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Fe-56Cu-64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做实验剩余的金属钠直接丢弃在废液缸中B.闻气体时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C.配制稀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D.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立即用湿毛巾盖灭【答案】A【解析】【详解】A、钠和水剧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现象,故剩余的金属钠不能直接丢弃在废液缸中,A错误;B、闻气体时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以防中毒,B正确;C、配制稀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以散热,防止液体飞溅,C正确;D、水和酒精互溶,酒精在桌上着火时不用水扑火,立即用湿毛巾盖灭,D正确;答案选A。【点晴】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例如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意外事故处理方法洒在桌面的酒精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盖酸洒在皮肤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皮肤上不慎洒上浓H2SO4,不得先用水冲洗而要根据情况迅速用干布擦去,再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碱洒在皮肤上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水银洒在桌面上进行回收后再撒上硫粉酸液溅到眼中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酒精等有机物在实验台上着火用湿抹布、石棉或沙子盖灭,火势较大时,可用灭火器扑救液溴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布擦去,再用酒精擦洗2.化学实验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的措施正确的是()A.检验溶液是否含有SO时,先用盐酸将待检验溶液酸化,然后往其中滴加BaCl2溶液B.为提高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高锰酸钾溶液酸化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3+时,用硝酸酸化D.定性检验SO,将BaCl2溶液用HNO3酸化【答案】A【解析】【详解】A.硫酸根离子能和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时,先用盐酸酸化,所得溶液再加BaCl2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证明含有硫酸根离子,反之则没有,故A正确;B.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用盐酸将高锰酸钾溶液酸化时,高锰酸钾能将氯离子氧化为氯气,故B错误;C.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易将亚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会干扰铁离子的检验,故C错误;D.定性检验SO32-时,将BaCl2溶液用HNO3酸化,因为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易将亚硫酸根氧化为硫酸根,硫酸根也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会干扰亚硫酸根的检验,故D错误;答案选A。【点睛】检验溶液是否含有SO42-时,先用盐酸将待检验溶液酸化的目的是为了排除Ag+、CO32-、SO32-等离子的干扰,因硝酸易将SO32-氧化,故在检验SO42-时,一般不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钡。3.从海带中提取碘要经过灼烧、浸取、过滤、氧化、萃取、分液、蒸馏等操作,下列对应的装置合理,操作规范的是()A.海带灼烧成灰B.过滤含碘离子溶液C.放出碘的苯溶液D.分离碘并回收苯【答案】D【解析】【详解】A、灼烧海带应在坩埚中进行,A错误;B、过滤应用玻璃棒引流,B错误;C、碘单质易溶在苯中,且苯的密度小于水,在上层,应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C错误;D、分离碘并回收苯可采用蒸馏法,装置正确,D正确;答案选D。4.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漂白粉对游泳池进行杀菌消毒B.将适量的铜、锌熔合成合金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C.明矾净水时发生了化学变化及物理变化,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D.硝酸型酸雨的形成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答案】A【解析】【详解】A.漂白粉有效成分是Ca(ClO)2,该物质与水、二氧化碳作用产生HClO,该物质具有强的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因此用漂白粉对游泳池进行杀菌消毒,A正确;B.将适量的铜、锌熔合成合金的过程发生了物理变化,B正确;C.明矾净水时发生了化学变化及物理变化,能吸附净化水,但不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C错误;D.硝酸型酸雨的形成包括3NO2+H2O=2HNO3+NO及2NO+O2=2NO2等反应,这些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因此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A。5.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且都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是A.打开盛装NO的集气瓶;冷却NO2气体B.用冰水混合物冷却SO3气体;加热氯化铵晶体C.木炭吸附NO2气体;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D.向品红溶液中加入Na2O2;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答案】C【解析】【详解】A.打开盛装NO的集气瓶,NO被氧化为NO2,发生的是化学反应,不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B.用冰水混合物冷却SO3气体,是物理变化,没有颜色变化;加热氯化铵晶体,为化学变化,没有颜色变化,故B错误;C.木炭吸附NO2气体,颜色变浅,属于物理变化;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品红褪色,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向品红溶液中加入Na2O2和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均为化学反应,故D错误;故选C。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任何物质均含有6.02×1023个分子B.1mol氧气的质量为16gC.500mL2.5mol·L-1Na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mol·L-1D.标准状况下,11.2L乙醇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答案】C【解析】【详解】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任何物质约含有6.02×1023个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但不一定是分子,A错误;B.1mol氧气的质量为32g,B错误;C.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500mL2.5mol·L-1Na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mol·L-1,C正确;D.在标准状况下乙醇是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7.下列有关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B.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gNaClC.用100mL的量筒量取5.2mL的盐酸D.用浓盐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量取浓盐酸时仰视量筒的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答案】D【解析】【详解】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导致加入的蒸馏水体积偏大,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A错误;B、托盘天平的准确度为0.1g,不能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gNaCl,B错误;C、用100mL的量筒量取5.2mL的盐酸会产生较大误差,应该使用10mL量筒量取,C错误;D、用浓盐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量取浓盐酸时仰视量筒的刻度线会导致量取的盐酸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高,D正确;答案为D。【点晴】本题考查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注重灵活性,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该题的难点在于误差分析,需要明确的是根据c=n/V可得,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配制过程中引起n和V怎样的变化。8.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SO2能使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褪色,加热后都能恢复原来颜色B.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颜色为紫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K+,不含Na+C.用滴加BaCl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方法鉴别K2CO3和NaHCO3D.少量CO2通入CaCl2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CO2过量时白色沉淀溶解【答案】C【解析】【详解】A.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但反应产生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加热物质分解,又恢复原来的颜色;SO2具有还原剂,会将酸性KMnO4溶液还原而褪色,加热后不能恢复原来颜色,A错误;B.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颜色为紫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K+,不能说明是否含Na+,B错误;C.BaCl2与K2CO3反应产生BaCO3白色沉淀,与NaHCO3不能反应,因此可以用滴加BaCl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方法鉴别K2CO3和NaHCO3,C正确;D.CO2通入CaCl2溶液不能反应,无白色沉淀生成,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9.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食物变质B.青铜器生锈C.燃放烟花爆竹D.利用蒸馏法获得蒸馏水【答案】D【解析】【详解】A.食物变质是食物被氧化而产生新的物质的过程,A不符合题意;B.青铜器生锈是Cu单质变为Cu2(OH)2CO3的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C.燃放烟花爆竹时S变为SO2,C变为CO2,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题意;D.利用蒸馏法获得蒸馏水,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D。10.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HNO3、CO2、CaCO3都属于酸B.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C.SO2、SiO2、CO均属于酸性氧化物D.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答案】B【解析】【详解】A.HNO3属于酸,CO2属于酸性氧化物,CaCO3都属于盐,A错误;B.金刚石、白磷都是仅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属于单质,B正确;C.SO2、SiO2均属于酸性氧化物,CO是不成盐氧化物,C错误;D.金属氧化物有的是碱性氧化物,如CaO、Na2O,有的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有的是两性氧化物,如Al2O3,有的是过氧化物,如Na2O2,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胶体与溶液B.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可以断定该物质是一种纯净物C.用过滤法无法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3D.向豆浆中加入硫酸钙制豆腐,是利用了胶体的聚沉性质【答案】B【解析】【详解】A.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因此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胶体与溶液,A正确;B.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等,B错误;C.胶体粒子和溶液的微粒均可以通过滤纸缝隙,因此用过滤法无法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3,C正确;D.向豆浆中加入硫酸钙制豆腐,是利用了胶体的微粒遇电解质发生聚沉现象,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B。12.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室温下用稀NaOH溶液吸收Cl2:Cl2+2OH-=ClO-+Cl-+H2OB.用铝粉和NaOH溶液反应制取少量H2:Al+2OH-=AlO2-+H2↑C.硫酸铜溶液中加少量铁粉:3Cu2++2Fe=2Fe3++3CuD.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2SiO3+2H+=H2SiO3↓+2Na+【答案】A【解析】【详解】A.反应符合事实,遵循离子方程式的物质拆分原则,A正确;B.反应的物质除了Al、NaOH外,还有水,电荷不守恒,电子不守恒,B错误;C.硫酸铜溶液中加少量铁粉,反应产生Cu单质和Fe2+,反应原理不符合事实,C错误;D.Na2SiO3是可溶性物质,以离子形式存在,不符合物质拆分原则,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A。13.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0.1mol∙L-1Ca(NO3)2溶液中:Na+、NH4+、CO32-、CH3COO-B.加铝粉能产生大量H2的溶液中:Na+、NH4+、NO3-、Cl-C.3%H2O2溶液中:Fe2+、H+、SO42-、Cl-D.强酸性溶液中:Na+、Mg2+、SO42-、Cl-【答案】D【解析】【详解】A.Ca2+与CO32-会反应产生CaCO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加铝粉能产生大量H2的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在碱性溶液中,OH-、NH4+会反应产生NH3·H2O,不能大量共存;在酸性溶液中,H+、NO3-起硝酸的作用,与Al反应不能产生氢气,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3%H2O2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能够将Fe2+氧化为Fe3+,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选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