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社会美1目录•一、社会生活如何成为美•二、人物美•三、日常生活的美•四、民俗风情的美•五、节庆狂欢•六、休闲文化中的审美意味2社会生活如何成为美•“生活世界”是有生命的世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人与万物一体的世界,是充满了意味和情趣的世界。社会生活是人的“生活世界”的主要领域。•在社会生活领域,利害关系经常地处于统治地位,再加上日常生活的单调和重复,人们更容易陷入“眩惑”的心态和“审美的冷淡”。•人们通过自己创造的意象世界超越世俗的、实用的、功利的关系,回到人的本真的生活世界,回到人的存在的本来形态,从而浑然忘我,快乐,陶醉,充满自由感和幸福感。(民俗风情,节庆狂欢,休闲旅游)•超越功利和突破冷淡麻木而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同样可以生成意象世界。在日常生活领域营造一种诗意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获得美的享受。3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人物美1.人体美2.人的风姿和风神3.处于特定历史情境中的人的美4人体美是由形体、比例、曲线、色彩等因素构成的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意象世界。人体美的形式因素不能脱离人的感性生命的整体,也不能脱离人的社会文化生活的环境和人的精神生活。人体的形式之美最终显示为感性生命之美。人体美人物美5•当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声音笑貌表现出他(她)的内在的灵魂美、精神美时,就形成一种风姿之美、风神之美。•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谡谡如劲松下风。•飘如游龙,矫若惊龙。•濯濯如春月柳。•朗朗如日月之入怀。人物美人的风姿和风神印度《舞蹈天使》7飞天8人物美处于特定历史情境中的人的美人物美的这个层面,包含有更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人生意蕴,也更能引发欣赏者的人生感、历史感。9大卫:《拿破仑一世的加冕》(局部)10日常生活的美,在很多时候表现为一种生活的氛围之美。这种氛围,犹如玫瑰园中的芳香,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人人都可以感受到,而且往往沁入你的心灵最深处。如果人们能以审美的眼光去关照日常生活,它们就会展示出一个充满情趣的意象世界。日常生活的美11•绿蚁新醅pēi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忆昔午桥桥上饮,座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陈与义(宋)《临江仙》日常生活的美中国古人特别追求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营造美的氛围。1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李白风吹柳花香满店,胡姬压酒劝客尝。——李白日常生活的美13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美不在理念,也不在人的主观意识,而就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美就是生活,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日常生活的美美在生活14敦煌壁画中的生活场景中国的茶VS西方的咖啡•《红楼梦》“吃茶”•“小娘子,叶底花,无事出来吃盏茶”•民歌“盘陀江上是侬家,郎若闲时来吃茶。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马缨花。”•巴黎的左岸咖啡文化:普罗科普咖啡店及刊物花神咖啡店16•他们在富裕中能简朴知足,在住宅和环境方面显得简单、幽美、清洁,在一切情况下都小心翼翼,能应付一切情境,既爱护他们的独立和日益扩大的自由,又知道怎样保持它们祖先的旧道德和优良品质。——黑格尔日常生活的美荷兰人的世俗生活世界17–在草屋里纺纱的管家妇,在刨凳上推刨子的木匠,替一个粗汉子包扎手臂的外科医生,把鸡鸭插上烤签的厨娘,由仆役扶持梳洗的富家妇;所有室内的景象,从贫民窟到客厅;所有的角色,从酒徒的满面红光到端庄的少女的恬静的笑容;所有的社交生活或乡村生活:几个在金漆雕花的屋内打牌,农民在四壁空空的客店里吃喝,一群在结冰的运河上溜冰的人,水槽旁边的几条母牛,浮在海上的小船,还有天上、地上、水上,白昼、黑夜的无穷的变化。——丹纳《艺术哲学》日常生活的美荷兰画派•他们逐渐证明了一幅画的题材远远不像所曾想像的那么重要。正如平凡的词语可能给一支美妙的歌曲提供歌词一样,平凡的事物也能构成一幅尽善尽美的图画。布鲁威尔吸烟者布鲁威尔触觉弗美尔厨妇26米勒《拾穗者》晚祷牧羊人看管羊群牧羊女与群羊务农归来倚锄的人嫁接树木的农夫19世界法国现实主义画家米勒库尔贝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画家吃土豆的人•“我想清楚地说明那些人如何在灯光下吃土豆,用放进盘子中的手耕种土地…老老实实地挣得他们的食物。”•“如果我的人物是准确的,我将感到绝望,……我就是要制造这些不准确、这些偏差,重新塑造和改变现实,是的,他们能不真实,你可以这样说——但是比实实在在的真实更真实。”农夫的鞋•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这硬梆梆、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凝聚着那寒风料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垅上的步履的坚韧和滞缓。鞋皮上粘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底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海德格尔43社会美是一个意象世界,其中包含着深刻的历史意蕴,照亮了老百姓的生活的本真状态。东汉画像砖拓片渔猎图44民俗风情是重要的审美领域。因为这里包含有人生、历史的图景,有老百姓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隔帘遥听卖花声。小窗人静,春在卖花声里。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民俗风情的美清明上河图《北京梦华录》61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西湖七月半62–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嚣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63•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西湖七月半64•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西湖七月半65•这种形式超越了世俗的等级制度、等级观念以及各种特权、禁令,也就超越了日常生活的种种局限和框架,还原了生活的本身面目,或者说回到了生活本身,回到本真的生活世界。节庆狂欢中西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圣诞•复活•感恩•愚人•狂欢节节日狂欢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超越。“以有别于过日常生活的方式去和这个世界共同体验一种和谐,并浑然沉醉其中。”“人轻歌曼舞,俨然是一更高共同体的成员,他陶然忘步忘言,飘飘然乘风飞扬。”67春节与圣诞节68泼水节69西班牙西红柿节70世界各地狂欢节世界各地的狂欢节71休闲文化中的审美意味休闲的本质和价值在于提升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7273有了这种情趣和快意,“玩”就成了一种高级审美活动,在“玩”的活动中,玩家就能体验到一个意象世界,从而获得审美感兴、审美享受。休闲文化中的审美意味74胡同鸽哨75在北京,不论是风和日丽的春天,阵雨初霁的盛夏,碧空如洗的清秋,天寒欲雪的冬日,都可听到空中传来央央琅琅之音。它时宏时细,忽远忽近,亦低亦昂,倏急倏徐,悠悠回荡,恍若钧天妙乐,使人心旷神怡……它是北京的情趣,不知多少次把人们从梦中唤醒,不知多少次把人们的目光引向遥远天空,又不知给大人和儿童带来了多少喜悦。——王世襄:《北京鸽哨》,《锦灰堆》第二卷休闲文化中的审美意味76旅游活动本质上是审美活动,也就是超越实用功利的心态和眼光,在精神上进到一种自由的境域,获得一种美的享受。休闲文化中的审美意味77尼亚加拉大瀑布78京都金阁寺79马踏飞燕:甘肃省博物馆80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