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两党、两个战场及其相互关系抗日战争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它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沉沦走向复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关键时期。第一,胡锦涛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评价国共两党、两个战场及其关系的指南。他指出: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中国人民同凶恶的日本侵略者进行的气壮山河的斗争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奋勇作战。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敌后战场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歼灭大部分伪军,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第二,在抗日战争的不同阶段,两个战场的地位作用及其关系是不同的。大体上说,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担负着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国民党军队的抗日是比较积极的,国民政府也实行过若干有利于抗战的政策;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主要是配合正面战场的作战,敌后战场处在开辟和发展阶段;两个战场的配合和国共两党的关系都比较好,以朱德、周恩来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和八路军领导人同国民党方面的真诚合作成为历史佳话。在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及其正面战场的情况比较复杂,需要作具体分析。一方面,国民党的抗战积极性远不如防御阶段,同共产党的关系有所恶化,制造了多次反共摩擦事件,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下降;另一方面,蒋介石及国民党最高当局面对日本的政治诱降,有过动摇,但是,鉴于国际和国内形势最终没有投降日本,坚持了抗战,并在相持阶段继续组织了一些大的战役,取得了一些胜利,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区的设立以及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对日作战,明显提升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此同时,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迅猛推进,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抗日游击战争提升到战略地位,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形式,敌后战场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歼灭大部分伪军,其地位和作用明显上升,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在战略反攻阶段到来前夕,正面战场却发生了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役中大溃退的严重事件;而在敌后战场,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抗日武装迅速壮大,逐渐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开始了局部反攻。第三,抗日战争改变了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历史是公正的,全民族抗日战争的爆发,给予了国共两党同样的历史机遇。同时,我们又必须看到,当国共两党面临同样的历史机遇时,他们并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开始时,国民党执掌着全国政权,拥有数量巨大的正规军;而共产党刚刚从国民党的十年围剿中走出来,只有一小片根据地、几万军队。从这个层面来说,国共两党的现实状况同其在抗日战争中承担的历史责任是不均等的。国民党如果紧紧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在抗日的同时,实行各项民主改革,有可能改变自己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形象,成为众望所归的执政党。但是,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及其正面战场总体上呈现出下滑的趋势,到抗日战争后期,不仅在军事上出现豫湘桂大溃退,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政治状况亦日益恶化,军政大员们的腐败更是触目惊心,国民党的统治出现了空前严重的危机,国民党逐渐地失去人心,最终丧失了历史提供的机遇。与国民党地位的下滑成为鲜明对照的是,以毛泽东为代表中国共产党人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始终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坚持抗战、坚持民主、坚持团结,团结国内外一切抗日力量,一如既往地为争取全民族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努力奋斗,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力量日益壮大,抗日根据地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共产党的抗日民主主张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特别是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中的许多人,通过抗日战争,明显改变了对中国共产党的看法。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一个拥有121万党员,领导着120万人民军队和近1亿人口、近100万平方公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大党,毛泽东在1939年10月提出的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目标基本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社会政治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比抗日战争开始时己经大大增加了。所有这些,都改变了中国社会政治力量的对比,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对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的较量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为中国共产党夺取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造成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力量彼消此长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共两党代表着不同阶级的利益,各自制定了不同的抗战路线、纲领。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抗日战争时期,制定了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制定了一系列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结合起来,正确处理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代表着中国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正确方向。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后,国民党虽然内外政策有所调整,有些进步的表现,但是,它的阶级性质没有改变。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最终驱使国民党背弃抗战初期的一些承诺,回归到专制主义的老路上,成为中国社会落后势力的总代表。抗日战争后期国民党统治区出现的腐败和倒退,已经埋下了国民党最终失败的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