有①利用太阳能,减少因樵采对植被的破坏②扩大耕地,利用农作物增加植被覆盖率③建设草方格沙障,固定沙丘④在流动沙丘上大面积植树造林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答案】10.D11.B12.D【解析】【10题详解】库布齐沙漠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燥,是其主要成因;周边没有高山环绕,不是盆地地形;滥砍滥伐是人为原因。选D正确。【11题详解】库布齐气候干燥,晴天多、光照强烈,发电量较大;光伏发电大量吸收太阳辐射,太阳能板阻挡了太阳对地面辐射,减少了地表水分蒸发;气候干旱,适宜多种植耐早植物;“板上发电,板间种草,板下养羊”产业链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高。选B正确。【12题详解】利用太阳能,减少因樵采对植被的破坏,利于荒漠化的防治,①正确;该地气候干旱,扩大耕地,会加大水资源的消耗,加剧荒漠化进程,不利于荒漠化防治,②错;建设草方格沙障,可增加地面粗糙度,减低风速,利于固定沙丘防治荒漠化,③正确;流动沙丘缺少水,在流动沙丘上大面积植树造林,只会造成水浪费,不利于荒漠化防治,④错。选D正确。【点睛】荒漠化治理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据报道,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红色荒漠”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分别是()A.风化作用和过度放牧B.风蚀作用和开山取石C.水蚀作用和滥伐森林D.沉积作用和环境污染14.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答案】13.C14.B【解析】试题考查荒漠化的成因和治理措施。【13题详解】由材料“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可知,自然原因是流水侵蚀作用;亚热带湿润山区的植被为森林,“红色荒漠”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滥伐森林,C正确。【14题详解】由材料可知“红色荒漠”主要出现在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山区,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流水侵蚀强烈,不适宜大力开荒种田,A错;该地区既要保持水土,又要发展经济,应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农林牧副渔相结合,加强农业综合发展,B正确,C错;彻底退耕还林不现实,D错,所以选B。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5.该地沟谷地貌发育,其主要原因是()A.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作用强B.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解侵蚀作用强C.断层发育,地壳水平运动强D.气候干旱,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强16.图中①地农作物长势好于②地,其原因可能是①地()A.光照更强B.土壤的水分更好C.坡度更缓D.植被覆盖率更高【答案】15.A16.B【解析】【15题详解】根据经纬度,该地位于黄土高原,沟谷地貌发育,其主要原因是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作用强,A对。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解侵蚀作用强,B错。断层发育,是内力作用形成,不是流水侵蚀作用,C错。黄土高原位于半湿润区,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D错。【16题详解】图中①地农作物长势好于②地,其原因可能是①地位于河谷南侧,是阴坡,蒸发较弱,土壤的水分更好,B对。阴坡光照较差,A错。图示信息不能体现坡度差异,C错。植被覆盖率更高,不利于农作物生长,D错。宁夏回族自治区是“被贺兰山护着、黄河爱着的地方”。独特的地理位置,塑造出宁夏特有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景观。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7.“塞上江南”是宁夏的主要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①地势平坦②光照资源丰富③降水丰沛④灌溉水源充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8.宁夏地理环境自南向北的变化体现了①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②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③农耕区向游牧区过渡④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过渡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答案】17.C18.C【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宁夏平原号称“塞上江南”,地形平坦,是大陆性气候,晴天多光照条件好,黄河流经灌溉水源充足,是宁夏重要的农业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宁夏自南向北受夏季风影响越来越少,降水越来越少,体现了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降水由400毫米向200毫米减少,体现了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因气候和降水的差异,农业由农耕区向游牧区过渡。【17题详解】宁夏平原号称“塞上江南”,地形平坦,是大陆性气候,晴天多光照条件好,黄河流经灌溉水源充足,是宁夏重要的农业区;气候干旱、降水少。选C正确。【18题详解】宁夏自南向北受夏季风影响越来越少,降水越来越少,体现了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降水由400毫米向200毫米减少,体现了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因气候和降水的差异,农业由农耕区向游牧区过渡;这里是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无关。选C正确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乌裕尔河下游地区,区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