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第十三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长安一中2015级高三第十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在今日市场经济的环境中,诚信的缺失——以及随之而来的信任的缺失——已是一个公认的事实。其原因还得从我们自己身上寻找。现在有些人把诚信的缺失归咎于市场经济,这种认识水平比起严复来不知倒退了多少。其实,诚信的缺乏正表明中国的市场经济尚不够成熟,其规则和秩序未能健全建立并得到维护。而之所以如此,近因甚多也甚复杂,远因一定可以追溯到文化传统和国民素质。西方人文传统中有一个重要观念,便是人的尊严,其经典表达就是康德所说的“人是目的”。按照这个观念,每个人都是一个有尊严的精神性存在,不可被当作手段使用。一个人怀有这种做人的尊严感,与人打交道时就会有一种自尊的态度,仿佛如此说:这是我的真实想法,我愿意对它负责。这就是诚实和守信用。他也会这样去尊重他人,仿佛如此说:我要知道你的真实想法,并相信你会对它负责。这就是信任。可见诚信和信任是以彼此共有的人的尊严之意识为基础的。相比之下,中国儒家的文化传统中缺少人的尊严的观念,因而诚信和信任就缺乏深刻的精神基础。也许有人会说,“信”在儒家伦理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错,孔子常常谈“信”,《论语》中论及诚实守信含义上的“信”就有十多处。但是,在儒家伦理系统中,“信”的基础不是人的尊严,而是封建等级秩序。所以,毫不奇怪,孔子常把“信”置于“忠”之后而连称“忠信”,例如“主忠信”、“言忠信”、“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等。可见“信“是从属于”忠“的,诚实守信归根到底要服从权力上的尊卑和血缘上的亲疏。在道德实践中,儒家的”信“往往表现为所谓仗义。仗义和信任貌似相近,实则属于完全不同的道德谱系。信任是独立的个人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各人有自己的人格、价值观、生活方式、利益追求等,在这些方面彼此尊重,绝不要求一致,另一方面合作做事时都遵守规则。仗义却相反,一方面抹杀个性和个人利益,样样求同,不能容忍差异,另一方面共事时不讲规则。在中国的商场上,几个朋友合伙做生意,一开始因为哥们儿义气或因为面子而利益不分,规则不明,最后打得不可开交,终成仇人,这样的事例不知有多少。毫无疑问,要使诚信和信任方面的可悲现状真正改观,根本途径是发展市场经济,完善其规则和秩序。不过,基于上述认识,我认为同时很有必要认真检讨我们的文化传统,使国民素质逐步适应而不是严重阻碍这个市场经济健全化的过程。(摘编自周国平《诚信、信任和人的尊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诚信缺失的原因,不应归咎于市场经济,只能从我们自己身上寻找。B.诚信之所以缺失,其根本原因可以追溯到国民素质。C.儒家文化传统中的“信”与信任貌似相近,实则属于完全不同的道德谱系。D.要使诚信和信任的缺失得以真正改观,只能认真检讨我们的文化传统。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针对诚信缺失的现状,文章主要论证了诚信缺失的原因并指出了解决办法。B.文章将诚信缺失的原因分为近因和远因,并主要从文化传统上加以论述。C.文章分析论证了“信”在儒家伦理中的重要位置及在道德实践中的表现。D.文章对比论证了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在人的尊严的概念上的区别与联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只有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成熟,才能改观诚信和信任缺失的现状。B.如果认真检讨文化传统,就完全能够解决诚信和信任缺失的问题。C.儒家文化传统中缺少人的尊严的观念,因而诚信和信任就缺乏深刻的精神基础。D.因为儒家的“信”主要是对他人的服从和仗义,所以可能造成信任缺失。【答案】1.2.3.【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A项,与原文第2段对照,可知“不应”与“只能”错误,“市场经济”也是原因之一;故应为“不应只归咎”“还应”。B项,由原文第3段第二句可知,不是“根本原因”,而是“远因”,不是“国民素质”,而是“文化传统和国民素质”。D项,与原文末段对照,可知“只能”表述错误,原文为“同时”,文中表述为“根本途径是发展市场经济,完善其规则和秩序”。点睛: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代词与代内容之间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2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文本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设题的误区如下:概括不当、论据分析不当、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D项,原文第3段中只阐明了“区别”,而没有阐明“联系”。所以错误。【3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B项,由原文第5段可知,认真检讨我们的文化传统,只是能够解决诚信和信任缺失问题的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可见“如果……就……”与“完全”两处都错误。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大树苍凉范超我们从森林出发,最早的家园是树,“乐彼之园,爰有树檀。”我们启蒙的智慧是从树上来的,出生在菩提树下的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孔子在家里栽下一颗桧树,然后周游列国去了,他劳而无怨,挫而弥坚,直到呼喊着“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定格。庄子在“木雁之间”开拓出中庸之道,他看见孟子的故园乔木已深,知道该回家了。门外,我们在树下纠缠着祖辈讲秦汉唐宋元明清,阳关古道上,《山海经》、《尚书》、《诗经》……诺瓦利斯说哲学原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寻找树。举头望明月,只是因为看见了月亮里的树——桂树。低头思故乡,记忆的村庄里长满了一群不死的人和不死的树。是树让村庄真正挺了起来,树是村庄的又一生命。我家的房前立着四颗椿树,每年收完秋,我就沿着高高的梯架把金黄的玉米挂在椿树的颈项肩头。庄子自比为椿,认为椿树“臃肿不中绳墨、拳曲不中规矩”的本色是人性委曲求全以柔克刚的象征。清代的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大椿树姿态奇特处全在枝干之间,平常树凭借绿叶摩抚云彩,大椿树的枝条就足以遮住阳光。枝条向上托起,酷似牡丹花蒂。”这是我见到的唯一盛赞椿树的话,尤其最后一句,绝了。我家后院有一棵榆树,榆树有的是钱。榆钱是我迄今所见世上最一无是处也永不会变质的钱,买不来东西,榆钱生来命贱。我不怪它,我也用不上什么值钱的东西,榆树给了我那么多穷开心,这足够了。枣树也在后院,“一天所有的叶子,仍然默默地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我在周树人的院子里也见过枣树的倩影,“一颗是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枣树看见面如重枣的先生坐在绿林书屋里,横眉冷对千夫指,枣刺般的目光和笔锋戳透了他的浮世。什么时候,才能回到那暧暧远人村去呢?美美地睡上一觉,再于荞麦皮为内容外裹戏水鸳鸯的布枕上,听那鸡鸣桑树颠。桑梓之地是我故园,我们扶桑成长,而后把酒话桑麻。一个诗人说:“我一生中看见的树只有一棵,它叫做陌上桑;我一生中遇见过很多荆钗布裙的村姑,但现实主义的村姑只有一位,她叫做罗敷;我一生中的爱情有许多种,但最忧伤最美丽的一种叫乡愁。”我开始习惯于和树对视,长时间的无语对视,有助于我和树的交流,看的久了,树会动起来。据史料记载,树可能曾是一只动物,亦或一只鸟但无一例外都是温和的。其实树成了精也是谦恭文雅的。《西游记》中唐三藏遭遇树精算得上最浪漫最富有人情味的一劫了。八百里荆棘岭上木仙庵里,十八公是松树,孤直公是柏树,凌空子是桧树,拂云叟是竹,赤身鬼是枫树,李仙是杏树,丹桂、腊梅则为女童,千年大树与从长安来的唐僧谈经论道,作诗和赋,李树更是杏眼含春,一曲“雨润红姿娇”醉了红颜撩了人心。当这些树被一阵乱耙连根掀翻时,根上一时间鲜血淋漓。我喜欢这些美丽、从容而又睿智的树精,看着他们被愚夫莽徒毁灭,我忍痛合上了书卷。树木崇拜是久远的习俗,遍布各地,实际上是认同树作为故园生命形式的一种精神性礼拜。风水树的存在即为例证。风水树一般位于村庄的风口处,它与风水术伴生。风水术认为“煞气”侵入会令人财破身亡,必须植树消之。撕开这层面纱来看,北方盛行季风性气候,风口种树,无疑能抵抗住大风。乡野居址树多则宅必旺,因为“万物莫善于树”,自有吉气相随,成全富贵坦局,同时给人邪不压正的力量。松柏精神与松柏长青就是这个道理。我家的院子在我离开之后荒废了,整个村庄因某种原因很快迁到了高处,树都被伐去盖房了。老村的底盘成了田地,田里偶尔会长出一些树苗来。等他们快长成材时,村子又因某种原因整体回迁,树又派上用场了。新村里却再也没有到当年的葳蕤样。在树远离后的日子,我会梦见它们,在梦中我召唤着这些树的灵魂,回吧,回到咱家的院子里去,挖一个坑,让我跳进去,让我长成一棵树,向着你们微笑。我的绿荫定会留住你们往昔的美好。来吧,靠近我,抱紧我。我爱你们。(有删改)4.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介绍“树”的人文历史,交待出作者喜爱“树”的原因,为后文写“树”的精神做铺垫。B.文章托物言志,通过写不同树种的特性和树的历史传说,表达作者对现实乡村正在慢慢消失的思考。C.作者用历史材料、现在乡村状态,古今对比,旨在说明“树”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树”文化的萎缩。D.在我国古代,人们喜欢在住宅周围栽种桑树和梓树,后世用“桑梓”代指“家乡”。5.本文文眼是哪句话?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全文表现了作者对树的礼赞和热爱,可标题却为“大树苍凉”。你认为这个标题是否合适?谈谈理由。【答案】4.D5.文眼:树让村庄真正挺了起来示例:树是乡村的象征,是乡愁的承载者,是村庄的生命,揭示出村庄与树的依存关系,表达出对树的礼赞和留住绿荫的愿望。6.示例:合适。“苍凉”的本义是凄凉。作者用“苍凉”形象写出“树”的悠久历史,表现出“树”作为家园的象征经历了时代岁月的沧桑变化。同时,作者用“苍凉”写出“树”承载和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思想和故园乡愁,在历史变迁中遭受摧折,劫数未尽,作者借“树”反思社会的现状。【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散文阅读理解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一般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结构,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A项,“交待出作者喜爱‘树’的原因”不正确。文章开头交代树的人文历史,并不能说明这是作者喜爱树的原因。B项,“表达作者对现实乡村正在慢慢消失的思考”无中生有,文章写了乡村的变迁,但没有写到乡村正慢慢消失,也没有体现出作者对乡村消失的思考。C项,“古今对比”不正确,文中虽然引用了史料,但没有把古今进行对比。故此题答案为D项。【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既考查鉴赏文章主题的能力,又考查鉴赏文章语言的能力,重点考查对文眼的理解。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通读全文,理清层次,找到文眼,然后结合上下文理解文眼句的含意。本文从“我”家院子里的树写起,然后写到记忆中的乡村,再升华写树木是有灵魂的,最后写村庄的现状。最能体现主旨的句子也就是把“树”和村庄联系起来的句子,即“树让村庄真正挺了起来”。一方面作者由树想起家乡,表达浓浓的乡思,可见在作者心中树是村庄的象征,树是乡愁的承载者;另一方面,作者写了家中的树和乡村的经历,展现了树和乡村的关系,结尾写到树的呼唤,表达出留住绿荫、留住树的愿望和对树的爱。【6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鉴赏文章标题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仔细审题,明确考查方向,然后再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本题题干说全文表现了作者对树的礼赞和热爱,可标题却为“大树苍凉”,让考生分析这个标题是否合适,这就意味着考生解答时首先要表明观点,然后再分析标题与文章主题的关系。考生分析时注意抓住“苍凉”进行。首先要点明“苍凉”的含义,然后分析用“苍凉”来写树,表现出树的哪些特征,揭示了树了哪些内涵,又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就可以了。本题建议考生答“合适”。【点睛】第1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