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周人将夏、商、周三代易姓受命的变革原因归结为“德”,认为夏、商亡于“不敬厥德”,提出“天命靡常”“惟德是辅”。该做法A.解释了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因B.反映出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C.有助于统治阶级的自我约束D.形成了亲疏有别的等级秩序【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特点。根据题意可知,周人将夏商周改朝换代的原因归结为德政,与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因无关,故排除A项;题意没有涉及生产技术发展的有关内容,故排除B项;形成亲疏有别等级秩序的是宗法制,故排除D项。周人将夏商周改朝换代的原因归结为德政,有利于在周代德政的实施,约束了统治阶级的行为,故选C。2.前817年,鲁国国君鲁武公和长子括、少子戏,朝见周宣王。周宣王喜爱公子戏,强令鲁武公改立公子戏为鲁国太子,史称“宣王干涉鲁政”。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周王权力仍在但其行为公然破坏周礼B.鲁公违反了分封义务但遵守了宗法制C.在戏继位后括会成为鲁国国内的大宗D.由血缘关系决定的社会等级发生逆转【答案】A【解析】材料中“强令鲁武公”表明周王权力仍在,但“废长立幼”违反了西周长期实行的嫡长子继承制,故A项正确;鲁武公朝见宣王为履行了分封义务,故B项错误;长子括太子之位丧失表明失去鲁国国内的大宗地位,,故C项错误;社会等级发生逆转,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3.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A.宗法血缘关系B.家国同构观念C.中央集权意识D.安土重迁理念【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父母官”、“爱民如子”等信息可知,这说明传统中国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密切结合,“家”和“国”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家国同构的观念,其本质就是家庭、家族、国家在结构上的同一性,即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只强调了“血缘”这一“家族关系”的信息,而国家政治未概括在内,错误;C选项错误,中央集权的特征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于中央,材料并未体现;D选项错误,安土重迁的意思是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材料并未体现。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4.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芈月的儿子嬴稷在位时期,周赧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6000人的队伍,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这一情节充分表明A.贵族政治彻底瓦解B.天子权力开始削弱C宗法制度遭到破坏D分封制受到冲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分封制规定,分封的诸侯听命于周天子,有出兵勤王的义务,从材料内容可知,这是处于战国后期,周天子的命令诸侯已不予理睬,说明分封制受到了冲击。D项正确;战国时期贵族政治仍然存在,排除A项;材料不能证明天子的权力从此时才开始削弱,天子的权力应该在这之前就已经开始削弱了,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遭到破坏而不是宗法制,排除C项。5.唐代政事堂议政时由中书门下长官轮流主持议政会议,凡诏旨,必须由政事堂会议通过并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否则便是违制。由此可知,唐代政事堂制度A.有利于防范权力的滥用B..是皇帝专权的有力工具C.使相权与皇权得以平衡D.提高了监察官员的效果【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轮流主持”“必须由政事堂会议通过并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否则便是违制”可知,唐代政事堂制度有利于防止权力的滥用,故排除B,A项符合题意;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以皇帝制为核心,皇权至上,“使相权与皇权得以平衡”说法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中书门下长官负责行政,并非监察官员,D项不符合题意。6.朝议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朝议有廷议和集议之分。有争议当朝议论,皇帝从诸多争议中选择一种意见,是为廷议;皇帝不在场,而是“下其议”于百官,最后汇总于皇帝,是为集议。朝议制度A.便于皇帝集思广益B.易造成权臣的专政C.是君权衰微的产物D.标志着君主制确立【答案】A【解析】【详解】“有争议当朝议论,皇帝从诸多争议中选择一种意见,是为廷议;皇帝不在场,而是‘下其议’于百官,最后汇总于皇帝,是为集议”,这说明朝议制度有利于皇帝集思广益,故A项正确;这一过程加强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最后皇帝总决策,有利于加强君权,不易造成权臣的专政,故BC项错误;朝议制度是皇权专制的一种体现,和君主制确立无关,故D项错误。7.宋、元以来的进士中榜后直接被授予官职。明初开始实行“观政进士”制度:进士中榜后,并不立即实授官职,而是将其分派中央各衙门观政,之后方实授官职。这一变化A.强化了中央集权B.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C.完善了科举制度D.提升了官员文化水平【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代选官制度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根据材料所述,明初时期进士中榜后,一改以前直接授官的惯例,而是将其分派中央各衙门观政,之后方实授官职,这种制度使新任官员增加了处理事务的阅历,完善了科举制,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A项错误;材料的变化无法体现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排除B;材料是提高官员处理事务的能力,不是提升官员文化水平,D项错误。故选C。8.“省”这一名称起源甚早,最初是官署名,如中书省、尚书省等,设在宫禁之中。元朝时,在全国重要地带设立行中书省,作为中央行政机关中书省在外地的代理机构,亦简称为省。据此推断,行省的设置A.体现了国家权力中心的变化B.适应了加强皇权的需要C.解决了“藩镇割据”的难题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元朝时,在全国重要地带设立行中书省,作为中央行政机关中书省在外地的代理机构”可知行省是中央派出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选项D正确;行省是地方机关,其设立不能体现中央权力中心的变化,选项A排除;行省设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与加强皇权无关,选项B排除;宋代实行强干弱枝,重文轻武,基本解决了“藩镇割据”问题,选项C排除。【点睛】本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需要掌握行省制度的作用。解题的关键是对关键信息“最初是官署名,如中书省、尚书省等,设在宫禁之中”、“在全国重要地带设立行中书省,作为中央行政机关中书省在外地的代理机构”的分析理解。9.明代内阁大学士把奏折的主要内容和处理意见写在“票拟”上,上呈给皇帝供皇帝参阅,皇帝批阅同意后把“票拟”交给司礼监太监进行“批红”和用印,只有批过“红”的“票”才能正式生效。这一规定A.弱化了君主权力B.扩大内阁决策权C.提高了行政效率D.使辅政制度完善【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票拟……只有批过“红”的“票”才能正式生效”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明朝中央的决策过程,即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最终集权于君主,两者互相配合,缺一不可,体现了明朝辅政制度的完善,故D正确;此措施加强了君主权力,故A错误;内阁只有票拟权而无决策权,故B错误;题干与行政效率无关,故C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明朝的内阁,要注意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10.古罗马与古希腊相比,在政治制度上最大贡献在A.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民主的政体B.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制度C.实现了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转变D.创立了“轮番而治”的民主运作方式【答案】B【解析】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古代世界民主政体的制度基础与社会基础,是当时世界上最民主的政体,该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罗马制定的一系列严密的法律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西欧大多数封建国家所采用,对后世资本主义法制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是其在政治制度上最大的贡献,故B项正确。罗马的政体是先君主,再共和,最后独裁帝制,故C项错误。轮番而治是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之一,即轮流统治与被统治,基本原则是平等,每个公民可以是统治者也可以是被统治者,故D项错误。点睛:在西方文明中,古罗马在政治制度上最典型的贡献是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制度。罗马法经历了由早期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发展过程,其适用范围逐渐扩大,体系逐渐完备。罗马法的创设成型,有力地规范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对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了有力的维系作用。罗马法是近代西方各国法律体系基础。11.古代雅典僭主通常借助社会中下层力量推翻贵族统治,实行个人统治。僭主常常大兴土木,修建神庙等公共建筑,举办或者推广进行宗教崇拜的公共节日。据此可知,当时僭主政治客观上A.创立了雅典的民主制度B.推动了城邦制度的发展C.导致了社会经济的衰落D.催生了雅典的宗教信仰【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雅典的城邦。雅典的民主政治并不是僭主创立的,故排除A项;题意没有反映雅典社会经济的兴盛或衰落的内容,故排除C项;僭主是修建神庙和举办或推广进行宗教崇拜的公共节日,并不是僭主催生雅典的宗教信仰,故排除D项。僭主大兴土木,举办或推广公共节日,有利于城邦制度的发展,故选B。12.英国汉学家蓝诗玲解释为自己的著作起名为《鸦片战争》是因为“这场战争关键就在鸦片”,“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对华鸦片贸易依然是英国财政的重中之重”。英国政府之所以重视鸦片贸易,主要在于A.英国政府急需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市场B.英国政府急需鸦片贸易扭转贸易逆差C.鸦片贸易捍卫了英国“自由贸易”原则D.鸦片贸易对于英国的政治影响力至为重要【答案】B【解析】从材料“这场战争关键就在鸦片”“对华鸦片贸易依然是英国财政的重中之重”中可以看出,英国政府急需鸦片贸易带来的巨额收入以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故B项正确,AD项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13.洪仁玕《资政新篇》记述:“恳自今而后,可断则断,不宜断者付小弟掌率六部等议定再献,不致自负其咎,皆所以重尊严之圣体也。或更立一无情面之谏议在侧,以辅圣聪不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是天国早期的施政纲领B.包含一定的民主意识C.严厉批评天王独断专行D.带有明显的空想色彩【答案】B【解析】【详解】太平天国早期的施政纲领是《天朝田亩制度》,故A错误。题干主要讲述了洪仁玕建议天王不易决断的事务应采用的方法,而其建议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且带有明显的空想色彩的是《天朝田亩制度》,故D错误。题干中体现的是洪仁玕对天王权威的维护,而不是批评天王独断专行,故C错误。据题干中“可断则断,不宜断者付小弟掌率六部等议定再献”可知洪仁玕主张不易决断的事务应议定再献,说明其主张包含一定的民主意识,故B正确。14.“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为非法权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以上材料出自A.卢梭的《社会契约论》B.英国的《权利法案》C.美国的《独立宣言》D.法国的《人权宣言》【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答题的能力。题目中的信息“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皆为非法”体现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即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故本题应选B项;卢梭倡导民主共和制,美国并未建立过君主政体,均与题目中的信息“国王”不符,故排除A、C两项;《人权宣言》颁布时,法国为君主专制国家,与题目中的信息“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皆为非法”不符,故排除D项。15.为实现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美国采取的重要举措是A.颁布《独立宣言》B.建立邦联制C.推行三权分立D.实行总统制【答案】C【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美国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建立了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政体,以此实现了把“统治者关进笼子的梦想”,故选C项。ABD项不符合题意。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详解】16.1789~1875年间法国出现过君主立宪制、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