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煤建司一中2018-2019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考查1.选出音、形、义有误的一组A.汜(fán)南飨(xiǎng)倍德(忘恩)B.淬(cuì)不知(知道)共(gōng,供给)其乏困C.刀俎(zǔ)何厌(满足)之有非常(意外的变故)D.阙(quē,损害)行李(出使的人)八创(chuāng)【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选出音、形、义有误的一组”。本题考查汉字字音、字形、字义的辨析和正确使用。该题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的扎实的学生来说这样的题并不难,平时要注意识记和辨析。B项,“不知.”:“知”同“智”,明智。所以选B项。【点睛】高考字音考查的对象主要有多音字、形声字和异形(包括形似)同音(包括近音)字三种。由于生活中那些容易读错的字往往也就是高考字音考查的重点内容,因此,归纳出误读的常见类型对我们复习备考是很有帮助的。同时。针对每一种误读类型,我们都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从而能够有的放矢地掌握好字音这个考点。字音的误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把多音字的甲音误读成乙音。(2)形声字类推偏旁引起误读。(3)习惯误读字,如“玫瑰”中的“瑰”,“气氛”中的“氛”。(4)生僻字。生僻字,因其不常见而容易被忽略,易误读。考生平时要做有心人,注意积累。对于字形来讲在学习是要注意:1、博闻强识。①博闻,即平时加强识记,尽力拓宽知识面,扩大阅读量,积累词汇,丰富词汇量。②强识,对汉字字形的识记要化大力气。对那些形近字、音近字、义近字等尤其要仔细区别。在这里,我们为大家翻印了一部分资料——《常见的别字汇编》和《易混字的分辨》,供同学们平时强化识记。2、加强练习。3、学会区别同音字。4、学会以音辨形。⒌学会以义辨形。⒍学会根据语境辨形。字形题方法指点:1、对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要辨明其义。考生只有对字的含义有了正确的理解,做到了解形、音、义,才能准确辨别错别字。2、要学会对字形进行分析、比较。如果对形声字的形旁表示的意义分析、理解得比较好,就能准确判断出词语的书写正误与否。3.了解成语典故。成语形成之初往往与某个典故相关联,因此要记准记牢成语中的字形,就必须追本溯源,这样才不会混淆。如“破釜沉舟”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而根据《史记·项羽本纪》的记载:项羽与秦兵打仗,过河后沉掉渡船,打破铁锅,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示决一死战,不胜利不再回来。因此,只能用表示“锅”的意思的“釜”字。2.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句。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B.距关,毋内诸侯。C.图穷而匕首见。D.失其所与,不知。【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通假字现象。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B项,“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C项,“见”通“现”,显露。D项,“知”通“智”,明智。所以选A项。【点睛】古人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哪个意思的思维却还在形成过程中,没有一定规律,既可以使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个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个意思。所以,时代越前的文章,通假字越多。音同本字,借来一用。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如“蚤”与“早”;如“当”与“倘”。其特点是“因音通假”。因为古代的字很贫乏,所以用有限的字来表达意思。3.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①沛公军.霸上②敢以烦执事..③以乱易.整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A.①军队②对对方的敬称③替代④替B.①驻扎②执掌事务③交换④被C.①驻扎②对对方的敬称③替代④给予D.①军队②管理事务③交换④是【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义和用法的把握。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①“军”,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②“执事”,对对方的敬称,相当于“您”。③“易”动词,替代。④“为”,给予。故选C项。【点睛】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方法:一、代入检验法。古汉语单音词占多数,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确定一个多义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意义,可先把这个多义词素组成若干个双音词,然后用“代入法”把这些词放在具体语境中去体会,可以推断一些词语的意义。二、字音推断法。文言文中有许多通假字,通假字与本字的读音往往是相同或相近的,可以借助原文中的通假字并结合文意,推断它的本字,用本字的意义解释通假字。三、字形推断法。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对于一些词语的意义可以通过字形特征进行推断。四、邻字推断法。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可以利用相邻字的这种意义“相同”“相反”的关系,推断实词的意义。五、成语推断法。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可以根据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六、语境推断法。一个词一般有多种意义,只有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它的意义才是确定的。所以一定要放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来考查词义,即根据上下文进行判断。七、词性推断法。古代汉语中的一些词,其词性是动态的,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具有不同的词性,意义也就不会相同(即词类活用)。考生可以根据词语在文言文中的位置推断它的词性,再根据它的词性推断它的意义。八、语言结构推断法。在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在上下句中处在同一位置上的词语意思往往相同、相对或相反。考生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词义。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樊於期乃前.曰邻之厚.,君之薄也B.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比.诸侯之列C.函.封之皆白衣冠..以送之D.越国以鄙.远项伯夜.驰之沛公军【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类活用的辨析。A项,“前”,名词作动词,上前;“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分别译为:变雄厚;变薄弱。C项,“函”,名词作状语,用盒子;“衣冠”,名词作动词,穿上白色的衣服,戴上白色的帽子。D项,“鄙”,名词作动词,当作边邑;“夜”,名词作状语,连夜。所以选B项。【点睛】常见文言词类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情况:⒈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⑴名词后面带宾语,名词活用为动词。如“驴不胜怒,蹄之”的“蹄”本是名词,后面接宾语“之”时,“蹄”活用为动词“踢”。⑵名词后面带补语,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履至尊而制六合”中的“履”,带补语“至尊”,用作动词“登上”。⑶前面有能愿动词或副词,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中的“水”,其前带副词“非”和能愿动词“能”,用作动词“游水”。⑷同一名词迭用,或两个名词连用,这两个名词既不是叠字,又不是联合、偏正、复指关系,则其中一个名词常用作动词。如“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名词“事”迭用,第一个用作动词“做、从事”。⑸前面有结构助词“所”,名词活用为动词。如“置人所罾鱼腹中”,名词“罾”前有结构助词“所”,故用作动词“用网捕捉”。⑹方位名词常用作动词,有的前面有连词“而”或副词,有的前面既没有连词“而”也没有副词。如“秦师遂东”,方位名词“东”前面有副词“遂”,用作动词“向东进发”。⒉名词的使动用法。⑴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如“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王”后跟“我”作宾语,是“使我为王”。⑵作使动用法的名词,后面也偶尔有省略宾语。如“天子不得而臣也”,“不得而臣”相当于“不得而臣之”,意思是“不得使之为臣”。⑶方位名词,是名词的一类,活用为动词后有时也有使动用法。如“故王不如东苏子”,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便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物向某一方向行动“东苏子”,意思是使苏子(苏代)往东去。⒊名词的意动用法。如“孟尝君客我”,名词“客”后带宾语“我”,活用作意动词。“客我”即“以我为客”。(二)动词的活用。⒈动词活用为名词。如“奉不可失,敌不可纵”,动词“奉”用作名词,意即“奉送的机会”。⒉动词的使动用法。⑴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动词上。如“项伯杀人,臣活之”,“活”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活之”即“使之活”。⑵某些及物动词也有使动用法。如“晋侯饮赵盾酒”。“饮”,及物动词,但这里说的不是晋侯饮赵盾的酒,而是晋侯给赵盾喝酒,让赵盾喝酒。⒊动词的为动用法。如“死国可乎”,“死”是为动用法,“死国”即“为国而死”。5.下列选项中句子的类型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A.燕国见陵之耻除矣B.秦王购之金千斤C.见燕使者咸阳宫D.佚之狐言于郑伯曰【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选项中句子的类型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句式的辨析。故本题选A项。例句是被动句。A项,被动句。“见”表被动。B选,定语后置句。“金千斤”正常语序“千斤今”。C选,介宾短语后置句。D选,介宾短语后置句。所以选A项。【点睛】文言特殊句式一共有七种,这里之重点讲解两中,即宾语前置句和被动句。一、判断句。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1.“……者……也”的判断句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者……”的句式中,“者”不译,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如: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也”式。如: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4.语意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5.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6.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7.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现较晚并且少见。如:巨是凡人。二、被动句。常见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形式:1.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即“谓语+于……”式。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2.在动词前边用“见……(于)”“受……(于)”表示被动。如: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3.“为+动词”的形式。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4.“为……所……”或“为所”式。如: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5.用介词“被”引出主动者,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6.语意被动句。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如:兵挫地削,亡其六郡。三、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在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五、宾语前置句。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宾语通常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后边。在文言文里,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1.动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三种情况:(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所谓否定句是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无定代词“莫”。如果它的宾语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如:古之人不余欺也。(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如:沛公安在?(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现象古汉语中并不多见。如:句读不知,惑不解。(4)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和强调宾语,往往用“唯(惟)……是……”和“唯(惟)……之……”等格式,可将副词“唯(惟)”译成“只”“只是”或“专”“一定”等,而助词“之”“是”是提宾的标志,不译。如成语“唯利是图”等,就是这种格式。2.介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文言文中在以下情况时放在介词之前:(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如:何以知之?”(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最常见的情况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如:余是以记之。(3)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如:项王、项伯东向坐。6.对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错误的一项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