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口替代战略3.以质取胜战略4.科技兴贸战略2.出口导向战略5.出口市场多元化第三章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对外贸易战略的含义指一国政府通过国际分工方式和程度以及国际经济关系的选择而影响本国资源的配置和竞争效率的一整套贸易政策和制度。、进口替代战略一案例:对东亚奇迹的不同解释一种是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解释。例如,有人观察到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勤恳耐劳和奉行节俭的儒家文化是这些经济实现成功赶超的原因(例如金耀基,1987年).如果事实真正如此,其他国家实现经济成功发展的机会就相当有限了,因为文化是不同的,而且难以在短期内发生变化。然而问题在于,这些国家和地区长期以来就一直在儒家文化的濡染之下,但为什么它们并没有在16世纪、17世纪率先实现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此外,同样受到儒家文化影响的许多其他国家并没有实现同样的经济成功,而许许多多与儒家文化无缘的国家却更早地实现了经济现代化?第二种解释是由一些从政治地理的角度观察问题的学者做出的。他们认为,由于长期的东西方冷战,美国和西方国家向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提供了大量的投资和援助,以期减弱社会主义阵营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同时美国也更加乐于向这些国家和地区转移知识、技术和开放市场(例如Haggard,1988,p.265;Woo,1991,p.45).然而,当年卷入冷战的国家远不止这些实现成功赶超的经济,为什么成功者寥寥?按照这个逻辑,亚洲的菲律宾和大量拉丁美洲国家都应该在这个成功者的名单上;而恰恰是这些国家成为经济发展不成功的典型事例。可见,由于冷战的需要而形成的政治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充其量可以视为促进成功的经济发展的辅助性因素,而远非决定性因素。第三种假说把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的成功归结为这些国家实行了外向型发展政策。由于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需要介入国际竞争,所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必须具备竞争力,从而必须是有效率的(Krueger,1992).因此,这种观点认为,国际贸易对于经济发展的成功是至为关键的。然而,需要质疑的是,经济的外向型究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还是导致经济发展的原因?如果是后者,完全可以不惜代价地人为推行出口鼓励型的发展政策,提高贸易在经济中的比重,以便达到经济发展的目标。实际上,那些推行赶超战略的国家,也经常把鼓励出口作为其赶超的一个手段。但由于采取的是扭曲价格和汇率以及直接补贴的办法鼓励出口,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资源配置的失误,经济仍然陷入重重困境。最近一些经济研究也发现出口比重和一个经济总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并没有显著的关系(Lawreace,etal.,1999).一、进口替代战略1、含义:进口替代战略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限制某些外国工业品进口,促进本国有关工业品的生产,逐渐在本国市场上以本国产品替代进口品。为本国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工业化。是一种贸易保护政策。我国实施时间:1949~1978年关税、配额、进口许可证、外汇管制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最低限价、禁止进口、进出口国家垄断等按商品的流向: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按征税方法:从量税、从价税、混合税、选择税按关税的目的:财政关税、保护关税按税率的高低:特惠税、普惠税、最惠国税、普通税进口附加税:反倾销税、反补贴税、报复税配额:进口配额绝对配额全球配额国别配额关税配额自动出口配额哪些产品进口需要申领进口许可证?1)成品油(2)粮食(3)植物油(4)食糖(5)化肥(6)棉花(7)羊毛(8)涤纶(9)腈纶(10)天然橡胶(11)氰化钠(12)烟草及制品(13)二醋纤维丝束(14)酒(15)汽车及其关键件(各经济特区、广东省、海南省一般贸易进口、全国各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和华侨、港澳同胞捐赠由特办发证)(16)监控化学品(17)易制毒化学品(18)光盘生产设备(19)聚酯切片(20)汽车轮胎(含旧轮胎)(21)摩托车及其发动机、车架(22)彩色电视机及其显像管(23)收、录音机及其机芯(24)电冰箱及其压缩机(25)录像设备及其关键件(26)照相机及其机身(27)手表(28)空调器及其压缩机(29)录音录像磁带复制设备(30)汽车起重机及其底盘(31)气流纺纱机(32)彩色感光材料。两种进口替代方式由上游产业开始的进口替代、由下游产业开始的进口替代什么叫上游产业?什么叫下游产业?请举例说明上游产业主要是为其他产业部门提供投入品,生产的主要是中间产品,属于这类的部门有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和机械制造等。由上游产业开始的进口替代,强调优先发展资本货物工业下游产业部门基本上面向消费市场,生产的主要是最终消费品,例如食品工业、服装工业和医药工业等。由下游产业开始的进口替代,是通过发展下游产业来影响上游产业的发展,使上游产业逐步赶上下游产业发展的步伐。2、做法对外:提高关税,实行数量限制、外汇管制对内:税收、投资和销售等方面优惠待遇钢铁、电力、煤炭、石油、机械化工、建材等骨干企业3、主要行业:4、进口替代战略实施成功的条件:第一,要有一个足够大的国内市场第二,进行进口替代产业要遵循一定的标准。第三,产业选择要保持一定的梯度。通过规模经济效应降低平均成本具有潜在的比较优势第四,要把握好实施进口替代的时间长度。先进行进口替代的产业是劳动密集型非耐用消费品不能无限制地实施下去,也不能长期执行5、优点建立了一些现代化或准现代化的国内工业企业培养了一些专门的技术人才和熟练劳动力获得了一定的管理知识和经验6、缺点第一,旨在克服外汇短缺瓶颈的进口替代战略,反而促使外汇短缺更加严重了第二,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农业发展严重滞后,加重了这些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扩大了城乡差距,加剧了矛盾,在实行进口替代的早期阶段尤其如此;第三,试图通过发展工业来解决就业的愿望反而导致了就业不足第四,大多数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经济活力不足。二、出口导向战略二、出口导向战略1、含义出口导向战略指国家采取种种措施促进面向出口的工业部门的发展,以非传统的出口产品如经加工的初级产品、半成品和制成品来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的出口,扩大对外贸易,是使出口产品多样化,以推动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自由贸易主义政策我国实施时间:1979~1991年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担保、出口补贴、出口倾销外汇倾销、出口退税、行政措施等出口信贷(ExportCredit)是一个国家的银行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增强商品的竞争能力,对本国出口厂商或国外进口厂商提供的贷款。买方信贷卖方信贷案例浙江萧山区一汽配企业的老总陈先生最近特别忙,尽管今年1-8月我区出口值同比下降22%左右,而该企业出口额却逆市上扬,同比增长35%。这是为什么?陈总高兴地说,“那是因为出口信用保险帮了忙”。拿订单,出口信用保险帮大忙这家企业仅上半年就向同一买家出口近700万美元的汽车配件,实际出口值当然更加可观。之所以能拿到这么多订单,陈总认为,企业投了出口信用保险起到了很大作用,让他拿订单时特别有底气。这家汽配汽车企业原来的结算方式主要以信用证、见提单付款为主。金融危机爆发后,企业订单量减少,要求延迟支付货款的客户增多。其中有一个买家订单量颇大,但是要进行放账90天交易。该企业过去没有以这种支付方式交易过,感觉风险太大。但是不做,又可能失去大订单。于是该企业找到买家所在地银行要求做保理业务,但是金融危机下的国外银行自身难保,不予同意。在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浙江分公司接触后,陈总获得了帮助。中国信保浙江分公司很快查清了买家的信用情况,认为其信用状况总体良好,于是给这个买家授予150万美元的信用额度,后来逐步追加,达到400万美元。从发货到收账的期限也从90天逐步增加到150天。这样,陈总与之合作就信心十足了。通过案例资料分析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的作用?担保项目和金额:通常为保险公司不承保的出口风险的项目。政治风险:如进口国发证政变、革命、暴乱、战争等承保金额一般为合同金额的85%经济风险:如进口商或贷款银行因倒闭无力偿还、货币贬值等,承保金额一般为合同金额的70%-880%,某些项目可达到100%。出口补贴是一国政府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加强其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直接补贴间接补贴中国的出口补贴英国诺丁汉大学经济学院经济政策研究衷心教授索拉菲尔.吉尔马、研究院龚云丹等人从1995年到2005年六年间,对中国近50万家公司开展了调查。被调查企业大多来自制造业,并在大多数行业中占据大约85%到9%的总产出,其中约14%的企业在调查期间接受了出口补贴。他们的研究证实,中国出口产品在向高科技方向发展;并且,出口补贴对出口确有促进作用,尤其对于那些技术创新型与资本密集型企业,还有那些有出口经验的企业,作用更加显著。由于中国没有直接出口补贴的公开数据,他们在中国财政年鉴上获得了三项补贴数据,包括创新基金与科技促进基金、持续亏损国企津贴与国企流动资金额外拨款。在这三种企业补贴中,只有创新与科技促进基金一项是国企与私企共享。研究发现,从1985年到2005年,补贴总额达3100亿美元,其中一半用于创新与科技促进,这说明了政府促进科技创新的意图,并致力于发展高科技企业,升级产业结构,以促进出口增长。吉尔马等人认为,六年来,中国出口产品正向更复杂的方向转变,出口补贴的出口效应在创新型、资本密集型,以及有出口经验的企业中表现明显。出口补贴每增加一倍,平均提高出口水平2.1%。倾销的概念。如果在正常的贸易过程中,一项产品从一国出口到另一国,该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在其本国内消费的相同产品的可比价格(comparablePrice),即以低于在出口国销售的“正常价格’’(NormalPrice)进入另一国的商业渠道,则该产品将被认为是倾销。偶然性倾销间歇性或掠夺性倾销长期性倾销外汇倾销出口企业利用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贬值的机会,争取国外市场的特殊手段2、出口导向战略两个重要阶段第一个阶段以轻工业产品出口替代初级产品出口,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第二个阶段以重化工业产品出口替代轻工业产品出口,致力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优点:①有利于比较利益的获得;②引进竞争机制;③促进出口发展;④适应国际贸易规范。3、优缺点缺点①易出现外汇收支不平衡;②对外依赖性较大4、“亚洲四小龙”实际上,最近150年来经济发展失败的外向型经济体有许许多多,实行出口导向而又真正成功地高速发展了经济的只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亚的几个国家和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以增加口带动经济增长,一度取得了高速的经济增长和成功的经济发展。它们的成功经验确实值得其它国家和地区考虑和借鉴,但是正如国际贸易理论的权威克鲁格曼所指出的,把东亚经济增长的奇迹归因于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战略并没有充分的依据。东亚国家的高速经济增长可能另有其根本原因,而出口的高速增长很可能是反过来由整个经济的高速增长推动的。但是这个事实也反过来,“东亚四小龙”这样小的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出口带动完成经济发展,整个中国却不一定能靠同样的作法实现高速经济发展。实际上,一个国家越大,其完成工业化时的内向性程度就越大。英国进行产业革命时经济的外向型程度,比美国19世纪末超过英国时经济的外向型程度要高,其原因首先在于美国比英国大得多。美国仍是发达国家中对外贸易依存度最低的国家之一,近20年来美国对外贸易额占GDP的比率大大提高,但是现在这个比率也只在25%左右(中国超过50%)。更重要的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能成功地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靠了战后最初几十年特殊的国际经济环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西方国家达成了使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共识,各国彼此大大降低贸易壁垒。这种贸易自由化的政策冲击使国际贸易急剧增长,其增长速度在25年中大大快于世界经济的增长率。80年代以前西方国家又普遍实行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整个世界经济的总需求是相对充足的。在这种国际环境下,落后国家增加出口比较容易,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相对于进口替代战略就有了相当大的优势。那时没有实行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