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原平市范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4月月考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山西省原平市范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4月月考试题考生请注意:本试题分为第I卷(客观题)和第II卷(主观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客观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在大型工程的建设中,工程师更需要有哲学思维,并将哲学思维充分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去,用以指导工程建设。这说明()A.任何哲学都对实践活动具有正确的指导意义B.哲学能为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D.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哲学是科学之科学2.中国近代力学之父,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说过:“我们首先要培养一个全面的人,一个爱国主义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具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未来的专门家。”这是因为()A.辩证唯物主义是学科、专业知识的来源B.离开辩证唯物主义,具体科学就不可能发展C.辩证唯物主义是系统化的世界观D.辩证唯物主义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_____,根本属性是_____()A.主观能动性运动B.相对独立性联系C.客观实在性联系D.客观实在性运动4.有人说:“纸箱是物质,被火烧后变成灰,树木是物质,人们可以把它加工成家具、纸张,这说明物质是可以改变的。”此观点的片面性在于()A.看到了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可以改变的B.承认了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联系C.否认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D.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这一要求的哲学依据是()①自然界具有客观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保护环境②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作出正确的选择③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不可解决的矛盾,只有国家才能缓和④形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是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全球升温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严重威胁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受到关注,已经由科学问题变成综合环境、经济、外交等方面的战略问题。这表明()①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必然的②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③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中④地理环境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科学家发现,在面对危险或者恐怖场景的时候,人的大脑深处一小团叫作“杏仁核”的区域总是会进入兴奋状态。“杏仁核”受损的患者,即使面对威胁,也不再产生“害怕”的情感。这表明()A.意识的内容是由人脑决定的B.意识对生理活动有调节作用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D.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生理基础8.“创客”,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人能产生各种创意,是因为人的意识活动具有()A.主体差异性B.社会历史性C.主动创造性D.直接现实性9.《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是没有写到手枪;《封神榜》写尽了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这是因为()A.意识无法反映未来B.意识活动没有主动创造性C.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D.人的意识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10.安全生产是生产发展的底线。缺乏安全意识是最大的安全隐患,麻痹大意往往导致生产事故频发。从哲学上看,安全意识之所以成为安全生产的关键,是因为()①人的意识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②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③人的意识是促成实践中的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④人的意识不同,实践结果的性质就会不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1.焦虑常使人紧张、坐立不安,甚至影响身体健康。教你几招走出焦虑的方法。确立目标:规划自己手头的事情,确立合适的目标,逐一来完成。参加活动:郊游、运动、听音乐,对亲近的人倾诉等有益于缓解焦虑。回忆成功:多想想自己成功的事件,情绪愉悦有助于消除紧张和焦虑。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上述“走出焦虑的方法”反映了()①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②人们能够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③意识源于人脑,是人脑特有的机能④意识具有创造性,能够突破客观条件规划人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焦虑是由于情绪或心理上产生内在冲突,进而引发非理性的忧虑或恐惧感受。焦虑情绪的来源,除了与对压抑感受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关外,还与人的大脑内部构成存在一定关联。当一个人面对的问题资源超出现有能解决它的资源时,焦虑感就会降临。这表明()①人脑特殊的结构是焦虑产生的根源②一切情绪感受都来自于客观世界的刺激③情绪的产生离不开人体的生理活动④不可控的未知因素导致焦虑无法避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3.黑格尔认为,实践就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这一观点否认了实践的()A.客观物质性B.无限上升性C.主观能动性D.社会历史性14.“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一千年前,诗人李白如此表达了不能登月的惆怅。今天千年梦想变为现实。这说明实践具有()A.主观能动性B.客观物质性C.社会历史性D.直接现实性15.某地依靠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的方式开展扶贫工作,收效甚微。2018年该地政府改变扶贫策略,将资金扶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就业,使扶贫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由此可知()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②真理性认知包含着谬误的成分③真理性认知活动具有客观性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6.霍金以其“黑洞理论”闻名于世,但他并未因此获诺贝尔奖。有诺贝尔委员会委员认为,原因在于霍金这一理论还没有得到验证;霍金也承认是因为他的黑洞蒸发还没有被观测或者被实验所证实。这说明()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认识的真理性必须由实践检验D.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17.面对网络民主的发展,有人担心地提出“真理会在不明真相的网民的热议中走失”。这句话的错误在于它没有认识到()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B.真理都是有条件的C.真理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D.真理都是具体的18.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体积不变的木桶,先放满小砾石,大石块很难再搁下;如果换个顺序,小砾石就能填满石块间的缝隙。这一实验有力地佐证了()①从事物存在的客观条件出发,有助于提升事物的整体功能和效率②发挥关键部分的决定作用,能使事物的性质和状态发生根本变化③把握事物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可以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取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9.(2018·全国卷Ⅲ)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依存度日益加深。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得益于中国。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①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的功能存在于各个部分之中②部分区别于整体,整体的状况不一定影响部分③部分影响整体,部分的发展有利于整体的发展④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是发展变化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0.良好生活习惯是每个人一生的宝贵财富。有人提出:生活从必要的家务劳动抓起,品德从孝心抓起,文明从说话抓起,学习从小处抓起。下列选项中与材料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①奢靡之始,危亡之渐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③不见高山,不见平川④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21.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科学成就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唯有长时间的积累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这段话包含的哲理是()①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②量变的总和构成质变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④量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2.(2018·全国卷Ⅰ)2018年4月,习近平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这一论断反映的辩证法道理有()①“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②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既相互联结又相互分离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3.扭住“精准”,找对“穷根”,进行靶向治疗,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到户、精准到人,以期脱贫攻坚见其效、见长效,不断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这说明不断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要()①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问题②正视矛盾的客观性,并抓住问题的核心③攻克主要矛盾,将措施落实到位④充分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24.毛泽东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指出:“一个人的工作,究竟是三分成绩七分错误,还是七分成绩三分错误,必须有个根本的估计。如果是七分成绩,那么就应对他的工作基本上加以肯定。把成绩为主说成错误为主,那就完全错了。”从唯物辩证法看,这里强调的是()①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②无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不能正确认识矛盾③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转化④在认识矛盾时须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5.(2018·全国卷Ⅲ)中医药理论重视整体诊疗、强调个体化、对症下药、辨证施治等,其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①事物的矛盾不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相同②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交替决定事物的性质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相互转化支配着事物的发展变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6.2016年12月31日,习近平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说:“上下同欲者胜。只要我们13亿多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习近平的这一论断的依据在于()①正确的价值观对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③矛盾双方的互相依赖是推动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④社会意识具有独立性,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27.(2017·全国卷Ⅱ)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强调,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上述论断蕴含的价值观道理是()①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真理观②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就能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③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④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8.“在小溪里,鱼常常感觉自己很大,到了大海里它才知道其实自己很小”。这句话说明()A.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B.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C.应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和源泉29.150年前,铁路被清政府视为破坏风水的“奇技淫巧”,顽固地拒绝修建铁路。经历了150年的风雨变迁,人们认识到铁路是发展经济的生命线,这种认识的变化推动了我国铁路建设事业的发展。这表明()①社会存在变化决定于社会意识的变化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④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0.如今,随着农村改革、美丽乡村建设等深入推进,部分农村“带头人”正由“威望型”向“能人型”转变;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及下辖市县,当地农村近年间涌现出一批懂市场、会经营、敢闯敢干的“能人型”村支书,使当地农村面貌和村级活力大大提升。上述材料说明()①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③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④正确的社会意识推动了社会实践的发展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第II卷主观题部分二、材料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